沒有疑問,齊秦是我最喜歡的歌手。
因為是最,就沒有之一了。
1.
最近因為三件事情,齊秦又回到我們的視線里。
一是以他的成名曲《大約在冬季》為片名的電影將于11月15日全國公映。
二是他和友人吃飯,他穿著深色polo衫,形象非常樸素。看得出他的皮膚沒有多少皺紋,氣色很健康。不過,齊秦畢竟59歲了,他的頭發比較稀少,而且也能看到白發,發際線也后退了。
這是我看到他最素顏的照片了,但畢竟59歲的人了,不得不服老。
三是10月21日,他的實體唱片《穿樂》正式上線發行。
他在微博中寫道:《穿樂》這張實體專輯今天終于可以與大家見面了,專輯一共收錄了十首歌曲,每首歌都包含著我非常珍貴的記憶,感謝各位合作伙伴和工作人員,也感謝喜歡我音樂的你們。希望這張專輯能帶給你們一些溫暖的記憶。
實話實說,以他現在的嗓音條件和年紀還發實體唱片,實屬難得。
我們掰開手指數數,小哥同時代的歌手,現在還剩幾人?
齊秦能稱為我們那個年代的偶像和很多人的精神支柱,不是浪得虛名的。
齊秦,是我最喜歡的歌者。我不知道怎么說才無傷大雅,才能無損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這有點難。
已經59歲齊秦幾年前還活躍在各種選秀場,特別還讓資歷尚淺的人對其指指點點,多少讓我們這群喜愛他的人有點不適應。
“英雄遲暮”,這詞可以用形容曾經的歌壇王者。
但我更愿意說,齊秦,一個天生歌者正在老去。
2.
“沒有人能挽回時間的狂流/沒有人能了解聚散之間的定義/太多遺憾/太多傷感/留在心中/像一道狂流......”
齊秦32年前寫的這首歌,用在齊秦身上,多少讓人有點傷感。
1988年,我第一次聽到齊秦“鑲金邊的聲音”時,我沒有拒絕,我非常喜歡。
我曾經有他《狼》《巡行》等卡帶,那種聲音那種調調,讓大陸歌壇為之一振:流行音樂可以這么寫,流行歌曲可以這么唱。
齊秦一掃中國大陸西北風、東北風的狂躁唱法。
齊秦的歌,就像一陣清風吹來,舒服愜意。
齊秦的成功在于他作詞作曲自己唱,而且只有他自己唱才有那種味道。
我記得有一次和齊秦齊名的王杰在做客魯豫的一檔節目時說,當時到臺灣他們是很迷齊秦的,甚至很嫉妒齊秦的。那是因為齊秦的歌不好唱,也只有齊秦本人能唱好,別人唱齊秦的歌不好聽,包括他自己翻唱齊秦的歌也不好聽。
對于唱歌,王杰也是行家,我不認為說這話是謙虛,而是實事求是的評價。不要看齊秦的歌是個大選秀場的熱門曲庫,但幾乎沒人能超的過他。
和齊秦嗓音條件很像的李健在參加《我是歌手》節目中也說,他是希望能超過現在的小哥,追上年輕時代的小哥。
可是到了90年代后期,從《我拿什么愛你》《世紀情歌之謎》《呼喚》等專輯的出現,成為齊秦巔峰和走下坡路的分水嶺。
齊秦的歌聲不再清澈高遠,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低沉和略微沙啞的聲音。
當然,最大的改變就是他開始翻唱別人的歌曲,在自己的專輯里,已經寫很少或徹底不寫歌了。
我一直不喜歡他的翻唱,包括那首被認為超越原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實話實說,由于唱功下降再加上別人作的詞曲遠不如他自己寫的,于是造成90年代后期至今,齊秦很少有留得下來的歌曲。他頻頻在演唱會唱的拿得出手的歌曲還是他自己早期所寫的歌曲。
現在的齊秦基本是在吃老本了。
作為很多后來眾多歌手的偶像,現在的齊秦不是在丟偶像包袱,而是在大家心中曾經的偶像在加速崩塌。記得李健在《我是歌手》翻唱齊秦的一首《袖手旁觀》時曾經表示,努力超過現在的齊秦,追趕年輕的齊秦。
齊秦的黃金時代在80年代到90年代。
現在頻繁在各類選秀節目中亮相的齊秦,已經失去了原本有的神秘感,把什么都暴露在大眾面前,“偶像”一詞就變成了大家見面的一種客套話。
3.
我非常懷念在卡帶中的齊秦,單純美好。
那時候,他是青春的代言人。他神秘又若即若離,往往讓人有一種向往,會細心聆聽他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詞,在他的歌聲中尋找一種青春不羈的自我。
可惜了,青春走遠,曾經的天生歌者齊秦也走遠。
雖然頻頻在電視上看到他,但曾經的感動,曾經難以言表的感覺,已經不再。
綜藝節目頻繁的邀請,直接毀掉了齊秦作為偶像最后影像。
當他出現在《我是歌手》的舞臺上時,尚給大家帶來一種難以釋懷的懷舊情感。他后來坐在《中國好聲音》導師位置上,我發現,性格過于柔和的他實在不適合在選秀場當導師。齊秦過于謙虛,不搏出位的性格,在選秀場是不可能是有作為的。當然,最終在逐漸毀掉齊秦的就是那個競賽性的《中國之星》歌唱比賽節目。
我沒有搞懂他為什么會作為歌手,來接受資歷根本不足的評委以對他進行點評?這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以他58歲高齡參加這種靠吼的比賽,其結局就是可想而知的。
當他與后輩袁維婭PK時,票數是237比266,這帶給齊秦就是這樣殘酷而現實結果。齊秦在參加這個節目時曾經表示,音樂不分資歷,是比實力。但是我們縱觀中國華語樂壇,58歲高齡還在參加歌唱比賽的估計就齊秦一人了。我們固然為他的勇氣點贊,但值得嗎?費玉清會參加嗎?譚詠麟會參加嗎?張學友會參加嗎?顯然不會。那么坐在下面指指點點的“推薦人”會嗎?顯然不會!他們是知道輕重的。因為沒有必要用自己大半生的名譽來賭這一把。
我想,這完全不值得。
作為競技性歌唱比賽,那是一定要分出勝負的。
但是,歌唱真能分出勝負嗎?怎么分勝負?
每一個歌手唱的歌不一樣、歌聲不一樣、風格不一樣,硬要用統一標準來評分顯然是亂劈柴。作為觀眾也好,***評委也罷,喜好是不一樣的。就像崔健,就喜歡搖滾,其他的音樂形態,他根本就不感興趣。而且每一個推薦人都巴不得自己推薦的人進入決賽,巴不得把別的推薦人推薦的歌手直接搞下去。
齊秦作為補位歌手,而且不屬于三位推薦人任何一人所推薦的歌手,他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4.
我一直認為,作為歌手也好,作為歌曲也罷,是不可能覆蓋所有觀眾群的。每一個時代都有具有當時時代特征的歌曲和歌手。好一點歌手留下一兩首歌曲可以傳唱下去那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音樂只是感知與表達的一種途徑,曾經的音樂王者的齊秦,隨著時代的變遷,時間的流失,那種精致而溫暖人心的力量已經不是現在人們的首選和必須。
正在老去的齊秦也正在失去和觀眾可以核磁共振的力量,雖然這是殘酷但是很現實。
現在各大選秀場,幾乎就沒有歌手唱慢歌,唱情歌可以獲勝的例子。參賽歌手必須是彪高音,節奏感強,讓現場觀眾坐不住,這才是歌手獲勝的必殺技。齊秦的歌是屬于夜晚靜靜地聽很讓人感動的歌曲種類。但要是放在比賽現場,讓聽眾亢奮得熱血沸騰,齊秦的歌是根本做不到的。
現在的歌基本靠吼,齊秦怎么吼?
老歌手懷舊,不是不可以。但是過于頻繁的懷舊,會讓人感到有點煩不勝煩的。
對于齊秦,我基本不聽《狼》《大約在冬季》《外面的世界》這些經典老歌。聽這些反反復復的爛大街的歌我有點受不了。我寧愿聽他的《直到世界末日》《水岸》《野馬》等這些深藏功名的歌曲。
懷舊歌曲是針對特殊人群的,不適合所有的人群,不能高估懷舊的影響力。我記得80年紅極一時的歌手張薔近兩年準備復出時,仍然天真地想用爆炸頭、喇叭褲的裝扮,80年代的唱腔,用懷舊概念來重新火一把,結果呢?聽眾是沒有買賬的,她也隨即消失無蹤。作為我來說,希望齊秦不要再在出現在任何選秀場,不要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拼盤演唱會上,休養一下,保持他曾經留給我們的那份美好。
5.
作為歌手,我真的也覺得,見好就收沒有什么不好,留給大家一個想象空間,留給大家的一個美好念想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相見不如懷念”,尤其對于老歌手而言,這非常重要。
我在1998年大田灣體育場曾經看過齊秦的演唱會,從此以后就沒有現場看過他的演出。有幸在多年前,在微博上和他成為相互關注的好友,偶爾在私信中聊過幾句。
在我和他短暫的幾次微博私信中,我基本就表達了一個觀點,多休息,不必忙著開演唱會,不必參加什么選秀活動,保護好嗓子,在能力許可的情況下,創作一些只屬于齊秦自己的歌曲,足以。
不管我們愿不愿意,那個長發飄飄,唱腔清澈的齊秦已經不存在了。
人都會老,這沒有什么可怕的,那就保留屬于我們年輕時的那份美好不行嗎?
齊秦,作為曾經的歌壇王者已經不存在了。這位天生歌者也正在慢慢老去。我們不希望再有什么選秀節目還在消費他,因為他的剩余價值已經不多了。
幸好,《穿樂》來了,或許像一個隱喻,穿越音樂的時空,回到曾經的美好時代。
齊秦,一代人的偶像,或許一直都是。
至少對我這種專情專注的人來說,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