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十點,新京報發布快訊“近日,北京警方一舉破獲非法數字貨幣交易所BISS的詐騙案,抓捕犯罪嫌疑人數十人,有力震懾了不法機構、為廣大投資人敲響警鐘。”
“BISS”的官方是這樣介紹著自己:全球首家會員制交易所,已獲得大都會資本、真格基金、經緯中國、策源創投、BlueHill、涅槃資本、AlphacoinFund等多家頂級機構數千萬戰略投資,致力于打造匯聚全球頂級數字貨幣的炒幣神器。
看上去沒什么太大毛病,并且還獲得了國內多家頂級互聯網投資機構的支持。但是事實國內對數字貨幣交易一直就沒有接受認可。而在2017年9.4整頓清退完一批交易所后,還有大部分交易所已經將主體遷移海外,并揚言不接受中國用戶的注冊(我信你個鬼)。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交易所業務模式主要依靠于用戶交易手續費、上幣費(給錢就上,中小型的幾十萬,頭部交易所百萬起,行情好時逾千萬)、發行平臺幣獲(割)取(韭)盈(菜)利。
然而市場上大部分的流量幾乎被頭部交易所所壟斷。此前因為監管尚未完善,國家并沒有出臺強力舉措進行打壓。然而卻愈演愈烈,利潤的角逐下,交易所開設的成本越來越低。爛大街的交易所中也不乏冒出幾個手段特別的后起之秀。
例如近來聲名大噪的抹茶(MXC)江湖流傳的一句話“沒有上抹茶的項目方,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傳銷的”直白地述說他們的豐功偉績。當然我們今天的主角“BISS”也有屬于自己的殺手锏,“會員制”、“幣股交易”兩大殺器。
這兩大殺器成功讓2018年5月才組建“BISS”成為行業新秀,順利捕獲了14611名付費會員,還創造出了兩只百倍幣“VOL”、“MITC”(分別是610倍、180倍)贏得了“BISS”在市場上較高的議價權,也成功預訂了未來的一席之地。
首先說他們的“會員制”,“BISS”的會員制設計的相當精明。通過購買“BISS”平臺幣支付會員入門費用,利用發展下線拉人頭組成層級,而利益主要體現來源于下線參與平臺交易業務產生的“業績”分成。巧妙地避開了傳銷的底線。打著法律的擦邊球運轉。
會員的熱情成功把平臺幣拉上了一個高峰。對外宣傳稱將是百倍幣工廠的下一個百倍幣。但偏偏會員們的無節制購買將“BISS”平臺幣快速推向高點,根本無法形成支撐。從7月份的最高點¥3.3,到現在只剩下¥0.13,短短幾個月,跌幅已超過95%。一大批會員繳了會費跑進來,結果被套在半空中,傳銷、詐騙雙暴雷。
再說“幣股交易”,“BISS”認為幣圈空氣項目、傳銷項目太多(他們忘了自己也是空氣制造者),應當打通傳統股市通道,為投資者提供更優質的投資選擇。利用USDT的全球流通便捷性,實現一鍵炒美股(說的好像很有道理,我就好奇他們怎么不去干劵商,難道是為了代表正義來收割幣圈韭菜的?)。
截至目前“BISS”交易平臺已經順利開通包括蘋果、谷歌、微軟、波音、阿里巴巴、百度在內的多家巨頭股票的投資渠道,此前也曾聲稱將要繼續接通港股投資渠道,給投資者帶來更便捷的投資體驗。
交易所在國內本身便不被認可,國內虛擬貨幣交易也不具備合法性。“BISS”在未擁有股票交易資質,沒有監管部門的允許下,觸及擅自設立金融機構的金融邊界,涉及極大的刑事風險。無疑是走在刀尖上,又捅了一個馬蜂窩。
利用USDT的全球流通便捷性,開設國際股票投資通道,想得倒是不錯,卻忽略了,本身個人投資海外金融就有限制,國家明文規定,中國公民一年內只能兌換一定數量的外幣。而“BISS”已經突破了這一層層限制,構成逃匯罪,也存在極大的洗錢嫌疑。說的倒冠冕堂皇,還不是為了放大范圍多割韭菜。
老話說得好“不作死,就不會死”雖然還沒到最終宣判的時候,市場上還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交易所,他們附著于各大媒體、區塊鏈流量入口,撩撥著過路投資客暴富的心,花樣百出制造出各種空氣項目,一步步將人引入空氣的深淵,舔舐著人血饅頭過活。
“正規軍進山,先行剿匪”,作惡的交易所終將在此次整治行動中受到制裁,以還區塊鏈技術的一份清明。歡迎大家關注我了解更多區塊鏈資訊看點,覺得還不錯的下邊點個贊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