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8日消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報道《中國***百年瞬間》。本期推出: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河北省唐山市發生7.8級強烈地震,僅僅23秒的時間,百年工業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三年后正式發布的數據顯示,唐山大地震總共造成242769人死亡,約7200個家庭一夜間消失,4200多名孩子成為孤兒。
資料片:這次地震震中在唐山市,烈度11度,唐山市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地面建筑絕大部分倒塌。
當天上午10點左右,當獲悉唐山大地震的準確消息后,黨中央、國務院迅速進行部署,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和抗震救災辦公室。
資料片:7月28日上午8點06分,河北省第一書記劉子厚和煤炭部部長肖寒奉命立即乘飛機赴唐山。10點整,***副參謀長李民率領先頭人員乘飛機在唐山機場緊急著陸……
然而,唐山市區的受災情況卻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想。時任***副政委的萬海峰至今還記得震后第一次飛抵唐山后看到的畫面。
萬海峰:看到那個裂痕啊,慘的狀況啊,很多人心里都很難過。(給)秦基偉政委打***,匯報了一下簡要的情況,災情、部隊的情況,給他簡單進行了匯報,時間很短。然后就請求,盡快地增加部隊、增加干部到災區。
7月29日上午開始,北京、上海、沈陽等地的醫療隊先后奔赴唐山市區,無數重傷員被抬上飛機,送往各大城市急救。
***某裝甲步兵團政治處干事王成慶:好多(人)手都摳破了,指甲都掉了,有的血流得嘩嘩的,還一邊扒,為了救人吶。
地震廢墟上還架起了有線廣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一時間成立報道組,赴唐山參加抗震救災報道,時政記者劉振敏就是其中的一員。
劉振敏:后來聽說中央臺有個報道組,哎呦,趕快主動申請要求參加。到唐山以后天蒙蒙亮,一片廢墟呀。條件很艱苦,(我)一個女記者沒有女宿舍,那一個大帳篷20多個全是男的,沒辦法,我就住到門口。當時余震就不斷,20多天一直是和衣而臥,但是我覺得當時唐山人頑強的抗震救災精神在鼓舞我。
唐山大地震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永遠抹不去的傷痛,然而在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中,在全國軍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無私援助下,唐山人民向全世界展示了在災難面前永不屈服的勇氣和重建家園的決心。大地震慘痛的歷史也在時時提醒人們:災難固然不可遺忘,“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更要世代相傳。
監制:高巖
策劃:武俊山李謙
主筆:韓雪
播講:長悅
統籌:朱星曉王澤華
***:單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