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著作用過的成語典故——“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寫到:“就算你的是‘陽春白雪’吧,這暫時既然是少數人享用的東西,群眾還在那里唱‘下里巴人’,那末,你不去提高它,只顧罵人,那就怎樣罵也是空的。現在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統一的問題,是提高和普及統一的問題。”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出自《文選-宋玉對楚王問》。戰國時,楚襄王聽信讒言。他責問楚國大夫、屈原弟子宋玉:你有不夠好的行為嗎?為什么大家對你不滿意呢?宋玉回答道:“有之。。。。。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意思是說,以前有個人在楚國都城唱歌,開始唱的是“下里巴人”,能跟著他唱的有數千人,后來他唱“陽春白雪”,能跟著他唱的就只有幾十個人了。因為歌曲月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是戰國時期的歌曲,“陽春白雪”屬于高檔音樂,“下里巴人”屬于普及音樂。毛主席在談到文藝普及與提高的問題時,把“陽春白雪”比喻為少數人享受的文藝作品,把“下里巴人”比喻為通俗的能被人民大眾接受的文藝作品。這里,毛主席號召我們要把普及與提高統一起來,“不統一,任何專門最高級的藝術也不免成為最狹隘的功利主義。”指出文藝事業和其他事業一樣,不能貪大求洋,只要高大上,不顧人民大眾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