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即移動平均線(MA),是用統計分析的***,將一定時期內的股價(指數)加以平均,形成一根曲線,用以觀察股價變動趨勢的技術指標,屬于趨勢型指標;
1)均線的特性:
①趨勢性:基于其數據原理,均線能夠表示股價的趨勢方向,并追蹤該趨勢;
②滯后性:同樣是數據的原因,在股價趨勢發生變化時,由于均線的趨勢性,其變化會慢于股價出現;
③助推性:當股價突破均線時,該方向有望延續;
④撐壓性:均線在股價運行過程中起到了支撐和壓力的作用;
2)均線的***:
①“5”的倍數,因為“5”是一個常規交易周的交易日數;對應常規均線數值:5/10/20(30)/60/120/240…
②交易日數,即以一周、半月、一月、一季、等時間跨度的常規交易日數為數值;對應常規數值:5/10/22/66/144/288…
③斐波那契數列(0/1/1/2/3/5),是客觀存在的數學規律,斐波那契數列(如下圖)、黃金分割比0.382/0.618等;對應常規數值:5/13/21/55/144/233…
我通常用的就是第一種“5”的倍數,因為這是炒股軟件默認的均線設置,也是大多數人最常用的均線設置。很多人相信短期5、10日線有支撐,中期20、30日線有支撐;一旦股價下跌到這個位置,就會有人買,買盤多了,自然就止跌了,甚至會反彈上漲。
而一些玄學設置的***,也是沒有太多依據的。
3)均線背后的邏輯
撐壓性是均線眾多特征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但作為技術分析***,均線理論出現于趨勢理論之后,即“無均線或也有撐壓”;但均線理論的產生,尤其是被廣大投資者熟識并運用之后,均線對股價的撐壓作用更為明顯;重點在于,均線之所以能夠產生撐壓,背后的決定因素在于主力的操作周期、方式,以及各類投資者面對均線時的反應;
4)均線的趨勢級別
①主要趨勢——長期均線
主要趨勢指1年以上的趨勢,對應長期均線季線或年線;
②次要趨勢——中期均線
次要趨勢指3周-3月的趨勢,對應中期均線月線或季線;
③短暫趨勢——長期均線
短暫趨勢指3周之內的趨勢,對應短期均線5日或10日;
5)總結:
①均線設置:幾類均線設置方式不存在優劣之分,習慣即可;對于趨勢股,可通過靈活設置,找到更確切的支撐均線,以及時判斷風險時機;
②明確級別:通過均線判斷趨勢時,需使用相對應級別的均線作為參考,如長期均線來判斷短線趨勢,顯然是不正確的,操作級別、趨勢級別、均線級別需統一;
③認識缺陷:均線雖有眾多優點,但其滯后性卻是“致命”的缺陷,僅用均線顯然無法及時發現股價拐點,需結合功能指標進一步判斷。
二、成交量成交量:指某一階段(1分鐘、1小時、1天等)成交的數量(股數、指數);與成交額、換手率相關,但并不完全相同:
①換手率=成交量÷流通股,即成交總手數除以上市可流通股的總手數。
換手率越高,說明買賣的資金越多,代表股票短期活躍度越高,股票的波動也就越大;
反之,換手率越低,說明買賣的資金越少,股票活躍度越低,股票的波動也就越小。
換手率并不是越高越好,具體問題還需要具體分析。
但通常來說,對于做短線的投資者,看得會比較多,肯定要選擇短期活躍度較高的股票:如果市值在一百億以下的,換手率5%以上;如果市值在五百億以上的,換手率1.5%以上且成交額在15億元以上。
對于做長線的投資者,也是需要關注的,優質的資產,長期交易的活躍度都是比較不錯的,代表市場資金長期看好,流通性好。如果市值在一百億以下的,換手率3%以上;如果市值在五百億以上的,換手率1%以上或成交額在10億元以上。
②成交額=成交量*成交價;相同的成交量下,股價位置不同,成交額也有差異;
1)意義:量是資金的動作,是其熱度與狀態的體現;價是動作的結果;
2)傳統的量價關系:
上圖說的是傳統的量價關系,現在市場不斷變化,機構玩法也在變;所以給大家梳理了適用當下市場的量價關系圖: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低位放量是一個利好的表現,高位放量是一個利空的表現,以及量平價漲是一種趨勢牛股的表現之一。
說到底,成交量就是買賣成交的數量,股價上漲的放量并不代表就是機構主力在買入;反之,不代表機構賣出,一定要多結合K線、均線、成交量、市場整體情況等多方面來分析該股現階段的主力動能,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出“分析成交量”的最大價值。
三、K線K線:包含四個數據,即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所有的k線都是圍繞這四個數據展開,反映大勢的狀況和價格信息。
K線圖,即如果把每日的K線圖放在一張紙上,就能得到日K線的走勢圖,同樣也可畫出周K線圖、月K線圖。
2、陽線:即K線的收盤價高于開盤價。
3、陰線:即K線的收盤價低于開盤價。
4、上影線:即K線從實體向上延伸的細線叫上影線。在陽線中,它是當日最高價與收盤價之差;在陰線中,它是當日最高價與開盤價之差。
上影線的最上端,一般可作為技術面分析的壓力位,尤其是多次上影線都打到這個價格附近,但如果第四次漲到這個位置時,經計算突破壓力的概率高達80%。
5、下影線:在K線圖中,從實體向下延伸的細線叫下影線。在陽線中,它是當日開盤價與最低價之差;在陰線中,它是當日收盤價與最低價之差。
下影線的最下端,一般可作為技術面分析的支撐位。
6、趨勢:技術面假設股票會沿著趨勢繼續走,主要趨勢分為上漲趨勢、下跌趨勢和橫盤震蕩趨勢,趨勢的強弱要根據股票走勢動能,買賣動能來判斷。
7、趨勢線:根據股票現有的趨勢,模擬畫出接下來根據趨勢走出的技術圖形。趨勢線一般分為上下兩根線,上面一根線一般作為壓力線,下面一根線一般作為支撐線。如圖:
8、支撐線:當股價跌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開始止跌或反彈,這是因為股價下跌便宜后買方資金增多導致的。
支撐線在技術面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是股票趨勢重要的轉折點,很多投資者喜歡在支撐線附近抄底吸籌,這時買方力量增多,可能形成轉勢的效果,導致股價開始由下跌趨勢轉向上漲趨勢;但如果跌破支撐,說明買方資金不足,導致想在支撐位再拿一拿的投資者開始止損賣出,賣單進一步增多,進而下降趨勢更快更強。
通常支撐線的分析***:趨勢支撐線、均線、下影線最低點,放量大陽線一半的位置等等作為分析支撐線的關鍵因素。
9、壓力線:當股價漲到某個價位附近時,股價開始滯漲或下跌,這是因為股價上漲價貴后賣方資金增多導致的。
壓力線在技術面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是股票趨勢重要的轉折點,很多投資者喜歡在壓力線附近賣出獲利籌碼,這時賣方力量增多,可能形成轉勢的效果,導致股價開始由上漲趨勢轉向下降趨勢;但如果突破壓力,說明買方資金較大,導致本想在壓力位賣出的投資者順勢繼續持有,賣單減少,進而上漲趨勢更快更強。
通常壓力線的分析***:趨勢壓力線、均線、上影線最高點,放量大陰線一半的位置等等作為分析壓力線的關鍵因素。
10、騙線:是指主力機構利用自身資金大的優勢,通過快速拉升或下殺,導致股價在趨勢線、支撐壓力線上出現異動,導致散戶做出錯誤的決定。
比如:股價打到上方壓力位時,機構突然掛出大單,突破上方壓力,這時散戶覺得突破壓力,股票強勢,跟進買入時,機構開始賣出,最后跌回壓力位下,這種情況也成為”假突破“。
騙線手法一般在第一次和第三次居多,第一次突破壓力位的概率是較低的,多數為假突破,誘騙散戶出貨的;而第三次,因為我們人性中都有”事不過三“的思維定式,所以騙線概率是很大,往往在第四次才是真走勢。
四、籌碼分布籌碼:是指流通股的持倉成本分布,顯示不同價位上投資者的持股數量;
指標構成:1)顏色:①紅色-現階段的獲利籌碼;②藍色-現階段套牢籌碼;③白色-現階段的平均成本;
2)標注:①成本區間:指大部分籌碼所在的價格區間,區間越小表示籌碼越集中;
②集中度:籌碼的集中程度,數值越小,籌碼越集中;
3)要點——籌碼峰(籌碼最集中的價格);
4)買入***:
1)破位買入法:當股價快速向上突破關鍵壓力位,擺脫主要成本區間時追漲介入,此時需結合K線圖中的其他功能指標判斷主力表現與趨勢方向;
2)回調買入法:若股價持續拉升之后出現調整,而下方籌碼依舊穩定,此時則可根據其他功能指標,在該調整階段選擇相對合適的時間進行買入;
5)賣出***:
1)持續跟蹤:在買入股票之后,需要對個股中的籌碼進行持續關注,若在股價拉升過程中下方籌碼依然穩定,則可繼續持股待漲;
2)分批平倉:若在股價拉升過程中,下方籌碼開始松動,快速向上轉移,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主力資金開始出貨,此時需分批賣出,并在籌碼峰轉移向上時全部平倉;
6)注意事項:
1)在股價上漲之后,若籌碼快速向上轉移,此時并非絕對表示主力已經出貨,相反的,主力或在洗盤,又或者有新的主力介入不股,在該情況下,穩健型投資者可先行減倉或全部賣出股票,等再度確認主力動向后再行介入參與,而在高位震蕩區間內,若要及時判斷主力情況,則需借助其他指標來做進一步判斷;
2)由于大型主力機構通常是進行中長線的交易,其布局、拉升、洗盤、出貨的整個過程會持續比較長的時間,此時籌碼分布情況相對會比較容易發現,而對于短線游資,由于其速度較快,因此不易被察覺,所以籌碼分布在中長線的行情中參考意義會更大,而短線行情,尤其是短線極端行情(如連續漲跌停)中,其參考價值較低;
3)通常情況下,籌碼分布是用于判斷已經起漲的股票,其主力資金是否還在場內,因此一般是作為右側交易的參考依據,而對于左側交易或者抄底逃頂的買賣方式,其參考意義相對較小,此時需結合其他功能指標來及時發現主力機構的動向,并做出進一步判斷;
五、其他指標1、量比:是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量比=(現成交總手數/現累計開市時間(分))/過去5日平均每分鐘成交量。一般情況下,
①量比<0.8,表示成交量很低,說明股價處于較平穩的狀態;
②量比為0.8-1.5倍之間,說明成交量處于正常交易水平;
③量比在1.5-2.5倍之間,是一種溫和放量的狀態;
④量比達到10倍以上的股票,說明短期資金流動性很大,資金彈性較高,有短期反復操作的機會。
2、委比: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委比值從-100到+100的變化是賣盤逐漸減弱、買盤逐漸強勁的一個過程。
3、分時均價線:當日股票成交的平均價格的走勢線,一般配合分時線一起來看,如果分時線(白線)在上,分時均價線(黃線)在下,成分岔形態均勻攀升的走勢,是多頭穩步吸籌的一種走勢,短線可以重點留意該股后續走勢。
4、振幅:當日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的差的絕對值與昨日收盤價的百分比,也就是波動。
線的盡頭Endoftheline
5、內盤/外盤:內盤即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賣出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外盤即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外盤。
一般情況下,外盤數量大于內盤數量,說明買方力量較強;反之,內盤數量大于外盤數量,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六、交易術語整理多頭:是指投資者對未來看好,預計股價將會看漲,于是趁低價時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再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
空頭:是指投機者認為某只股票價格將要下跌,于是賣出股票,希望在跌價后再買回或補進,獲取差額利益。
利好:出現對多頭有利的因素:政策支持、行業景氣度提升、公司業績提升等
利好出盡:市場因各種利好消息的影響而下跌,這種趨勢持續一段時間,漲到一定的程度,多方的力量開始減弱,即使再出現利好,市場也漲不動了,這種情況就被稱為利好出盡,也算是變相利空。
利空:出現對空頭有利的因素:政策反對、行業景氣度下降、公司業績下滑等
利空出盡:市場因各種不利消息的影響而下跌,這種趨勢持續一段時間,跌到一定的程度,空方的力量開始減弱,即使再出現利空,市場也跌不動了,這種情況就被稱為利空出盡,也算是變相利好。
誘多:即主力在出貨前,做出多頭勢能更強的假象,誘騙散戶買入,配合主力出貨。通常發生在股價即將突破壓力位時,先突破壓力,造成突破假象,等散戶跟風買進時出貨;
誘空:即主力在吸籌時,做出空頭勢能更強的假象,誘騙散戶賣出,配合主力吸籌。通常發生在股價快速下跌的時候,這時散戶是最恐慌的時候,也是最容易交出籌碼的時候;
反彈:股價呈下跌趨勢,下跌到一定位置后,因價格便宜后,買方資金增多并大于賣方資金時,出現的股價走勢反轉上升的情況動能:支持股價上漲的所有條件。
動能:指支持股價上漲或下跌的所有因素的合力,買賣雙方資金力量的差值,差值越大,走勢強。
調整:當股價經歷一段時間上漲或下跌之后,股票遭遇壓力或支撐后,股價的波動變小,在一個窄幅區間來回震蕩的情況
試盤:主力在拉升或出貨前,先通過買賣股票,測試散戶投資者整體的買賣勢能,絕對是繼續拉升還是出貨。
一致性:來自于巴菲特“別人恐慌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慌”,一致性就是大家都看好這只股票或看空這只股票。
一致性反噬:股價連續大漲,一致性太高,莊家機構經常會借著這種一致性情緒出貨,導致股價瞬間扭轉趨勢,跟風賣盤又急劇增多,導致股價迅速下挫。
倉位:持有股票的資金比例與總資金的比值。
建倉:首次買入某一只股票
減倉:出售持有某只股票的部分倉位
加倉:投資者認為股價有繼續上漲的可能,主動進行增加買入該股資金的行為
補倉:投資者認為股價已經跌到位了有反彈上漲的可能,被動進行買入該股均攤成本的行為
止盈:當股價漲到一定位置后,投資者認為股價可能到頂,主動賣出股票贖回資金的動作
止損:當股價下跌到一定位置后,主動賣出股票防止進一步下跌的動作
追漲:當股價已經處于上漲趨勢時,繼續買入,想著借著上漲趨勢,在更高的位置賣出的行為
殺跌:當股價開始呈下跌趨勢時,害怕股價繼續下跌,止損賣出的行為
逼空:多頭連續上漲,逼迫空頭轉為多頭
護盤:國家隊針對大盤或者主力針對某只個股,為了保持股價穩定,防止集體賣出導致恐慌性拋售致使股價無法控制的大跌。
崩盤:表示市場由于某種利空,導致集體恐慌性拋售股票,買入股票的資金又極少,導致市場無法控制的大跌。
跳水:表示股價從上漲趨勢或者平穩走勢的情況下,突然快速下跌;有的跳水就像中國運動員一點水花沒有(反動動作);有的跳水就像菲律賓運動員一樣,水花濺得比跳臺還高,就是股價跳水后又迅速反彈得更高了。
洗盤:莊家機構為降低成本、加強控盤能力、增加獲利籌碼,先將股價大幅殺跌,再買入散戶恐慌賣出的股票,吸籌到位后再次拉升的行為
獲利盤:股票在不斷的波動過程中,手中股票成本價格高于現價的那部分股票,獲利盤多時,代表上方壓力小,多方資金更多;但當獲利盤過高時,就容易產生突然跳水,獲利盤集體出逃,股價跳水的情況。
套牢盤:股票在不斷的波動過程中,手中股票成本價格低于現價的那部分股票,當上方套牢盤過多,說明壓力加大,機構稍微拉升一下,可能就會承受前期被套資金的賣出壓力。要注意套牢盤籌碼集中的位置,但在震蕩過程中,套牢盤逐漸轉為獲利盤時,趨勢也會跟隨改變。
抬拉:抬拉是用非常***,將股價大幅度抬起。再誘騙散戶買入借機出貨,謀取利益。
打壓:是主力控盤時經常用的手段,將股價大幅度壓低,逼迫和誘騙散戶交出低價籌碼。
放量:是指股票的成交量比之前的成交量變多的動作;反之,則是縮量。
慣性:技術面認為股價的上漲或下跌趨勢都會有延續。
背離:是指當股票或指數出現上漲或下跌時,而之前所參照的信息或指標與股價走勢不一致的現象則稱為背離。例子:量價背離,一般來說,股價上漲時會出現放量現象,但這只股票卻是縮量上漲的,就稱為量價背離。
陰跌:是指股價一直小陰線伴隨低成交量的請,一直下跌,偶爾反彈一下,但趨勢一直向下的情況。
沖高回落:是指股票價格在一段時間內漲到一定位置后,趨勢發生轉變,開始下跌的情況。
空倉觀望:俗話說,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傅,會空倉的才是祖師爺。當市場行情不好時或者不屬于自己的投資模式時,即選擇不買股票,隔山觀虎斗的情況。
關注***,讓你更懂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