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讀作hào)天罔極”是一個成語。
“昊天”,是指“蒼天”的意思;“罔”,是“沒有”的意思;“極”,是“邊際”的意思。
“昊天罔極”,是說“天空廣大無邊”,用來比喻“父母的恩德深厚廣大,不知道該怎樣來報答”。
《詩經(jīng)·小雅》中有一篇叫《莪(讀作é)》:“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勞。蓼(lù)蓼者莪,匪莪伊蔚(讀作wèi,一種叫牡蒿的草)。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讀作qìng,盡的意思)矣,維罍(讀作léi,盛水的器具)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fā)發(fā)。民莫不穀(讀作gǔ),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有一天,詩人在外面踽踽獨行,不期遇見了散生的蒿與蔚。
這些蒿與蔚讓他想起了蓼莪,又不禁想起了自己過世的父母。
蓼莪雖然長得和蒿與蔚頗為相似,但它卻是環(huán)根簇生的,故又名“抱娘蒿”。
明朝散曲家兼醫(yī)家王磐在其《野菜譜》中說:“抱娘蒿,結根牢,解不散,如漆膠。君不見昨朝兒賣客船上,兒抱娘哭不肯入?!?/p>
《紅樓夢》中元妃省親,下了車進入一石巷,便看見巷子口掛著一面匾燈,上面閃現(xiàn)著“蓼汀花溆”四個字。賈元春便笑著說:“‘花虛’二字便妥,何必‘蓼汀’?”于是,馬上就叫人把“蓼汀”二個字刪了去,只留下了“花溆”。
蓼莪叢生于水邊,葉像針,開黃綠小花,葉子嫩綠時非常好吃;而蒿和蔚皆粗惡不可食用。
在這里,詩人以蒿、蔚自比,聯(lián)想到父母的“劬勞”、“勞瘁”,恨自己不成材,未能早盡孝道。
小瓶里面的酒倒空了,那就是酒壇子的恥辱?!捌恐酪樱S罍之恥”,把詩人不能終養(yǎng)父母的悲恨絕望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連用了“生、鞠、拊、畜、長、育、顧、復、腹”九個動詞和九個‘‘我”,催人淚下,正如清代學者姚際恒所言:“勾人眼淚全在此無數(shù)‘我’字?!?/p>
詩的結尾以高峻的南山和凌冽的狂風起興,再一次表達了別人都有撫養(yǎng)父母的機會,唯獨我不能終養(yǎng)父母的悲愴。
“國是家的國,家是國的家”,對偉大的祖國,也應當像對自己的父母一樣,以跪乳之恩、反哺之義報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