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和尚打傘,無法無天。”皇上打傘又是什么講究呢?
(俗話說,耽誤他人時間,無異于謀財害命。可是,在某些平臺的主導下,有些網文是越寫越長,不長,不足以顯示其“能量”。老黃也深受其害,有話沒話,也要想方設法多扯幾句。從今天起,老黃想重拾“短文”,用最短的文字,將要表達的內容寫完,老黃稱之為“速讀”,盼望大家的支持!)
有句歇后語,叫“和尚打傘——無發(法)無天”。和尚沒有頭發,就是無法(發);打著傘,就看不到天空,就是無天。二者合起來就是無法無天,后引伸含義為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和尚打傘”只是個形象的比喻,其實,和尚出行,并不一定都要次次打傘的,除非雨雪天氣。但是,這世上有一種人出行,無論陰晴,都是要有人替他打傘的,這種人,就是封建時代至高無上的皇帝。皇帝出行,是要講排場的,這樣才能顯示其貴尊天下的威儀。
皇帝的傘還有個高雅的稱呼,叫“華蓋”,又稱“黃羅傘”。據西晉崔豹《古今注吁服》載:“華蓋,黃帝所作也。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氣,金枝玉葉,止于帝上。有花葩之象,故因而作華蓋也。”正是因為這一傳說,后來作為天子的封建帝王,出行時都要乘華蓋車。
另外,皇帝出行用傘,除了吉祥用意和擋風避雨、遮陽防曬外,還是皇權與責任的象征——用“傘”代表蔭庇天下黎民!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