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歐美股市主要股指全線下跌,美股創兩年以來最差季度表現。美國釋放原油儲備的消息令原油價格大跌,但一季度原油價格累計漲幅仍超30%。
此外,綜合新華社、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31日,美國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凱特·貝丁菲爾德在簡報會上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沒有計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交談。她指出,雙方領導人重新進行接觸的前提是俄羅斯大幅降級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但美國“目前還沒有看到這一點”。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3月31日說,在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正在重新部署和集結,準備在頓巴斯地區發動新的攻勢。
歐美股市全線下跌
美股創兩年來最差季度表現
3月31日,歐美股市主要股指全線下跌。
美股方面,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1.56%,報34678.35點;標普500指數跌1.57%,報4530.41點;納斯達克指數跌1.54%,報14220.52點。一季度,道瓊斯指數跌4.57%,納斯達克指數跌9.1%,為兩年來最大季度跌幅;標普500指數跌4.95%,為兩年來首次季度下跌。
歐股方面,截至收盤,德國DAX指數跌1.31%,報14414.75點;法國CAC40指數跌1.21%,報6659.87點;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83%,報7515.68點;意大利富時MIB指數跌1.1%,報25021.26點;歐洲STOXX600指數跌0.94%,報455.86點。一季度,德國DAX指數跌9.25%,創兩年來最大季度跌幅;法國CAC40指數跌6.89%,英國富時100指數漲1.78%,連漲六個季度;意大利富時MIB指數跌8.5%。歐洲STOXX600指數第一季度跌6.72%,創2020年第一季度以來最差表現。
原油期貨一季度價格漲超30%
3月31日,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截至收盤,美油2022年5月合約跌6.14%報101.2美元/桶,3月漲5.73%,一季度漲34.56%,連續八個季度上漲;布油2022年6月合約跌5.08%報105.78美元/桶,3月漲7.97%,一季度漲36%。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授權未來6個月每天釋放1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SPR),以應對汽油價格上漲。拜登稱,釋放戰略原油儲備可以將每加侖汽油價格降低10至35美分,不過這還要取決于盟友釋放量的多少。他稱盟國可能會釋放3000萬至5000萬桶石油。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一季度,國際油價的上漲主要得益于需求回暖以及地緣局勢升溫。
白宮:拜登沒有和普京交談的計劃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31日,美國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凱特·貝丁菲爾德在簡報會上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沒有計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交談。她指出,雙方領導人重新進行接觸的前提是俄羅斯大幅降級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但美國“目前還沒有看到這一點”。
美國媒體報道稱,拜登最后一次與普京通***是在2月12日,也就是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軍事行動的12天前。
北約:俄軍正在烏克蘭重新部署和集結
據新華社報道,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3月31日說,在烏克蘭的俄羅斯軍隊正在重新部署和集結,準備在頓巴斯地區發動新的攻勢。
斯托爾滕貝格在當天舉行的2021年度報告新聞發布會上說,俄羅斯最近宣布將減少在基輔周邊和烏克蘭北部的軍事活動,根據北約的情報,俄軍不是在撤退,而是在重新部署。俄軍正試圖重新集結并獲得補給,以加強其在頓巴斯地區的攻勢。與此同時,俄軍仍保持著對基輔等城市的壓力,這意味著俄軍可能發動更多進攻。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他歡迎旨在結束這場軍事沖突的所有努力,包括最近俄烏雙方在土耳其的談判。他呼吁俄羅斯結束軍事行動,撤離所有軍隊,帶著誠意展開對話。
斯托爾滕貝格說,北約近年加大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為烏軍提供訓練,提供現代化裝備,支持其改革。烏軍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龐大,裝備更先進。
斯托爾滕貝格還表示,北約感受到一種“新的緊迫感”,正面臨“新的安全現實”。北約將在今年6月馬德里峰會上采取進一步措施,實施“北約2030年議程”,并將制定新的戰略構想,使之成為北約未來十年的指導文件。
此外,斯托爾滕貝格在當天發布的2021年度報告中表示,北約歐洲盟國和加拿大的國防預算連續第7年上升,相比2020年增長3.1%,自2014年以來總共增加約2700億美元。
德國拒絕俄方用盧布結算天然氣要求
堅持繼續按照合同規定支付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31日,德國對俄羅斯提出的天然氣結算要求做出回應。德國總理朔爾茨重申該國拒絕采用盧布結算。
朔爾茨說:“我們已經審查了天然氣供應商們的合同,大部分合同里注明的支付方式是歐元,部分結算方式是美金。所以在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時,我明確表達了想延續此支付方式的意愿。至于普京總統的建議,以及今后會發生什么,我們也會繼續關注。但是當前,我們希望相關企業可以并能夠繼續使用歐元結算。”
朔爾茨坦言,雖然德國***和企業將爭取在今年年底之前降低對石油和煤炭等能源物資進口的依賴,但具體到天然氣,“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無論是通過鐵路還是公路運輸,或者是通過輪船、管道運輸,德國首先要考慮天然氣運輸的承載能力。
編輯:李若愚王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