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數碼老廝L4。有態度、不含糊,分享易懂的數碼知識,用樸素的科學素養解讀數碼圈。
2月24日,華為正式發布了華為移動服務--HMS,大家開始爆燃、沸騰,可是大部分連HMS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反正燃就對了。不妨聽老廝來科普下,為什么美國斷供硬件沒有壓倒華為,反而禁用GMS對華為帶來沉重打擊,只要你理解了GMS,你就會明白華為的HMS到底是什么,有何戰略意義和價值,到時候再怎么沸騰也為不過。
大家都知道美國動用國家力量對華為一家民營公司進行了全面封殺,2019年5月美國***將把華為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要對華為斷供芯片等硬件,然后就是“有所備胎一夜轉正”的橋段。危機意識深入骨髓的華為,早在幾年前就意識到終究會和美國在山頂來一場天王山之戰。中興和孟晚舟事件,華為已提前備足了半年以上的零部件,給備胎轉正一定的緩沖期。所有人大驚失措的時候,華為反而最風輕云淡,居安思危、有備無患,一手備胎驚世駭俗讓來勢洶洶的“斷供”失去了意義,不但沒受到大的影響,反而因此享受了一波發展紅利。然而GMS卻未能幸免,禁用措施不斷加碼,給華為的海外市場帶來了毀滅性打擊,可以說華為在海外血崩。
對于海外用戶離開GMS,手機就和板磚差不多,一下打回功能機時代,相當于國內用戶同時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寶、***、各自視頻網站、各種地圖、各種搜索等等我們常用的APP。試想一下,如果這樣你還會買華為手機嗎?(如果這也能叫手機的話)
一個我們聽都沒聽過、用都沒用過的東西,緣何有如此威力?安卓不是開源免費嗎?谷歌不就個搜索引擎嗎?帶著這些疑問讓老廝解讀下GMS是什么。
(哈,這個前言寫的有點長,包子吃了半天,咬到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此處離餡還有三公里……下面真是餡了,先給點肉疙瘩)
GMS是什么?我們通俗理解的安卓Android的確是開源免費的,但嚴格意義說完整的安卓其實是兩部分,一部分是AOSP,"AndroidOpen-SourceProject"的縮寫,既安卓***源代碼項目;另一部分則是GMS,“GoogleMobileServices”的縮寫,既谷歌移動服務。這是一套應用程序和基于云的服務。GMS不是開源項目AOSP的一部分,所以需要從谷歌獲得許可證,用戶才能在設備上獲得無縫的體驗,這也是國外安卓用戶離不開GMS的原因。
GMS包括什么?GMS我們通常稱之為谷歌全家桶,包括GoogleServicesFramework服務框架,PlayStore商店,Search搜索、GoogleVoice語音、Gmail郵件、Maps地圖、YouTube視頻等眾多APP,同時包括眾多的API接口。
GMS為何不可替代谷歌全家桶是谷歌傾心打造的生態帝國,雖然每個APP都有可替代產品,但你要清楚幾乎所有產品市場占有率50%,有的甚至80%、90%,海外用戶離開一個也許可以,但是脫離全家桶那是不可能。不僅是每個APP有著恐怖的用戶粘性和習慣,還有服務框架、API接口等底層信息交互的問題。
Googleplay也就是谷歌應用商店。國內用戶想裝軟件的話有豐富的選擇,一般都用手機品牌自有的應用商店載,比如華為應用商店、小米應用商店、OPPO應用商店,也可以從騰訊助手、360助手、豌豆莢等第三方應用商店,還可以通過論壇網站直接安裝。有的朋友手機是小米的,就有一個,華為的有華為應用商店。而就信息交互、內存調用和通知而言,國內各自為戰,不同廠商有不同的標準和規范,開發者在編譯適配非常困難,索性就誰都不適配,拼命搶內存搶接口。手機程序很多,內存有限,系統還是只能頻繁殺后臺。為啥普遍認為安卓不如蘋果OS?除了安卓系統臃腫、碎片化的弱點外,這也是造成手機卡頓耗電的最重要原因。
難道國外的手機就不卡嗎?真實的情況是要好得多,海外的手機4G內存就可以了,6G就運行得非常好。但是在咱們國內6G起步,12G也不稀奇,因為國內的軟件生態比較差。國外只能從Googleplay下載,正是由于在海外是一個壟斷性的地位,所以軟件的開發者必須要遵守統一的規則,包括信息交互、內存后臺機制和通知服務。有點像蘋果IOS,能夠做到相對封閉,原生安卓有著內存、耗電、清爽等先天優勢。
谷歌賬號和郵箱賬號和郵箱對于海外用戶來說極其重要,基本上就是互聯網通行證,海外的一種生活方式。很多著名的網站直接用谷歌賬號就可以登錄,就相當于我們的微信、***授權登錄。Eaby等支付方式一般也都是綁定了谷歌賬號或郵箱,相當于國內的支付寶和微信。海外用戶生活辦公都高度依賴郵件,不像我們依賴微信和***。國內有好多人就是想換手機號,遲遲換不了,因為自己的手機號碼綁定了支付寶,綁定了微信,綁定了一系列的銀行卡,要想換非常麻煩,你從沒有辦法換手機號,你就知道谷歌賬號和谷歌郵箱對海外有多么的重要。
全家桶應用APP全家桶包含內容很多,但都很難替代。一方面是系統底層交互依存,比如說谷歌地圖,我不用導航不就完了嗎?答案是不行,很多軟件離開地圖就無法工作了,因為它要涉及到定位。另一方面是恐怖的市場占有率。國內外的市場有著非常大的差異系,國外不像國內競爭那么激烈,基本上都是一家獨大,頭部玩家基本都壟斷了市場,而國內百家爭鳴,競爭是相當慘烈,少了誰都無所謂,馬上有人填補你的市場。國內的朋友要想看一個視頻呢,選擇多到數不過來,西瓜、B站、優酷、騰訊、愛奇藝等等,而國外用戶基本上只能看YouTube了,在視頻領域絕對的王者。還有其他地圖應用、搜索引擎、音樂、云存儲也都是類似的情況。即使有替代品也很難繞過用戶的使用習慣和粘性,想當年轟轟烈烈的3Q大戰,都說******,MSN呢也就曇花一現。對于社交媒體這一塊,技術本身問題不大,無數人想要分享這塊蛋糕,無論是如日中天的微軟、強到沒朋友的阿里還有現在新晉挑戰者字符跳動,都難以撼動騰訊的地位,無法突破用戶習慣。
總結一下,如果說沒有谷歌GMS,再高級的智能手機就是個板磚,這么說一點都不過分。一部手機即使配置再高功能再強大,即使是再喜愛,沒有GMS,又會有多少人選擇呢?看到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理解了,谷歌禁止華為使用EMS對華為是一個多么重大的打擊。禁用GMS后當季度華為海外下滑25%,那時候還比較寬松,雖然不預裝但還輕松安裝,可以后來管控愈加嚴格,不要說海外銷量腰斬,即使是下滑四分之三也是很正常的。
現在大家該明白華為推出了HMS的戰略意義了吧,即使有HMS可替代GMS,但面對GMS的市場規模和用戶習慣,華為不是說推出HMS就可以和GMS分庭抗爭、正面硬剛了,事實上遠沒有大家想的那么輕松愉悅。讓你使用釘釘而放棄微信,你覺得這個可能性大嗎?技術之外的用戶習慣才是HMS難以逾越的鴻溝。但也無需過分悲觀,機遇和挑戰并存,柳暗花明又一村。下一期,老廝將解讀HMS的機遇——華為的星辰和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