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李琳佳柳直】4月1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進入第37天。據俄媒報道,在俄軍正準備對頓巴斯地區發動新一輪攻勢之際,烏方1日罕見空襲了俄西部一處石油基地。另一方面,俄與美西方在能源領域的對抗加劇。普京3月31日簽署總統令,對俄“不友好國家和地區”以盧布支付俄天然氣的新規于4月1日起生效。
俄烏邊打邊談
俄羅斯《觀點報》3月31日題為“俄軍正在準備自衛國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文章稱,俄軍以及頓巴斯地區的武裝部隊正從這一地區的北部、東部和南部進行調動,很快將形成一個包圍圈,有5萬多烏軍被包圍。俄軍事專家鮑里斯·羅津稱,這是俄軍特別軍事行動第二階段的任務,只有在這一地區的烏軍戰敗后,其他地區的問題才能得到解決。根據俄國防部3月31日公布的信息,俄軍當天空襲了烏克蘭28處軍事目標,擊落烏軍一架米-24武裝直升機以及4架無人機。烏國防部1日凌晨發布戰報稱,俄軍裝備和人員蒙受重大損失,仍未成功封鎖并占領基輔市,被迫暫時放棄這項任務。
俄新社1日援引俄緊急情況部的消息稱,俄西部別爾哥羅德州首府別爾哥羅德市的一處石油設施當天遭到烏克蘭武裝力量兩架直升機襲擊并發生火災,造成兩名工人受傷。俄軍事專家西夫科夫稱,這是俄烏開戰一個多月以來,烏軍首次對俄領土進行空襲。烏國防部發言人莫圖茲亞尼克對相關報道回應稱:“我們(對于空襲)既不確認也不否認,這不代表烏方對此事件負責。”
俄烏談判持續進行。據俄衛星通訊社1日報道,俄方代表團團長梅金斯基表示,俄烏代表團當天已恢復線上談判,俄方在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問題上的立場沒有改變。普京3月31日在與意大利總理德拉吉通話時表示,目前與烏總統澤連斯基會談的時機尚不成熟,但雙方的談判取得了一些進展。
能源戰,俄美各放大招
俄羅斯“盧布結算令”4月1日正式生效。根據普京簽署的總統令,對俄“不友好國家和地區”的公司應當先在俄羅斯銀行開設盧布賬號,再經由此賬號支付所購買的俄天然氣。如果拒絕以盧布結算購買天然氣,這些公司將被視為未遵守天然氣合同規定義務,合同效力將被中止。佩斯科夫當天解釋稱,4月1日以后供應的天然氣的交付款項將在4月下半月和5月支付,俄不會從1日起就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普京1日還簽署另一項命令,規定俄公司暫時能夠以盧布向對俄“不友好”國家的公司支付租賃和購買飛機的費用。同日,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杰夫進一步宣布,俄將只向友好國家以盧布和國家本幣結算的方式出口糧食。
為應對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價格飆升問題,拜登3月31日宣布,從5月起的6個月內,美國將每天從戰略石油儲備中釋放100萬桶石油,期盼國內汽油價格能夠出現“相當顯著的下降”。拜登還表示,他正在等待盟國計劃釋放石油儲備的確切數字,他預計可能會達到3000萬到5000萬桶。路透社報道稱,美國這次總計釋放1.8億桶儲備石油,規模為有史以來最大,大約相當于全球原油市場兩天的需求量,足夠彌補美國3月對俄實施能源禁運后減少的石油進口量,卻不足以填補全球油市的損失。
西方渲染“普京被誤導”
據烏通社3月31日報道,澤連斯基在當天深夜發布的視頻講話中,宣布解雇2名烏克蘭國家安全部門官員,稱之為“叛徒”。視頻講話顯示,被解雇二人為烏國家安全局國內安全主要部門負責人和赫爾松地區辦公室負責人。澤連斯基沒有詳細說明兩人為何被解職,但他表示,這些“尚未決定自己的祖國在哪”的軍官違反了烏軍效忠人民的軍事誓言。
另一方面,美西方官員大肆渲染“普京受到幕僚誤導與蒙蔽”。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31日報道,拜登當天在回答有關問題時稱:“一些跡象顯示,普京已開除一些幕僚,或是把他們軟禁在家”。英國情報機構***通信總部負責人杰里米·弗萊明聲稱,普京的顧問在烏克蘭局勢問題上“不敢通報真相”,導致普京對局勢嚴重誤判。白宮通訊聯絡辦公室主任凱特·貝丁菲爾德表示,根據美方情報,在烏克蘭戰事上,普京認為自己曾被俄軍方誤導,導致他與軍方高層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
對此,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月31日回應稱:“令我們感到遺憾的是,無論是美國國務院還是五角大樓,都沒有掌握關于克里姆林宮情況的真實信息。他們根本不了解克宮的情況、既不了解普京總統,也不了解俄***的決策機制與工作方式。”佩斯科夫還表示,這種情況令人擔憂,因為這種完全的誤解會導致美國錯誤和魯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