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中,兩廂情愿,雙向奔赴,那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然而,卻也總有那么一些時候,我們喜歡一個人,不過只是單相思,對方對我們并沒有任何的感覺,一個人喜歡我們,也不過只是一廂情愿,我們并不想彼此有太多接觸。
按理說,不喜歡,最好就直接說不喜歡,然后就不要再有任何的接觸。
但是對于太多人來說,直接說不喜歡,那仿佛是有點傷人,自己并不喜歡這么直接的方式。
比起直接拒絕,很多人往往會用一些比較委婉的方式。
也就是說,在起初的時候,只會通過自己的一些行為,來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不愿意回消息,或只是很敷衍。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不自覺地,我們就會變得特別的主動起來。
最起碼的,會總是給對方發(fā)去一些消息,希望隨時都可以和對方聊聊天。
而這時候,當我們總是主動找一個人,對方也在很好地回應(yīng)我們,那么則意味著,至少對方是不排斥我們,甚至很有可能,也是對我們有好感的。
反之,要是對方根本就不怎么回消息,要么就是不回復(fù),要么就不過只是會非常敷衍地回復(fù)一下,像是總是很久才回復(fù),只是回復(fù)幾個字,那么,那不是他高冷,不過只是不喜歡罷了。
喜歡就會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也會有著無比的分享欲,而不喜歡,本能地就會特別的冷漠,不想要說自己的事,也并不想要知道關(guān)于我們的一切。
甚至一旦發(fā)現(xiàn)我們是有意靠近,想要彼此之間能夠發(fā)生點什么,那個人還會變得特別的警惕,然后直接更刻意地用不回復(fù)的方式,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讓我們自動選擇放棄。
約見面的時候,總說沒有時間。對一個人動了心,誰都一樣,當然不會僅僅只是想要在手機中聊聊,還會總是想要見面。
而當我們約一個人見面,不管我們用的是什么理由,若是基本上,對方就根本就并不會同意,總是說自己很忙,永遠都沒有時間,我們就該明白了,不是他真的有多么,只是對我們很忙。
因為根本就不喜歡我們,并沒有想過彼此要發(fā)生一點什么,所以在他看來,見面只是一件那么沒有意義的事,不過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當他有空閑的時候,他情愿陪伴一些更重要的人,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或者哪怕只是隨便發(fā)發(fā)呆,他也并不情愿和不喜歡的人虛度。
的確,在這個世界上,為了生活每個人都會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去賺錢,但是那當然也并不意味著,一個人每天二十四個小時都忙個不停,真的一點時間都沒有。
如若喜歡,就算是再忙,也依舊還是可以抽出時間,而如若是不喜歡,就算自己再怎么清閑,也依舊根本就并沒有任何的空閑。
拒絕靠的太近,隨時都想逃離。無形之中,人與人之間,都是有磁場存在的。
每個人都一樣,遇見自己覺得喜歡的人,會忍不住想要靠近,而遇見自己非常不喜歡的人,則是會很不愿意和對方靠的太近,甚至有一些舉止親密的行為。
也正是因為如此,很多時候,一個人喜不喜歡我們,他的身體往往也會特別的誠實。
一般說來,在我們離一個人比較近時,對方并不排斥,反而只是一副很樂意接受的樣子,那個這個人,他對我們還是比較有感覺的。
但是在我們靠近一個人時,不管有意還是無意,對方都總喜歡本能退縮,甚至逃離我們的身邊,一副根本就不希望和我們相處的模樣,我們真的就不必自作多情,他真的是不喜歡我們。
相互吸引的兩個人,本能地,就會愿意讓對方突破自己的安全距離,會十分渴望彼此能夠有一些比較親密的接觸,磁場不對的兩個人,當對方根本不喜歡,則是自然而然就會拒絕親密。
有時候,當我們喜歡一個人,想要知道對方是否喜歡我們,我們真的就不必一直去追問。
并不是非要讓對方說出一句不喜歡,那才意味著不喜歡。
不喜歡我們的人,礙于情面,他或許并不會直接說不喜歡,但是當他根本就并不喜歡,他的行為,卻也會清楚地表現(xiàn)出來他的想法。
相處中,當一個人總是不回復(fù)我們,從來不愿意和我們單獨相處,非要抵觸我們的靠近,我們就應(yīng)該明白了,對方不是我們能夠擁有的人。
被冷漠相待時,我們不必不死心,非要一直去追求,最好就及時退出,別再打擾對方。
成年人的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說破,喜歡還是不喜歡,那從來也都是十分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