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也成就了很多網紅漢字。網友用它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進而形成了獨有的網絡漢字文化。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網絡上流行的漢字“懟”和“慫”究竟是何意?
這兩個字究竟啥含義?
“懟”和“慫”,你的發音讀對了嗎?相信大部分人都用過這兩個漢字,應該不陌生。但是關于“懟”和“慫”的讀音,我相信很多人會讀錯發音。“懟”字,經常有人把它讀成三聲,正確的讀音為懟[duì]。慫字,很多人會把它讀成二聲,正確的應該是慫【sǒng】。是不是很出乎意料。
這兩個字的發音,是不是很驚訝?
漢字“懟”和“慫”有個共同點:下面都有個心字底。看來這兩個字的本意肯定與心情或者和性格有關系。我們逐個了解下。
“懟”[duì],心里抵觸、抱怨、怨恨的意思。“懟”,上下結構,上面一個對,下面一個心。表示心里抵觸對抗《說文解字》中說:“懟,怨也。本義為怨恨,引申義為兇狠,暴戾。
屈原的《國殤》大家都讀過吧!里面有這么一句話: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里面的一個“懟”字就充滿了抱怨、怨恨。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天(仿佛)帶著怨恨,威嚴的神靈震怒,殘酷的戰斗結束后(尸骨)都拋棄在原野。
同事間相互抱怨
“懟”和“?”,很多人經常混淆使用。“懟”是近些年大火的網絡流行語。而我們平常說的“duǐ”,正確的寫法應該是:【?】。大家說的“duǐ”是“?”而不是“懟”。【?】是一個很地道的北方方言詞匯。很多媒體中使用“懟”來表達該含義和讀音是一種錯誤。但在現在有很多人也不管這么多了,講錯就錯,就這么一直用下去。
互懟的兩個人。
“互懟”,這個詞語很火。我們現在使用“懟”這個字,往往含有“揶揄、諷刺”的意思。一般是當自身受到語言上的攻擊或者氣不過別人說的話,可以通過言語“懟”回去。比如:有個詞語叫互懟,意思是兩個人互相斗嘴,抓對方的弱點斗嘴。比如說:這兩個小子是死對頭,只要是一見面就互懟。
互懟,沒有贏家。
“慫”,男人最不愿意聽到的字。“慫”字,應該是大部分男人最不愿意聽到的漢字。一個男人最煩自己心愛的女人說自己是“慫包”,說自己是懦弱、沒有膽量、膽小怕。“慫”字,也從側面反映一個人沒有自己的意見,不敢反抗。諷刺人軟弱無能。
被指責
躲在角落里的人
被用錯的“慫”字我們平時說一個人慫,一個人軟弱,應該是這個字:?(sóng)。現在網友們鋪天蓋地的都用“慫”這個字,很多人就將錯就錯了,一直就這么用下去。我覺得漢字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人服務的,只要大家通過漢字來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研究漢字千萬別鉆牛角尖。
“慫”,被誤解的漢字
結束語: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特性。學習漢字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最終的目的是讓漢字為我們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