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郝和武的"山丹丹之戀"
盛夏時節,烈日炎炎,在寶塔區甘谷驛鎮前蘇家溝村,村民郝和武在農田里種植的一大片山丹丹花開得正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參觀。
"感覺特別震驚。我小時候聽說過山丹丹花,但從來都沒有見過,今天能見到像花海一樣的山丹丹花,內心非常激動。"游客郝妮妮說。
說起這些山丹丹花,就不得不提郝和武。他與山丹丹花,已"相戀"20余載。
生長在陜北大地上的山丹丹花,對于延安人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作為延安的市花之一,山丹丹花寓意著革命火種和延安精神。每每提到山丹丹花,人們就會聯想到質樸的延安人民。
"來延安沒有看到山丹丹花,這不太符合外地人對延安的期待。"1992年,郝和武無意中了解到來延游客在延安見不到山丹丹花的遺憾后,心中便萌發了自己培育山丹丹花的想法。他暗自發誓:一定要讓山丹丹花開滿圣地。
從此,郝和武走遍了延安的溝溝峁峁,開始栽培山丹丹花。他騎著自行車,來到南泥灣、延長、延川等地,爬山下洼,尋找山丹丹花,觀察、采種、試種、篩選,看見好苗子就做上記號,在"土炕大的一塊地里",開始人工培育山丹丹花。
回憶起當年試種山丹丹花的經歷,郝和武感慨萬千:"當時家里窮,地里種的玉米和黃豆僅僅能維持生計,有時候連鍋都揭不開,農閑時我還要出去收集花種,家里的老人和兄弟都反對,說我放著好好的地不種,一天到晚弄些花花草草,不務正業。要不是老婆平時愛養花,一直支持我,可能不會有今天的我和這一大片的山丹丹花!"
多年來,郝和武潛心種植,逐步了解了山丹丹花生長習性,經過人工培育和穩定栽培,山丹丹終于再現陜北大地。
郝和武說:"現在,山丹丹花培育有了一定的成效,媒體也進行了多次報道,有榆林、山西、內蒙古、河北等地的客戶通過網絡搜索,直接聯系到我,希望能買種、買苗,還有些客戶要買花瓣兒。"
山丹丹花不僅有觀賞價值,還有藥用價值。通過用山丹丹花瓣制成的山丹丹花茶,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許多游客除了來看山丹丹花,還成為了郝和武的客戶,通過他提供的山丹丹花種、花苗,在當地也開始培育起來。
如今,郝和武一家都在種植山丹丹花,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山丹丹這種具有陜北象征意義的絢麗之花,推廣到更多的地方去。"如今,我的幾塊地加起來有二三十畝,明年預期能有四五十畝,以后可能會更多。"郝和武說,他打算大規模種植山丹丹花,到時候大家就可以看到紅艷艷的山丹丹花競相***的美景,讓來延游客能有到紅艷艷的"花海"徜徉的體驗,感受革命圣地的魅力。(記者閆璽劉小艷李勇銳)
來源:延安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聯系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