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聞網訊(九江日報全媒記者洪永林文/攝)陽春三月,萬物復蘇,隨著近期氣溫逐漸回暖,漫山遍野的茶樹吐露新綠,在廬山云霧茶的核心產區——濂溪區,茶園全面進入開采期,今年首批“明前茶”即將上市。
3月12日,記者在濂溪區高垅鄉的綠豐茶場記者看到,前來采摘茶葉的茶農絡繹不絕。據悉,進入采摘期后,該茶場每天可以采摘1000余公斤鮮葉,***出200多公斤干茶。附近村民楊紹英說:在家門口茶園采茶,每天都有收入進賬,一個采茶季下來,可帶來幾千元的增收。綠豐茶場茶葉種植面積有2300多畝,年產優質干茶2萬余公斤。茶場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由于前期氣溫偏低,茶葉開采時間較往年有所推遲,產量受到一定影響,但生長周期延長,茶葉的內含物質各方面更豐富,在茶葉品質跟口感這一塊會有大幅的提升,茶葉的品質將會好于往年。
記者了解到,作為九江傳統名茶之一,廬山云霧茶按采摘時間一般分為明前茶、清明茶、雨前茶、谷雨茶、夏茶等幾類,其中明前茶是由清明節前采制的茶葉嫩芽炒制而成,最為優質,是綠茶中的佳品。去年,廬山云霧茶依托中國茶葉研究所選育國家級茶樹品種,繁育“廬云”系列茶苗110萬株,廬山云霧茶獲中國馳名商標。今年濂溪區計劃繼續推進茶園擴面升級,每年擴種500畝以上、同時提升茶葉品質,推動標準化加工設備升級改造,重點扶持高垅鄉、賽陽鎮建設2個區域化集中加工中心,努力打造一批綠色生態示范茶園示范區。此外,濂溪區還積極探索“茶為基礎、旅為紐帶、文為內涵、體為活力、康為延伸”的茶旅文體康融合發展新模式,做好廬山旅游與廬山云霧茶的結合文章,***將聯合環廬山周邊茶園開展“采茶、制茶、品茶、評茶、吃茶、游茶”等全產業鏈文化旅游活動,著力打造集觀光旅游、文化展示、采摘體驗、生產實踐于一體的茶旅文化基地,實現九江“茶因旅而興、旅因茶而名”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