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眼讀書/溫星,閱讀推廣人
本期“星眼讀書”,力薦一位中國臺灣作家。他的名字,在普通讀者中,應該是非常陌生的。
因為,他的作品進入大陸,僅僅三年時間,其流傳度和知名度確實還遠遠不夠。
我先說兩個關于他的評價:其一、臺灣的魯迅傳人;其二、臺灣最優秀的小說家。
當然,我難以認同,尤其第一條。盡管,他的小說我喜歡。
朱西甯(1926-1998),中國臺灣小說家,日本文學翻譯家劉慕沙之夫,作家朱天文、朱天心及朱天衣之父,臺灣“文學巴赫家族”族長。
在2018年底理想國推出《鐵漿》《旱魃》之前,朱西甯先生的作品從未在大陸出版,在臺灣,他也已漸漸沉寂。一直在一線、均為當代臺灣小說界重量級人物的,是他著名的兩個小說家女兒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主要從事兒童文學,往往被忽略。
理想國已出朱西甯著作四種
朱西甯生于江蘇宿遷,祖籍山東臨朐。1949年,23歲的他隨軍赴臺。曾任《新文藝》月刊主編、黎明文化公司總編輯、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
他的思維總是穿越海峽,回到祖籍山東,回到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域,以隱晦的方式,書寫著關于故鄉和母語的諸多隱秘。
《鐵漿》我讀過。那個往嘴里澆灌灼烈鐵漿的情節,印象極為深刻,讓我聯想起莫言《檀香刑》里同樣殘忍、充滿悍厲之氣的描寫。朱西甯的人物,往往凌厲、尖銳,脫胎于某種深刻的現實。
朱西甯筆下,五四的傳統與氣質突出,聯合國秘書處文化官員、評論家劉大任甚至盛贊他為“在臺灣發現的魯迅傳人”。
唐諾說,朱西甯,是臺灣最優秀的小說家。唐諾是誰?臺灣很牛的文學評論家。哦,對了,就關系來講,他是朱西甯的女婿。
戴錦華、阿城、白先勇、司馬中原、虹影,對朱西甯,也都極為推崇,我不逐一引述。
莫言尊其為文學先驅,說如果早讀到他的小說,自己的《檀香刑》會更加豐富,會是另外一番氣象。
世所罕見的“文學巴赫家族”
甚至,張愛玲早年也為他點贊,“你的作品除了我最欣賞的比地方色彩更深一層的鄉土氣息外,故事性強,相信一定有極廣大的讀者群,將來還會更擴大。”張愛玲稱他“永遠是沈從文最好的故事里的小兵”。
說了半天朱西甯的重要性,也跟大家分享了我對他作品基本的閱讀印象,今天,推薦的是他兩部首次在大陸出版的短篇小說集《狼》、《破曉時分》。出品方,仍然是經常填補空白的理想國。包括22個短篇小說,都是他風格鮮明的比較經典的作品,詳情請下拉書單查閱。
《狼》作者:朱西甯
出版: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
《狼》,續接《鐵漿》中中國北方農村集鎮的傳奇人物與古老事件,包括9篇短篇小說。
這些作品雕鏤深刻,人物與故事均從那個“純純粹粹的中國”流淌出來:《偶》中被欲念困惱的獨居老裁縫,《生活線下》中天人交戰后選擇守護素樸信念的三輪車夫,《再見,火車的輪聲!》中沉溺于研究“無聲鐵軌”的癡狂留德博士,《蛇屋》中遭受內外困厄后終尋得真正信心的民族負軛者蕭旋,《狼》中在蠻荒環境里持守東方傳統恕道的大轂轆……
傳統的原貌、生存的情境、原欲的引誘、人心的重壓,古老中國遭遇現代文明,永恒人性渴望遭遇現實壓抑,每一篇都蘊蓄堅實豐盈的光彩和迷人韻味。
欲念從天而降,人的千萬種悲劇即是這樣省力而來,方便而來。在朱西甯鑄造的文字原鄉,人在日月山川里行走,愚昧暴力不曾缺席,而仁愛信義光光朗朗、正大堅實。他是文字鍥刻者,用一支精純的筆,將失落的古老中國,一點一滴地,為我們召喚回來。
《破曉時分》作者:朱西甯
出版:理想國·河南文藝出版社
破曉時分,天地不仁,欲與悔、罪與孽,糾結消長,彰顯人之存在、人之欲念、人之性靈。在《破曉時分》中,健朗悲壯的北地文風仍存,同時進行豐富面向的現代主義敘事探索,開啟臺灣現代主義書寫的實驗。
本書收錄朱西甯短篇小說13篇。人物從《鐵漿》中的血氣英雄擴展至普通市民,北地鄉野傳奇與臺灣市鎮風情相映照,古希臘式悲劇演變為普通人瑣細日常與內心戰場,呈現更為現代的深邃風景。
其中,《春去也》,寫春日里剿絲師傅的綿綿情思;《白墳》,緬懷英雄的隕落;《偷谷賊》,悼念正直的衰亡;《也是滋味》,表現已婚男子的意識流遐想;《福成白鐵號》,分別以一家四口的視角,述說牢籠般滯悶的都市日常與生之疲倦。
與書同名短篇《破曉時分》,改寫自宋代話本小說《錯斬崔寧》,直指人與荒謬命運之間的糾葛,一幕震懾人心的悲劇,追問“墮落的過程,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是如何開始的?”
【名家力薦】時至今日,我們已經來到新世紀,才回過頭來討論朱西甯在四五十年前的作品,使我不免有遲到的歉然之感。朱西甯以他一人默默完成了臺灣現代主義書寫的實驗。和任何一位當代臺灣小說家相較,朱西甯都有一個獨特的標記——他窮究語言而樂之不疲的興味。
——張大春
朱先生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寫出來這樣優秀的作品,可惜我讀得太晚。若能早些讀到他這幾本書,我的《檀香刑》將更加豐富,甚至會是另外一番氣象……
——莫言
純粹從文學的角度講,我依然認為朱西甯是1949年至今臺灣最優秀的小說家。他的小說多了幾層徘徊,不會把惡與善分得那么清楚。他對世界充滿了同情,總是會對一般所謂的“惡”多看兩眼,給它們一點點的機會。
——唐諾
★頭條專欄“星眼讀書”,為您推薦全國新近出版的價值好書。
★溫星,媒體文化主筆、閱讀推廣人,昆明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云南開明文學院副院長兼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