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新中國剛成立后,由于之前的戰亂原因,我國物資比較匱乏,為了能有效合理地發展經濟,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我國曾經歷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計劃經濟”時代。
或許年紀比較大的人都還記得,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初期,人們買東西時,除了要拿錢之外,還得帶上各種“糧票,肉票,油票”等國家發行的票據。如若沒有“票”,光有錢也買不了東西。而各種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票”中,糧票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典型的一種“票”。伴隨社會的發展,國家物資變得充盈,各種“糧票,油票”等計劃經濟“產物”也隨之廢止。
雖然糧票實行了有三十年之久,但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實屬短暫,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因此,糧票作為一種特殊時期的“產物”,也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可諸多糧票之中,到底什么樣的糧票具有收藏價值呢?
一,“首尾”兩批糧票糧票的歷史雖然只有短短三十幾年,但由于這種物品跟人們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那段時期,幾乎每年國家都會根據人口及糧食情況,分批次印刷大量糧票。在諸多批次之中,往往第一批和最后一批糧票具有較大的收藏價值。
(上圖,我國部分第一批糧票)
尤其是第一批糧票,在業內也被叫做“開門糧票”。而那些品相好,且成套的“開門糧票”很珍貴,也非常難得,自然價格也不菲。同樣的道理,最后一批糧票,同樣也很有紀念意義。因為從那批糧票之后,這種物品便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很值得收藏紀念。
另外,糧票往往分為全國統一糧票和地方糧票兩種形式。但不論哪種糧票,只要是第一批“開門糧票”或者是最后一批糧票,都很有收藏價值。
二,帶有“特殊口號或特殊印章”的糧票眾所周知,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有過一段“特殊歲月”在那段時光,很多“特殊口號”也被印刷在糧票之上。而這些帶有時代烙印口號的糧票同樣值得收藏。
(上圖,印有語錄的糧票)例如有些糧票會印上語錄,或者有些糧票會蓋有“委員會”印章。因為這些糧票可以展現出那個“特殊年代”的印記,所以也很值得收藏。
三,錯版糧票盡管糧票是由國家統一設計印刷,各道工序相當嚴謹,但也有出現錯版的情況。
(上圖,山東錯版糧票)當年在山東有一款糧票糧票出現了錯版情況。工作人員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已經有一部分糧票流入市場。如果現在手里有當年那些錯版糧票,那收藏價值非常高。
四,小眾糧票(上圖,救災專用糧票)
當年那些糧票跟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幾乎包含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也有部分不常見的糧票,例如服務于僑民的“僑匯糧票”,軍糧票,以及特殊災害情況下的救災糧票,這些比價冷漠,少見的糧票收藏價值也很高。
五,撤銷省份糧票(上圖,已經被撤了的熱河省糧票)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曾對省份區域進行過調整,尤其是在1954年大調整過程中,像熱河,綏遠,察哈爾等塞北四省,直接被撤銷歸并。因此,當年那些被撤銷省份的糧票也很有收藏價值。
六,沒有流通過的糧票糧票屬于計劃經濟下的產物,往往國家會根據人口或者經濟情況,去發行相應數量的糧票。
(上圖,部分未流通的糧票)
但有時候計劃也趕不上變化,有些糧票印刷好之后,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在市面上流通。而這些糧票就顯得更加稀缺珍貴,也是諸多糧票之中,收藏價值最高的一種糧票,同時也很受民間收藏愛好者喜愛。
通過上面的分析,或許能讓不少人了解到哪些糧票具有收藏價值。歷史已經遠去,但通過糧票收藏,也許能讓更多人的回憶得以保存,又能讓我們更好地了解過去。即便我們沒有上述提到的糧票,對于個人來說,任何糧票都是有很高的收藏和紀念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