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劉雨涵
湖南衛視大型民歌競唱節目《春天花會開》已于3月11日開播。作為湖南衛視開春重磅音綜,節目開播前已備受關注,首期節目更在網絡上引發多輪討論,再掀音樂綜藝新熱潮。
首期節目,多組歌手登臺競唱,呈現了《洞庭魚米鄉》《光》《敕勒歌》等多首經典民歌,舞臺十分驚艷。同時,也有些歌曲的改編引發熱議,其中milk樂隊的《鴻雁》反響兩極,有人表示很喜歡,有人則稱“太離譜”。《鴻雁》原唱額爾古納樂隊接受采訪,認為milk樂隊的改編挺有意思也很細膩,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要傳承還是要創新?
華晨宇:玩音樂就要大膽和創新
首期節目中,多首經典民歌都有了新的呈現,milk樂隊的《鴻雁》不僅加入了吉他、貝斯和薩克斯等樂器,整體也融合了爵士和R&B等多種音樂風格,改編頗令人意外。現場觀眾有的表示非常喜歡這種新穎的改編,讓傳統的東西煥發新的生機;有的則稱還是更喜歡原版遼遠悠揚的感覺。節目播出后,該曲在網絡上引發熱議,網友甚至為此展開“唇槍舌戰”。
事實上,節目中三位伯樂對于《鴻雁》的改編也意見不一。譚維維表示太大膽的突破可能會和自己的想象有偏差,她強調不要為了創作而創作,“民歌是我們的民族記憶,我覺得對于整個情感的表達、文化背景,我們可以再斟酌。”華晨宇則認為年輕人玩音樂就是要大膽和創新,這一點他非常支持,只不過創新的同時也要找準歌曲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他鼓勵milk樂隊說:“我相信你們,其實是有這個能力和這個技術的。”
雷佳直言milk樂隊的改編提出了一個“民歌的傳承和創新”的命題,而這正是《春天花會開》這個節目的使命。同時,她還科普了《鴻雁》這首歌的演變,指出《鴻雁》這首歌最早是一首敬酒歌,后來通過牧民的改編和傳唱有了更多的版本,“大家耳熟能詳的這一版是呂燕衛后來填詞的,實際上它是人們在生活實踐當中不斷創造不斷煥新的。”她建議milk樂隊可以到內蒙古去走一走,在感受過那里的生活后改編起來會更加貼近,音樂也會更加豐富。
民歌改編要年輕化?
額爾古納樂隊:每個時代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鴻雁》的改編引發熱議后,原唱額爾古納樂隊接受采訪。對于有觀眾指milk樂隊的改編雖然好聽但沒有了草原味,聽不到游牧民族的思念之情。額爾古納樂隊表示:他們的改編其實挺有意思,也很細膩。隊長瑪西巴圖說:“這版改編其實特別好,我第一次聽,覺得挺有意思,耳目一新。”不過,他們也認為,milk樂隊的主唱畢竟是外地人,生活方式和環境跟草原歌手完全不一樣,這是不可比的。
對于《鴻雁》的大膽改編,三位伯樂中也有人提出了“我們要不要為了迎合年輕人而去改編民歌”的問題。對此,瑪西巴圖就表示未嘗不可,“因為民歌必須得發展,民歌以各種方式讓人聽到,如果它還是原來的那種最原始的狀態,有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是聽不了的,因為它太古老了或者是不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審美。”瑪西巴圖說,他們自己現在也在不斷創新,會采用現代的手法或者技法。
對于年輕歌手和歌者對民歌的再創作,額爾古納樂隊也給出了建議,他們認為每個人對于歌曲都有自己的理解,主要還是要抓住歌曲的靈魂,再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改編。“希望大家多多感受,超越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