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茨比和艾什莉,是一對年輕的情侶。
雖然是富二代,但蓋茨比渾身散發著文藝氣息,對浪漫有著無限的向往和幻想。
艾什莉則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在影視界里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這種迥異的性格,也導致了這對情侶,到了紐約之后的各自迷失。
某個周末,兩人相約前往曼哈頓度假。
在那里,艾什莉意外遇見了自己摯愛的導演羅蘭和編劇泰德,更由此得到了和大明星弗朗斯西科獨處的機會。
而蓋茨比在充當群眾演員的過程中邂逅了名為茜的女孩,一個半真半假的法式熱吻,點燃了蓋茨比心里***的火焰。
電影《紐約的一個雨天》的導演,是伍迪艾倫。
伍迪艾倫已經80好多歲了,能保持拍出小清新與浪漫,拍出濕漉漉的紐約和熱騰騰的***,已經很了不起了。尤其難得的是,伍迪艾倫在這樣的愛情電影中,還能對上流社會進行了一定的諷刺。
影片中,那些關于文學藝術音樂的名詞在主人公飛快的語速中,不斷閃過。那些逛不完的美術館,穿插不完的華麗轉場在鏡頭下,不時切換。
主人公們年輕又自以為是,并不會讓人厭煩,是因為伍迪艾倫用上華麗的包裝,物欲的表達,略顯夸張的布景,來進行精雕細琢。
譬如本片的男主角才華橫溢、自命不凡,自以為是,有點古怪有點小聰明還有點猥瑣,不過是因為他是富二代。看他在片中刻薄地諷刺上流社會、諷刺虛榮、諷刺裝腔作勢順便還諷刺一把文青。這就是伍迪艾倫在浪漫與現實之間,做出的無情對比。
他總是能在雨下不停,接連熱吻、浪漫到無可救藥的時候,讓你看到現實的殘酷,看到琳瑯滿目、金碧輝煌、寸土寸金的紐約背后,那些卑微的東西,殘忍的東西,易逝的東西。
當這個富二代帶著自己花錢雇的高級***參加家族聚會后,被老道的母親一眼看穿之后,他聽到的是自己母親那段似曾相識的往事。
于是,蓋茨比所有關于浪漫的、高級的、自以為是的幻想轟然倒塌。作為一個上流社會的文青,這個轉折是對他最好的***。伍迪·艾倫寫出了男女主角迥異的性格對比,寫出了各自的人物弧線,制造了戲劇性十足的戲劇沖突。
譬如本片的女主角艾什莉,則顯得相當接地氣。
她謙虛、認真,為了自己的職業奮斗,她僅僅是一個在校報上的傻白甜,她拼命往上爬。
當她差點和另外一個男人一個大明星上床的時候,對方的另一半突然回家,令這場好事銷聲匿跡。大明星的原配突然回家,幾乎脫得精光的她被趕到曼哈頓大雨傾盆的街頭,成了只落湯雞。也使得她終于在自己的內心得到某種慰藉與寬恕。、
這個校報女孩緊張搓手羞怯微笑狼狽不堪跌宕起伏,那邊廂公子哥四處閑逛、躲避,和這個世界了解與和解。
這部電影,究竟是不是在講階級?
曾先森個人感覺伍迪艾倫也并不明確,他似乎更想拍出年輕時的愛情,那種浪漫的感覺,至于鞭策的力度,似乎并不在意。男主角在嘗試和新世界里的女孩交往后,最終還是選擇了自己精神上的故鄉紐約,選擇了一個懂自己浪漫的紐約女孩茜。
兩人因為拍戲熱吻,擦出火花。當他突然決定跳下馬車,留在似乎整個季節都在下雨的紐約的時候,他放棄的是努力的艾什莉,還想繼續完成學業,甚至有自己野心的前女友。畢竟,他這樣的公子哥,和艾什莉無論是家庭背景,還是人生追求都有太多的鴻溝。應該說這部電影,在伍迪艾倫的導演系列作品里,其實并不能算是佳作。
至少在劇情設計上,就沒有多少亮點。雖然老爺子一輩子都在拍這種有錢、有閑的上流社會,但一個下著雨的紐約街頭,人們談論電影,去博物館感受藝術,在娛樂圈偶遇明星的事情,對于現在的觀眾多多少少欠缺點身臨其境的觸感。
如果說,劇本力度和表達重點是愛情的迷失,那么本片還是有一定水準的。
只不過男主角蓋茨比慵懶的個性,面對冰冷現實后依舊我行我素的執念,特別是影片最后時刻他與茜的熱吻,讓整個故事在浪漫和現實兩者之間,固執的選擇了前者。多多少少,讓主旨有些簡單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