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任磊磊
針對央視“3.15”晚會報道的酸菜原料一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康師傅方面。據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回復,事件發生后,公司第一時間展開自查,并稱山東地區所售的酸菜多來自天津工廠,使用的不是問題酸菜供應商的產品。
以下為回應:
針對央視“3.15”晚會報道的酸菜原料一事,公司高度重視并在第一時間展開自查工作。
康師傅在全國有十四家方便面工廠,考慮就近進貨的原則,山東地區出售的商品一般都來自于天津工廠,消費者可在外包裝生產日期前看到一個大寫的字母“T”,“T”字母是“天津”的首字母,這包方便面是由天津工廠生產的產品。
天津頂益食品有限公司為康師傅集團在全國最大的方便面生產工廠,供貨區域涉及天津、北京、河北、山東、山西、內蒙等區域。經自查,我司酸菜包供應廠商非央視曝光的湖南地區酸菜廠商,供應商相關資質證明均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
天津市經開區市場監管局人員在3.15晚會播出后第一時間到工廠進行調查:
1.確認天津頂益未使用曝光企業酸菜包情況屬實。
2.對現有供應商相關SC證、營業執照、第三方檢測報告、體系認證、進貨記錄、檢驗記錄、財務付款憑證等材料檢查,均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
據悉,除了康師傅,3月16日,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則發聲明稱,經對酸菜包供應商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連夜調查,統一企業酸菜包用原料菜確認全部來源于廠內自腌自用,未使用央視“3.15”晚會報道的“土坑酸菜”。
但統一提供的證據是供應商承諾書,消費者對此并不信服。而記者調查發現,統一在電商、線下超市中的老壇酸菜方便面產品全部下架。
“我們這里老壇酸菜方便面都在賣。”山東三孔橋街某超市的老板告訴記者。他說,老壇酸菜口味的方便面,統一是最多的,其次是康師傅。
康師傅和統一分別于1992年和1993年推出了方便面產品,但康師傅憑借經典的“紅燒牛肉面”一路領先,統一的銷量一直屈居康師傅之后。2006年,統一將老壇酸菜牛肉面推向全國,并且一炮打響。當年的代言人是汪涵,該產品推出不久,康師傅就推出了同款面。以至于后來汪涵的廣告語變成了:“有人模仿我的臉,有人模仿我的面”,來回擊康師傅。
后來,就單品來說,統一的老壇酸菜牛肉面成了top1。
在老壇酸菜的帶動下,統一方便面連續三年成長,扭轉了多年來的虧損格局,并在2012年達到巔峰。根據統一2012年年報,統一方便面當年銷售收入72.69億元,其中,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面收益達到40億元人民幣,占比為55%。
根據尼爾森數據,酸菜牛肉面品類占比由2011年的5.3%提升至10.7%,搶占了其他品類的市場份額(2011年紅燒牛肉面品類衰退3.0%、香辣牛肉面品類衰退0.3%),其中,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面在酸菜品類的10.7%市場份額中,占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