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夕
2006年10月13日,在北京,一位85歲的老婦人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這位與世長辭的女性,可以說是中國20世紀最具傳奇色彩的中國女性之一,她一生有多重身份。
她是出身名門的大家閨秀;
她是北京中學生中有名的“數學三王”之一;
她是中國第一個原子物理的女碩士畢業生;
她也是十二年的階下囚。
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身份,就是萬人仰慕的第一夫人,她就是***的夫----王光美。
1:名門之后1921年,王光美出生于北京。
她出生那年,正是她父親王治昌在官場上一路高歌的時,也是在這一年,王治昌赴美國出席華盛頓九國會議。
當遠在美國的他,接到家里電報,知道自己的一愛女時,心里無比激動,隨之為女兒取名為“光美”。
王光美的母親也是出身名門,家族是從事實業的,她也是一位思想頗為開明的女性,在教育女子的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光美家族龐大,兄弟姐妹共有是一人,她排行老七,上有六個哥哥,下有四個妹妹,她是家中第一個女兒,自幼就備受寵愛,什么事情她都得頭份,什么事情都把她舉在前面。
王光美自幼就聰穎好學,但和那些迷戀國文的女生不同,她的理科特別強,在讀中小學時,就是當時“數學三王”尖子之一。
王光美之所以成績如此優異,和她的母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那個年代,很少有母親支持女兒讀書,但王光美的母親則不然,她是真心希望女兒也能學習好,將來做個有用的的人,所以并沒有催女兒們早點結婚什么的。
高中畢業時,王光美原本報考的是清華和燕京兩所大學,但因為她英語分數不夠,所以就上了輔仁大學,成為物理系的一份子。
大學期間,王光美學習特別刻苦,她沒有住校,每天騎自行車上學,夏天的時候胳膊都被太陽曬脫皮了。
不過,王光美也不嬌氣,她對學習有種近乎癡迷的熱愛,那會她學的是光學***,一直是尖子生。本科畢業后,她又接著讀了碩士研究生,學的是宇宙射線。
當時,王光美受“讀書救國論”的影響,準備抗戰勝利后去美國留學,學成歸來后建設國家。
抱著這樣的信念,她考上了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原子物理系全獎學金博士,如果那會她去美國讀書,或許就會是楊振寧或李政道的學姐。
不過,因為一次偶然,她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
2:放棄出國就在王光美接到通知書的時,王光美經過介紹,成為北平軍事調停處***代表團的英語翻譯,為了追求革命真理,她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出國留學的機會,來到北平軍調部工作。
其實,在物理界的人都講,王光美不去從事物理學研究是非常可惜的,而且當時在荷蘭的圖書館里還有王光美的學習成績單,上面寫著“數學女王”。
但王光美最終卻放棄了自己夢寐以求的讀博士的機會,選擇了延安,可以看出她對革命的真誠和一片赤子之心。
從大城市走進延安,無論是住的地方,還是飲食,都有很大的差距,但王光美沒有任何的不適應,相反她覺得延安的生活很充實,每天和志同道合的同志們在一起工作,內心很滿足。
也是在延安,王光美遇到了生命中的伴侶***。
3:相識相愛王光美第一次見到***,是因為徐冰帶她們去看望朱老總,那日朱老總還留她們吃飯,吃飯的時候,康克清說了一句:“一會兒我們也去見見少奇。”
就這樣,康克清帶著她們來到了***住的地方。不過,初次見面也只是寒暄幾句并沒有多說話。
后來,***又來到王光美她們的辦事處和住的地方參觀,其實那會***已經注意到王光美,但王光美還沒有過戀愛的經歷,完全沒有往那方面去考慮。
那會***的生活其實挺凌亂的,他剛結束了一段婚姻,還有孩子要照顧,工作又特別多,所以組織上也都期望他趕緊脫單。
自從對王光美有了愛慕之情外,***就一直找機會表白,他又不知如何開口,只能慢慢找機會。
一段時間過去后,***按耐不住了,就派人去通知王光美,讓他到自己的窯洞來一下,王光美還挺意外的。
見面之后,***有些緊張,也不知道如何招待,慌亂中就把一個臟極小的梨給了王光美,王光美拿到手里,我想了半天說,也不知道怎么吃。
***看出了她的顧慮,就說:“我這兒有刀”。
王光美削梨的時候,整個梨皮都不掉,***就找話說:“這是怎么削的,我從來沒見過。”
不過,***還是沒有直接表白,而是旁敲側擊地問:“你跟我上晉察冀工作吧!”,
當時王光美沒反應過來,就說:“我留在晉西北也是搞這個土地改革,為什么讓我上晉察冀?”
結果,***接著就說了家里的情況,她說自己有五個孩子,孩子歲數是多少,又說自己身體有胃病,還有什么病,身體怎么不好,完全工作沒有時間等等。”
王光美一邊聽,一邊想:“這人真挺奇怪的,他跟我說這些干嗎呀!”
雖然是鐵桿硬漢,但是面對兒女情長,***還是有些不好意思,果然遇到愛情,硬漢也會有羞怯的時候。
不過,通過這次交談后,王光美對***倒是多了一些了解,也開始慢慢關注他,但當時敬仰的成份比較多。
隨著接觸的深入,王光美漸漸對***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她發現他身上有很多優點,待人真誠,工作也是兢兢業業,***對王光美也是關愛有加。
在組織的幫助下,通過進一步的相互了解后,他們終于確定了戀愛關系。
1948年8月,沒有盛大的結婚儀式,也沒有驚動太多人,二人簡單地邀請了幾個同事,在大家的祝福聲中,完成了結婚儀式。
那晚,王光美的身份徹底蛻變了,她也徹底告別了自己的物理學夢,成為了***的夫人,并做好了同舟共進的準備。
4:伉儷情深別看王光美是大家閨秀,但她身上沒有一點大小姐毛病。
婚后的她,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謹言慎行,也成為丈夫得力的助手。工作之外,為了讓丈夫安心工作,她生活上也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
她不僅把整個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對***和前妻的孩子也關愛有加,視如己出,讓他們充分感受到了母愛。
所有的孩子對這位繼母都是心服口服,因為她會很好地處理大家的關系,寧愿自己的孩子吃虧。
后來,每當回憶起王光美時,***的子女們都贊不絕口,言語間都充滿了尊重和感激。
除了孩子們和繁重的家務外王光美對***更是格外地細心,在結婚前,***生活沒有顧慮,吃飯也不定時,落下了很嚴重的胃病。
王光美為了幫丈夫調理身體,煞費苦心,不管***工作到多晚,她都一直等他,然后為他準備熱乎的飯菜,在王光美細心照顧下,李少奇的胃病也慢慢地好了。
***經常半夜開會,王光美總是等著他回來,有時連續工作時間長了,就陪他到院子里散散步、說說話,讓他緊繃的神經得到最大的放松。
在家,王光美是一位賢良淑德的女子,在外,她也表現不俗。
從1963年到1966年,王光美先后六次陪同***出訪,先后到了印度尼西亞、緬甸、柬埔寨等國。
王光美氣質不俗,哪怕是那些國家領導夫站在一起,她也絲毫不遜色,彰顯了東方女性最完美的一面。
5:患難與共原本王光美和***的婚姻生活非常完美,然而,隨著那場“大運動”的爆發,他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危急關頭,***勸王光美:“你應該跟我劃清界限,把孩子帶走,也可以保護家庭。”但是王光美毫不動搖,自始至終她都和***站在一起,堅定地支持他,共同經受著狂風惡浪。
大運動爆發的第三年,***就因病去世,而在***去世的前兩年,王光美也被捕入獄,他們至死都沒有見到彼此最后一面。
直到1979年,王光美才得以出獄,她在監獄整整度過了12年,可哪怕日子再難,她也從未想過放棄,一直堅信自己可以重見天日。
若是一般人,在監獄中生活了十二年,出獄后一定會留下陰影的,但王光美出獄后心態一直很平和。
一切只因她的性格比較豁達,她只看將來。她也回顧,但她不受過去的影響,她的記憶一直保留最好的一面。
1980年5月13日,王光美偕兒女們乘專機飛抵河南鄭州,迎接***骨灰,并于5月19日,遵照***的遺囑,將***的骨灰撒向大海,在撒骨灰前她深情地吻著骨灰盒,流淚不止。
丈夫的離去,留給王光美的是無盡的思念,她經常一起回憶他們生活的時光,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年,卻是她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王光美把自己為***拍攝的一張夜間工作的照片放大,掛在家中。她說:“這樣我就仿佛感覺他就在我的身邊,還在不停地工作。”
晚年的王光美,一直從事慈善事業,1996年,她還將母親留下來的幾個瓷器都拍賣了,拍賣了50萬元,都捐給幸福工程了。
善款捐出后不久,有一個外國記者打***問王光美:“母親不在了,您怎么會舍得把母親的東西給賣了。”
王光美說:
“我舍不得,但那么多貧困母親都沒飯吃,我留這些干什么,我確實把這些東西給了她們,因為我自己的媽媽好。她是上過學的,她有條件上學,她就有文化,這有文化的母親跟沒文化的母親是很有點區別的,但是我接觸的農村婦女她們都勞動,我希望她們也能有文化,至少能不受貧困。”
哪怕在生命的最后的時光,王光美還不斷地叮囑女兒,要將幸福工程一直做下去,知道得到女兒的答復,她才放心地閉上了眼睛。
王光美去世后,兒女們將她和***合葬在一起,歷經40多年他們終于又可以團聚了。
這就是今天的王光美,她曾長期生活在高雅的上流社會,卻也飽嘗了多年的鐵窗生涯,但她保留著最大的寬容心,她從不怨天尤人,她的善良,她的慈愛和那顆母愛的靈魂,依然讓人敬仰。
(本文原創首發,抄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