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在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之后,父親與他因為這件事情產(chǎn)生了隔閡,一直到父親去世,他仍然沒有得到父親的原諒。
而在57年之后,他終于重新獲得中國國籍,完成了父親的心愿,血濃于水,他終于回到了這片土地上。
推動中美關系不斷前行的科學家1922年10月1日,楊振寧生于安徽合肥。他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曾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上,楊振寧曾經(jīng)說過:他的研究離不開中國和美國對他的栽培,他將繼續(xù)努力,將現(xiàn)代科學更上一層樓。
1964年,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在一年后楊振寧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2017年,95歲的楊振寧正式恢復中國國籍,重新成為了中國人,完成了他父親此生最遺憾的事情。他曾經(jīng)坦言表示過:“我放棄中國國籍后,父親直到臨終時都沒原諒我。”
無數(shù)人提起楊振寧,首先都在質(zhì)疑他,為什么他在中國需要他的時候不回來?反而在中國現(xiàn)在不需要了以后才回來呢?
其實楊振寧并沒有不愛國,他反而一直周旋在兩個國家中間,既為科學作出貢獻也為兩國交流作出貢獻。
楊振寧是作為美籍知名學者訪問中國的第一人。在1971年夏,楊振寧便回中國訪問,甚至主動地與友人鄧稼先談論***的研究現(xiàn)狀。
等到他一回到美國以后,為了更好促進中國的發(fā)展,他開始在美國一些主要城市作演講,號召美籍華人學者回國探訪,一起為祖國的科技教育事業(yè)出謀劃策。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他做這件事情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那個時候中美關系沒有緩和。但是對于楊振寧而言,祖國高于一切,即使有風險,他也甘愿一試。
因為他在學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到世界各國參加學術研究時,他便告訴世界各地中國最真實的情況,科技的兼容性有助于更多的美國科學家對中國始終持有友好的態(tài)度。
而后楊振寧參加保釣運動。為了將中國精神傳遞給千千萬萬的熱血青年,他又作為美籍華裔科學家來訪問中國,穿梭在各個高校中。而他的演講《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印象》,引起了無數(shù)學生的熱情,很多愛國青年被他的演講轟動。
在參加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舉行的“歸還沖繩協(xié)定”上。他為了維護***是中國的土地,從歷史、地理和現(xiàn)實的角度全面講述了***是中國領土的事實,堅決維護中國領土。
而在學術方面,楊振寧推動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同復旦簽訂。讓學生可以學習多種文化。楊振寧還和梁恩佐等人創(chuàng)辦了“全美華人協(xié)會”,在協(xié)會中任會長。
其實在這些事件里,我們不難看出楊振寧為中美交流作出的貢獻,他始終一心向著自己的國家,他滿心歡喜地期待著中國的崛起。
或許他換國籍的事情讓很多人不理解,但是站在我們的角度,我們不知道當年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我們也沒有理由去責備他。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想法,我們尊重楊振寧的想法,也應該肯定他作出了的貢獻。
父親是榜樣楊振寧的父親是中國第一位數(shù)學博士——楊武之。楊武之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因父母早亡,自小跟著舅舅長大。在他初中畢業(yè)后,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北京高等師范學校預科數(shù)理部學習,從此他的一生都在和數(shù)學打交道。
后來在學業(yè)結束后,選擇留校成為一名老師。或許楊振寧有如此之大的物理天賦,也源于其父親的數(shù)學天賦,畢竟數(shù)理不分家嘛。
他的傳奇人生并不僅僅于此,后來楊武之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拿到了斯坦福大學的學士學位僅僅只用了一年時間,而后在芝加哥大學攻讀碩士。
但仍不滿足,又花了兩年時間,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數(shù)學博士!
而他也曾經(jīng)面臨過選擇,其他國家向他發(fā)出高薪,想將他留在外國,但是他都拒絕了。他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完成的事情。
后來回國之后,他開始擔任講師,在全國各個高校教學,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數(shù)學,奉獻給了他心心念念的祖國。
優(yōu)秀的教育永遠離開父母,在楊武之的教育之下,其實楊振寧可以取得這樣的成就也沒有那么意外。
我們一直以為楊武之應該很驕傲兒子獲得諾貝爾獎,兒子的學術甚至可以與霍金齊名,但是事實上,楊武之一直到去世都沒有原諒兒子選擇更改國籍的事情。
1964年,楊振寧在楊武之明確反對的情況下,選擇了加入美國國籍,這對于一個將國家放在第一位,愛國的老人家是無法理解和接受的。
這件事情對于父親來說一生都耿耿于懷。再之后楊振寧也一直覺得愧對父親,愧對祖國。
57年之后,楊振寧終于重新成為了中國公民,完成了父親的遺愿。
熱愛國家,與國籍無關我們難道一定是中國人才能證明我們熱愛國家嗎?答案是否定的。愛國從來不是一兩句口頭禪而已。即便是楊振寧選擇了美國國籍,他也依然做著為祖國應該做的事情,用自己的一切去幫助國家,去號召大家一起為祖國做貢獻。
反觀我們國家現(xiàn)在,前有明星為了孩子拿到美國國籍赴美生子,后有美國空氣都是香甜的學生言論。我始終不明白為什么美國國籍這么香?
中國國籍是世界上最難拿到的,也就是說你現(xiàn)在所擁有的,也是數(shù)萬個外國人的夢想。
在疫情發(fā)生之后,中國領導采取了方案,快速而決絕,在其他國家還在亂七八糟的時候,我們依然井然有序。這是先進中國帶來的力量,也是我們國家最美好的例子。
我始終認為,我們?nèi)ピu價衡量一個人時,我們應該全方面地去評價,而不是片面地看待一件事情。
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其他方面,楊振寧始終在為數(shù)以萬千的人作出榜樣,愛國的赤子之心始終在他的生命中。
有人說:楊振寧如果選擇當時和鄧稼先一起回國,他們將會一起被寫進歷史書中。但是現(xiàn)在他卻只能被銘記在物理上。但楊振寧的內(nèi)心是否有過遺憾和后悔呢?
我們都可以看見。永垂不朽確實是很好的詞匯,但是真正的永恒也是有價值的,這是代表了楊振寧的思想。
我們始終不會去追求永垂不朽,如果幸運,因為我的關系為國家作出了貢獻,我始終希望國家真正地受益于此,可以不斷前進,至于能不能被記下來,這些事情由后來替我決定。
至于我的心愿,我不過是希望我的學問能夠被保留下來,學術無國界,我希望我愛的領域可以不斷前進。
我想這或許就是楊振寧的思想,唯一的遺憾或許就是他一輩子也不能解開與父親的心結了吧。
或許事實就是如此,人一生的選擇都是他的方向,前行的過程中一定會有矛盾,也會彷徨失措。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或許會面臨很多選擇,但是我們始終要跟隨自己的內(nèi)心,去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謹慎且始終對得起自己。
或許有些人會不理解你,會貶低你,但是不要害怕,總有一天會證明當初的選擇是正確的。不要留下遺憾,才是最美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