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拼音,輕松學語文。
昨天看到一則新聞:因為爺爺過世,小學生和老師請假回家奔喪,老師卻對孩子說,爺爺死了你回去有什么用?是回去燒紙還是刨坑?除了語言上的攻擊,老師還對孩子進行了體罰。看到這樣的新聞,作為同行,也是很氣憤的。這個老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也太低了,怎么能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遇到孩子請假,通常老師都會和家長溝通。我也遇過很多奇葩的請假理由:家長拉肚子沒辦法送孩子上學了、家長的車沒有油了、孩子作業(yè)找不到,今天在家寫作業(yè)不來學校了……但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教學,老師一般都會同意請假要求,還會和家長叮囑注意事項,包括返校后的日常教學。所以一個具備基本職業(yè)素養(yǎng)的老師,是不會發(fā)生新聞里所說的那種情況。其實作為家長,要如何為孩子請假?也是需要***技巧的。
1、只有誠實相告,才是好辦法
有的家長想帶孩子出去旅游,因為配合家長的年假周期,家庭旅游可能不會安排在節(jié)假日。所以,家長們往往會解釋成別的原因,諸如讓爺爺奶奶背鍋的,奶奶病了,回老家看奶奶,但一不小心,老師就看見媽媽發(fā)的朋友圈,正和孩子在旅游勝地愉快地玩耍……如何正確的和老師請假?只有一個辦法,家長必須坦誠相告。并且,誠實是基本的品德教育,如果在這件事上,家長不能以身作則,以欺騙的形式為孩子請假,那孩子也沒辦法接收到正面的教育。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因為旅游而請假的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我作為老師,通常都是支持的。旅游,能開闊孩子的眼界,促進親子關系。家長只要和我提前溝通,我都會安排好學習進程,包括返校后需要補習哪些學習內(nèi)容,這樣家長心里也有數(shù)。
2、家長需要配合老師
很多家長認為,我給孩子請了假,就算事情完結了。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請假只是開始,更多的是孩子返校后的具體情況。比如,心理建設、適應程度。如遇到親人離世,孩子的內(nèi)心也會悲傷,如何適應返校后的學習進度?也需要心理老師和家長共同關注。如果是生病、旅游等等,返校后能否很快融入日常學習?也需要家長來配合老師的相關工作,及時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xiàn),心理活動等等。除了補習落下的課程,家長和老師還要多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
3、重視家校溝通,老師也要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
新聞里的老師做法是不可取的,除了對學校和班級還有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也暴露了缺乏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的建設。請假是日常教學工作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事務,如何提高工作效率,與家長溝通有哪些技巧,都是需要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不斷提升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家長在請假的過程中,也應該注意方式***,關注具體的教學進程,以孩子的成長教育為前提。歡迎大家留言討論,那些奇葩的請假理由,你為孩子請過哪些?
更多精彩內(nèi)容,敬請關注我:小島語文
快樂學拼音,輕松學語文,記錄語文教學中的點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