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孟令波,是沂南縣蒲汪鎮馬家拐頭村村民。從我記事起,家里生活就十分困難,父親早出晚歸,辛勤勞作,可只能解決溫飽,記得有一次大半年沒吃過豬肉,做夢都能饞醒了。
后來,我參軍入伍,工作訓練不怕苦不怕累,得到了部隊領導和戰友們的一致好評;到了退伍的時候,領導跟我說要我繼續留在部隊服役,我考慮到家里生活比較困難,需要我挑起這副擔子,便決定退役回家。正好趕上鎮里照顧困難家庭的招生計劃,于是我又來到沂南縣職業中專學習園林***,也幸虧學了這個***,才有了以后的發展。
我先后種過蘑菇、養過豬,有了一點積蓄,生活逐漸變好。一次偶然的機會,村里組織去壽光、青州、沂源、青島等地參觀學習,在青島大澤山,我看中了當地的葡萄產業,想到家里土地情況與當地類似,適合發展葡萄種植產業。回到村里,我跟村里領導說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領導的支持和幫助。
我從日照葡萄研究所請來專家,測定沙嶺一帶土地是種植葡萄的理想用地。在村“兩委”的幫助下,聯系貸款,打井架電,興修水利。一期流轉了15畝土地,從日照、葫蘆島等地調來抗性砧木葡萄苗陽光玫瑰等品種,堅持發展綠色無公害葡萄,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好評。一期效益10萬余元,接著又相繼發展二期、三期共100畝葡萄。如今,成片的葡萄長勢良好,家庭農場規模效益凸顯,還帶動了周邊獼猴桃等林果發展,荒嶺薄地煥發出勃勃生機,成了遠近聞名、花果飄香的生態田園。
現在,我和妻子每天都在家庭農場里忙活。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每天來采摘采購的客戶絡繹不絕,一年下來收入幾十萬不成問題。今后,我要進一步完善葡萄園區基礎設施,學習借鑒各地農家樂、美在農家、田園綜合體、鄉村休閑體驗等經營模式和理念,完善壯大產業規模,實現效益穩步增長。
日子好了,生活越來越有滋味,以前做夢吃豬肉能饞醒,現在做夢吃著甜甜的葡萄能笑醒。
講述人:孟令波,沂南縣蒲汪鎮馬家拐頭村民
臨報融媒記者張萍通訊員張現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