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字的意思表示事物的一半,喻為很少或不完全,字雖然普通,但其的內(nèi)涵卻異常豐富,特別是寫入詩句中很有味道,也許正是那種欲明未明、將滿未滿的狀態(tài),讀來總給人一種獨(dú)特的意味,就如同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俏麗女子,既不是全無遮掩的媚俗,也不是包裹嚴(yán)實(shí)的無趣,顧盼間總是讓人遐想回味。
這里,我們便從詩詞中一窺“半”字的絕美風(fēng)姿。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夕陽落下,映照在水中,就像是鋪在了水面上,這個(gè)“鋪”字用得很到位,體現(xiàn)出夕陽的柔和光芒,擬人化的動(dòng)作也增添了詩趣,不過用得更好的卻是兩個(gè)“半”字。
半江瑟瑟半江紅——江水蕩漾起波紋,被夕陽照射到的一面呈現(xiàn)出紅色,而背光的一面則是江水本來的碧色(瑟瑟:意為碧色的珍寶),于是一江秋水便出現(xiàn)了紅綠兩種顏色,當(dāng)真是波光粼粼、如夢似幻。詩人敏銳的抓住了絢爛的光影變化,輕巧而靈動(dòng)的以兩個(gè)“半”字就把一刻記錄了下來,使人身臨其境,有著極強(qiáng)的畫面感。
寫景到如此微妙形象的地步,使這首詩歷來為人所贊譽(yù)有加,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評此詩的“半”字:可謂工微入畫。
《離思五首·其四》唐·元稹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是這首詩的名句,可謂無人不知,尾句“半緣修道半緣君”也是經(jīng)典之作,其中的“半”字則是點(diǎn)題之筆。
這是詩人思念亡妻的一首詩——我經(jīng)過花叢也懶得回頭一望,一半是因?yàn)樾薜溃硪话雱t是因?yàn)樗寄钅恪渥又p巧,流露出的感情卻濃郁而深沉。“半緣修道半緣君”因兩個(gè)“半”字的讀音相同,有著類似疊詞的美感,但中間文字的加入,又比疊詞多了一些變化,形成抑揚(yáng)頓挫的優(yōu)美旋律。
在含義上則體現(xiàn)出思念之深,一半因?yàn)樾薜馈粌H表示佛道,也可以表示修身、修德之意;一半因?yàn)槟恪诵薜篮湍悖贈(zèng)]有其它了。另外這個(gè)“半”字也寓意深刻,意味著和妻子只有半世的姻緣,這種傷感讓人嘆息。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流傳下來的詩篇不多,但一首《楓橋夜泊》就足以讓他在詩歌鼎盛的唐代占據(jù)不小的一席之地,寒山寺也憑此詩成為名寺古剎,被無數(shù)佛教弟子奉為圣地,這首詩更是流傳海外,成為了中華文化的有力傳播者,如在日本便是家喻戶曉的名篇,甚至仿造了一座寒山寺,影響深遠(yuǎn)。
詩人旅途夜宿,勾畫出一幅寒月霜天烏啼、山寺夜鐘聲聲的深秋夜景,寄托了滿腔的秋日羈旅愁緒。前面的畫面以靜為主,到最后以悠遠(yuǎn)的鐘聲打破寂靜的夜晚,醒人心神,因?yàn)楹剿戮嚯x較遠(yuǎn),那鐘聲便只是悠長卻不震耳,營造出一種神秘幽遠(yuǎn)、清冷孤寂的朦朧之美。
其中起到點(diǎn)睛之筆的便是那個(gè)“半”字,如果剛?cè)胍梗搴囊馕恫蛔悖绻挂焉睿瑒t濃郁得沒有層次,唯有明暗融合的半夜,才能將詩人心中那根細(xì)膩敏感的心弦撥動(dòng),將其羈旅之思、家國之憂的情感表露無一,傳遞出含蓄朦朧、清寞寂寥的詩境之美。
“半”字如此之妙,引很多詩人詞人寫了含“半”字的詩詞,將漢字的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唐·李白
清箏向明月,半夜春風(fēng)來。——《古意》唐·王昌齡
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苦寒吟》唐·孟郊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相思怨》自唐·李冶
云山過海半,鄉(xiāng)樹入舟中。——《送樸山人歸新羅》唐·尚顏
碧海煙歸盡,晴峰雪半殘。——《雪中望岱岳》清·施閏章
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龍昌寺荷池》唐·白居易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唐·白居易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除夜雪》宋·陸游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約客》宋·趙師秀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fēng)半入云。——《贈(zèng)花卿》唐·杜甫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
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萬事坐成空。——《風(fēng)雨晚泊》唐·白居易
半醒半醉游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念昔游三首》唐·杜牧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回鄉(xiāng)偶書二首》唐·賀知章
君看白發(fā)誦經(jīng)者,半是宮中歌舞人。——《過玉真公主影殿》唐·盧綸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月夜》唐·劉方平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雁門太守行》唐·李賀
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望江南·超然臺作》宋·蘇軾
雨腳半收檐斷線,雪林初下瓦疏珠。——《浣溪沙》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
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宋·黃庭堅(jiān)
憑闌半日獨(dú)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dāng)年。——《虞美人·風(fēng)回小院庭蕪綠》南唐·李煜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fēng)軟。——《水龍吟·春恨》宋·陳亮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水調(diào)歌頭·題西山秋爽圖》清·納蘭性德
半水半煙著柳,半風(fēng)半雨催花。半沒半浮漁艇,半藏半見人家。——《水鄉(xiāng)》明·梅鼎祚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吐偏妍。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wěn)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摻,會(huì)占便宜只半。——《半半詩》清·李密庵
最后,想用一句含“半”字的網(wǎng)絡(luò)名句來結(jié)尾,希望我們都心懷夢想、悅?cè)磺靶小改愠鲎甙肷瑲w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