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復別人的說話,人云亦云,拾人牙慧。粵語叫做“執人口水尾”,
例句:"佢冇乜新觀點,全部系執人口水尾"(他沒什么新觀點,全都是拾人牙慧)。
其正確寫法是:“執人口水溦”。
溦:小雨,溦,小雨也。——《說文》;浽溦,小雨。——《廣韻》;雨,小雨。——天氣陰暗潮濕。
口水另外有一詞為“口水尾”,"唔吃你口水尾,即唔吃你吃剩的食物"。
“口水溦”即“口水花”。“執人口水溦”并不是執人家噴出來的口水花,而是指拾人牙慧,是一種比喻。
拾人牙慧中,拾指撿取,牙慧指吃東西后吐出來的飯菜殘渣。然而,這些所謂渣滓是經過咀嚼的,有人就以牙慧借指別人曾說的精彩話語。比喻拿別人的片言只語、言論、見解當作自己說的。拾人牙慧亦作拾人唾余,唾指口水,余含尾的意思,
拾人牙慧一詞,出于東晉時候,有一個名叫殷浩的人。很有學問,他愛好《老子》、《易經》,并能引經據典談得頭頭是道。
殷浩有個外甥,姓韓,名康伯,非常聰明,也善于談吐,殷浩很喜歡他,但對他的要求卻十分嚴格。殷浩被流放時,康伯也隨同前往。
有一次,殷浩見他正在對別人發表言論,仔細一聽,康伯所講的,完全是抄襲自己的片言只語,套用自己說過的話,沒有他個人的創見,卻露出自鳴得意的樣子,很不高興,說:“康伯連我牙齒后面的污垢還沒有得到,就自以為了不起。”(聶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