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位于奉賢區金匯鎮的東方美谷企業——上海暖友實業迎來3名特別的“員工”,他們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南策文;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張元興;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劉洪來。作為企業新成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成員,他們將與企業原有的研發團隊共同實踐產品的技術革新。
不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企業的核心產品之一,竟然是冬日居家出行必備物品——暖寶寶。小小一片暖寶寶,為何需要動用3個專家院士的力量?記者日前來到暖友實業一探究竟。
暖友實業在奉賢的工廠
方寸間藏著大智慧
暖寶寶是一次性自發熱暖貼的別稱。上世紀70年代,日本商家基于鐵粉的氧化反應原理發明了最早的暖貼,不用火、電、水或其他能源,撕開外袋即可發熱,看似極簡的生產方式讓暖寶寶制造成為公開技術。
不過,暖寶寶真正進入中國市場,卻是本世紀的事。且十余年過去了,日本進口品牌的暖貼,仍占有絕對的市場優勢。既然原理如此簡單,為何中國造不出一片高品質的暖寶寶?熱力學***出身的暖友實業董事長湯小雄介紹,別看這一塊方寸之物,里面用到的新材料技術、發熱技術等,卻是高新科技。
從包裝說起,因暖寶寶是在接觸空氣后發生反應并發熱,因此包材需要使用絕對密閉不透氧的新材料;打開包裝袋,首先要撕掉貼紙,露出膠面。而這種膠布材料必須同時滿足既不對人體產生敏感傷害,又能反復撕扯仍保持粘性,還要起到維持內部發熱材料不“落袋”的作用(即內容物在使用后不發生移位,始終保持均勻平鋪)。
暖寶寶的核心技術則在無紡布那一面。鐵粉的反應速度取決于進氧量,因此,要想保證一張暖寶寶符合市場規范的“最高溫65度,平均溫50度,反應時間12小時”標準,無紡布下的那張透氣膜需要有極高的密度,孔徑達到分子量級,才能準確控溫控時?!皢螁问沁@么一個薄膜,不少中國工廠制造不出來,不是孔徑過大,就是孔隙不均勻?!睖⌒劢榻B。
企業研發的眼罩產品
從2009年工廠入駐奉賢起,暖友實業已經歷了近10年的產品開發期。期間,來自美國、中國的多位院士專家參與指導了研發過程,并先后獲得了十余項發明專利。湯小雄說,目前工廠暖寶寶產品的生產和研發水平基本追平甚至超越日本企業標準?!暗胍谑袌錾汐@得話語權,仍需繼續研發探索,取得人無我有的專利技術?!?/p>
而今,暖友實業正式成立院士專家工作站,讓來自新材料、生物學、化學與分子學等各領域專家和企業研發團隊深度合作,將進一步探索石墨烯等更多新型發熱材料在暖寶寶上的應用實踐。
核心發熱技術有廣闊應用場景
2016年,暖友實業自主研發的薄片型發熱技術,獲得當年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認定。湯小雄介紹,單就這項技術,他有信心除了暖友和日本一家日化公司以外,“全球再找不出第三家”。
何為薄片技術?看看這兩年國內流行的日本進口蒸汽眼罩便可知。左右兩片發熱體呈薄片狀,罩于眼部可保持41攝氏度左右恒溫,自發熱持續15-30分鐘。而這一項研發技術,比暖寶寶更難掌握。湯小雄說,如今有不少廠家仍采用傳統暖寶寶的***方式來生產眼罩,一來存在鐵粉漏落的危險,二來內容物薄厚不均容易導致局部溫差,會對眼球造成傷害。而通過發熱薄片材料來***眼罩,不僅可以免于漏粉,且材料的溫度可以保持恒定。
該技術問世后,暖友成了國內各大醫藥公司、化妝品企業的首選ODM(原始設計制造商),為近百家客戶提供基于薄片的眼罩研發、設計、生產、包裝等全流程服務。其中,單是珍視明公司一家合作商,每月在天貓上產生的訂單量就超過7萬件。暖友以國內獨家技術,成為業內首選的高品質合作商,每年銷售額以50%的速度快速增長。
不過,企業似乎不滿足于現行技術,用于研發的經費仍在逐年增加。湯小雄透露。去年,暖友基于自發熱材料,為一家美國客戶***了全球首款一次性自發熱奶瓶,便于家庭戶外活動期間使用。今年以來,整個研發團隊和院士工作站則專注于繼續思考薄片技術在更多場景中的應用。以日化為例,薄片用在暖寶寶上,其超薄觸感可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薄片還可以與藥物成分疊加,制成肩頸貼、痛經貼等保健產品。目前,經暖友與美國眼科專家合作研發的可治療干眼癥疾病的薄片眼罩,已進入臨床階段,預計明年年中可正式上市。“這將是我們中國的獨創技術,不需要再望他國之項背?!睖⌒壅f。
欄目主編:王志彥文字編輯:杜晨薇題圖來源:被采訪者提供
題圖為企業聘請的院士專家參與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