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測中,類比推理每年會出8道左右試題,其中每年必會出現成語。成語考法靈活多樣,很多時候即使對每一個詞語的意思都了解,也無法做對題目。今天華小圖就帶小伙伴們總結一下,成語都能怎么考?
一、語義關系-近義詞、反義詞、語義對應成語最基本的考法就是了解成語的含義,根據詞和詞間的含義關系直接對應選項。
1.近義詞:題干為近義詞,選項也選擇近義詞就可以了;比如題干“全神貫注:聚精會神”,都有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意思,近義;其中一個選項“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如果選項只有這一組是近義詞,那么一定是正確選項。
2.反義詞:例如題干“別具一格:如出一轍”,意思分別為“另有一種風格”和“言論或行動一模一樣”,為反義詞;選項“理直氣壯:理屈詞窮”,唯一一組反義詞,當選。
3.語義對應:成語與其形容的事物或特性相對應。例如遼寧2021年省考題目“高屋建瓴對于(形勢)相當于(目無全牛)對于技藝”,其中“高屋建瓴”意思是把瓶子里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有利形勢,形容的就是“形勢”,語義上是對應關系;后邊“目無全牛”比喻“技藝”到了純熟的、得心應手的境界,二者屬于語義對應,與前邊關系一致。
二、結構關系-主謂、動賓、偏正、連動、聯合、補充有時通過語義關系判斷會發現多個選項都適合,或者從詞義完全看不出任何關系,這時可以用詞語結構進行辨析。常見詞語結構包括:
1.主謂:指主語+謂語構成的成語,有時會帶上狀語或賓語。如“片甲不留”,“片甲”為主語,“不留”是謂語動詞,再如“虎落平陽”,“虎”是主語,“落”是謂語動詞,“平陽”是賓語。
2.動賓:指動詞+賓語構成的成語。如“橫掃千軍”,“橫掃”是動詞,“千軍”是它的賓語。
3.偏正:指修飾語+中心語構成的成語。如“錦繡河山”,可以表述為“錦繡”的“河山”,“河山”為中心語,“錦繡”修飾“河山”。
4.連動:兩個動賓關系先后發生構成的成語。如“承前啟后”,“承前”和“啟后”為兩組動賓短語,先“承前”再“啟后”。
5.聯合:四個字并列,或前兩個和后兩個結構相同并列。如“喜怒哀樂”,四種情緒并列;再如“無憂無慮”,兩個同結構的詞并列。
6.補充:指中心語+補語構成的成語。如“變化多端”,“變化”是中心語,“多端”是對“變化”的修飾。
三、感***彩-褒義、貶義、中性成語感***彩往往和近義詞、反義詞聯合出題。比如一組詞為近義詞,同時一個褒義一個貶義。例“神機妙算”與“老謀深算”近義,前者為褒義,后者為貶義。
以上成語考查方式,大家在做題時注意識別應用,熟練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