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人員對鞋子的保暖性做測試。南方日報記者王昌輝攝
在國家鞋檢中心(廣東)的物理檢測實驗室,檢測人員將一雙高跟女鞋放到儀器上,固定好鞋跟和鞋面,打開機器,只見磨砂頭不斷在鞋底固定位置反復摩擦,在經過規定的測試時間后,檢測人員將鞋子取下并對劃痕進行測量。
“如果劃痕沒有超過規定毫米,則表示耐磨性是達標的。”在這里,針對耐磨性檢測,有十幾種磨鞋機來滿足不同品類鞋子的需求。而耐磨性檢測只是一個小檢測項目,這個國家級鞋檢中心可以覆蓋85%以上鞋材及鞋產品的檢測項目。
5月8日,歷經3年半建設,總投入約7500萬元,全國唯一落戶在縣級行政區域的國家級鞋類產品質檢中心——國家鞋材及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廣東)正式在惠東縣大嶺街道揭牌成立。
國家鞋檢中心的成立,對惠東女鞋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當前,對于大而不強的女鞋產業而言,該中心將對產業發展帶來哪些積極影響?如何通過高標準、高規格的技術支撐擦亮“中國女鞋生產基地”金字招牌?
●南方日報記者烏天宇于蕾
高起點高規格建設??鞋業產業鏈檢測服務全覆蓋
走進國家鞋檢中心檢測大樓,映入眼簾的是一臺臺先進高端的檢測設備。在色譜實驗室,檢測人員正在對鞋子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檢測。檢測人員透露,這樣一臺設備,在高校也是要多個實驗室共同使用的高端儀器。
科研實力和檢測能力是國家鞋檢中心提供優質服務、體現國字號招牌的根本。
作為惠東乃至惠州傾力打造的鞋材和鞋類產品檢測機構,以及唯一落戶在縣一級行政區域的國家級鞋檢中心,該中心的建設起點高,檢測設備、檢測能力均達到了國際一流水準。
據了解,該中心檢測設備投入達3000萬元,包括先進化學分析測試設備近60臺套,鞋材、成鞋、箱包等各類物理性能和微生物檢測專用設備300多臺套;同時,該中心具備國家認證認可的檢測資質500多項,可按照GB、ISO、ASTM、EN等多項國內國際先進鞋類標準開展檢測服務,100%覆蓋行業重點產品及關鍵項目。
高標準的檢測中心需要高水平的***人才。記者了解到,為滿足各項檢測項目要求和發展需要,該中心已初步建成一支***領域分工覆蓋齊全、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其中包括博士2人、碩士8人,中高級職稱人員占比78.3%。
“我們將為惠東、惠州乃至全省鞋企打造‘六大服務平臺’,形成全產業鏈檢測服務全覆蓋。”惠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測所所長胡昆表示,中心將發揮國家級質檢中心檢測檢驗、研發中試、標準匯集與制修訂、檢驗技術研究與檢測***制修訂、高端人才吸聚、***技術人員培訓等服務平臺作用,為企業提供從原材料到成品,從內銷到出口,從產品研發到檢測把關、品質背書的全產業鏈一條龍服務。
近水樓臺先得月。當前,惠東正著力推進鞋業發展“1+6”戰略,即一個鞋業發展規劃,每兩年一屆的鞋文化節,一個電商產業園,一個國家鞋檢中心,一個箱包學院,一批鞋業龍頭企業,一個鞋博物館。國家鞋檢中心成立后,惠東縣制鞋企業將得到更優質的檢測服務。
“希望國家鞋檢中心成立后,帶動全縣鞋企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加強品牌建設意識,進一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惠東制造’的良好口碑,擦亮‘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的金字招牌,推動惠東重返一流行列。”該縣副縣長黃綠青說。
從供給側出發??縣級行政區建成國家級鞋檢機構
對于一個縣來說,建設國家級中心面臨不少困難,需要地方***大量的投入與支持。惠東為什么非要拿下國家級鞋檢中心?
時間要撥回到2006年。當年8月,惠東縣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皮革協會授予“中國女鞋生產基地”牌匾,國內制鞋業形成溫州男鞋、泉州球鞋、惠東女鞋“三足鼎立”的格局。而在當時,溫州、泉州已經設立國家級鞋類檢測機構,這對后來當地鞋類產業的提質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惠東女鞋的發展模式則長期處于初級階段,走的仍是“以量取勝、低價競爭”的老路,缺乏龍頭企業品牌帶動,整體競爭力不強。據統計,在惠東鞋企中,85%以上的廠家為個體戶,進行手工作坊式生產,只有不到15%的廠家注冊為企業,實行自動化流水線生產。
產業轉型發展迫在眉睫。胡昆回憶,為給女鞋產業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在2013年前后,惠東縣***已計劃申請建設國家鞋類檢測中心項目。不過,他們第一次到北京申請這一項目時,并沒有得到主管部門的支持。“一個縣去建國家鞋檢中心困難很大,維護成本、平臺運營等都是問題。”胡昆說。
這意味著地方***必須大力支持,“給錢給地給扶持”,才能達到“國家鞋檢中心檢測項目覆蓋85%以上鞋材及鞋產品”的要求。2015年10月,惠州市質量計量監督檢驗所、原惠州市質監局和惠東縣***簽訂了三方共建國家鞋檢中心協議書。終于,在2015年11月30日,項目獲得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籌建。
項目于2016年12月動工,經過三年半的建設,今年4月底正式收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成立批文。“這個金字招牌將從供給側到需求端搭建起信用平臺,增加本地女鞋的市場價值,并為鞋企創新研發提供有力支撐。”胡昆說。
完善女鞋質量標準??提升惠東女鞋核心競爭力
當前,“得標準者得天下”的趨勢越來越顯現,標準決定著市場的控制權。然而,對于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惠東女鞋產業而言,眾多鞋企缺乏資金進行檢測研發建設,既不利于新產品的開發,也不利于企業對于產品質量的控制和標準化的生產,制約著行業的競爭力和發展。
“沒有國家認定的標準認證書,是不能參加類似‘淘寶聚劃算’等網購促銷活動,也不能與高流量帶貨主播合作。”江星華是惠東大嶺斑馬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該公司主營時尚女鞋的網絡銷售,他告訴記者,淘寶、天貓等網絡銷售平臺加大了對產品質量的把控力度,質量不過關的女鞋產品和企業必要會被行業淘汰。
據惠東女鞋相關從業人士透露,行業內人士對標準的認識參差不齊,許多企業甚至不會在產品包裝上標注生產標準號,“每年因女鞋產品質量不過關或標識不全而遭受處罰的企業很多。”該人士透露,根據相關規定,這些企業往往面臨著銷售額3倍以上的處罰,對經營生產以及產品口碑均造成了嚴重影響。
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國內外標準的不同,也是制約企業發展的門檻。2016年,潮州曾有一鞋廠因質量標準意識淡薄付出了代價。據了解,該鞋廠長期依賴貿易公司與國外客戶洽談接單布產,自行采用國內標準來設計生產,并沒有收集掌握國外技術標準要求,也沒有在產品技術標準方面與國外客戶磋商。最終,企業出口到西班牙的女涼鞋被迫退貨。
當前,高水平的質量檢驗機構將對提升惠東女鞋核心競爭力和整體形象產生直接相關作用,對產業的崛起更是至關重要的支撐和保障。
“為惠東女鞋提供行業、企業標準的修制定,是中心未來的重點工作之一。”胡昆表示,國家鞋檢中心在惠東籌建至今,先后有10個主持的科研項目獲得市廳級立項,并參與了2項國家標準、5項行業標準、1項地方標準、3項團體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在2016年至2019年間,完成約7940批次檢驗,承擔各級***監督檢驗3480批次,為***質量監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觀察眼
用好“國字號”認證
增強產業吸聚力
“一把錘子、一把剪刀、一桶膠水”,這是惠東女鞋發展之初的生動寫照。經過40多年的起起伏伏,惠東女鞋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手工作坊向機械化制造轉變、從單一市場向國內外市場兼有轉變的發展歷程。
近年來,隨著銷售行業的不斷變化,女鞋電商機遇興起,讓惠東女鞋再次煥發生機。據不完全統計,該縣已擁有超過5000家制鞋企業進軍電子商務領域,電商年銷售量達1億雙,銷售額近70億元。而今年,受國際疫情影響,眾多外貿型女鞋企業遭受訂單難題,逐步布局內銷市場,女鞋電商營銷量或將進一步擴大。
不過,無論是布局內銷、外銷或者網絡途徑,惠東女鞋產業因缺乏強勢的自創品牌,仍面臨可持續發展的困擾。而其中核心問題在于,行業整體缺乏標準化意識,在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建設方面較為落后。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產業升級和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行業競爭將明顯加劇,在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產品的質量和研發能力決定著其生存和發展。
如今,隨著國家級鞋材及鞋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順利認證及運營,惠東女鞋向品牌化創建邁出了重要一步。
惠東女鞋產業用好家門口的“國字號”認證技術依托,增強產業吸聚力。筆者認為,相關主管部門、行業團體、協會等,應積極與中心聯合推動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提高鞋類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強參與網絡女鞋產品質量的監督管控及技術培訓服務等,規范和引導惠東女鞋行業健康發展。
以溫州建成的國家鞋類產品監督檢驗中心為例,在該中心的輻射影響下,全國制鞋標準化委員會皮鞋分技術委員會落戶溫州,并吸納了一批制鞋企業參與皮鞋及原材料的產品標準和***標準制定,在全國20家委員企業中,先后吸納包括康奈、奧康等7家本地鞋企入會,不僅提高了該市鞋類品牌的競爭力,也使企業有條件隨時跟蹤相關標準的發展趨勢,搶得市場的先機。
泉州晉江的國家鞋類檢測中心的發展也具有參考價值。據了解,該中心被指定為淘寶第三方檢測機構,其檢測結果被作為淘寶鞋類產品質量評級和網店準入的重要依據。在該中心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下,晉江鞋品的耐折、耐磨、標識、黏合強度等指標的不合格率顯著下降,有效增強了當地鞋品的網絡品牌影響力。
國家鞋檢中心(廣東)如何真正發揮作用,推動女鞋產業轉型升級,仍需***、行業與中心進一步思考和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