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麻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国产 高清 在线-国产 日韩 欧美 亚洲-国产 日韩 欧美 综合-日日夜夜免费精品视频-日日夜夜噜

永樂大典內容(永樂大典內容講解)

  • 生活
  • 2023-04-19 12:10

昨天,兩冊未曾出現過的明代類書《永樂大典》在歐洲以640萬歐元的價格拍賣,引起古籍愛好者熱議。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拍賣的“湖”冊與國家圖書館現藏的“湖”字卷全部相連。

▌本次拍賣圖錄中的《永樂大典》圖片

對于普通市民來說,《永樂大典》既熟悉又陌生。大家都聽說過它,也知道是傳統典籍的集大成者。但它是怎么誕生,又經歷了怎樣的命運,卻知之甚少。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敕令收集百家經典編纂而成的“百科全書”,成書時共11095冊,經歷幾百年的風雨,現存400余冊,且流散于世界各地。

成書萬余冊囊括明初以前書籍精華

1403年,剛剛經過四年苦戰而登上皇位的永樂皇帝朱棣,命“大明第一才子”大學士解縉幫他編纂一部類書(類書是中國古代一種資料性書籍,它匯集多種書籍的資料來解釋各種詞匯,是古人搜索文獻材料的辭典,也是中國特有的“百科全書”),他希望這部書能夠匯集百家經典,囊括天下所有書籍之精華,成古今文獻之大成。僅過一年,聰敏過人的解縉就編纂完成了這部書,名《文獻大成》。令人意外的是永樂皇帝看后十分不滿,他認為這部類書輯錄的典籍太少,不符合他心中匯集百家經典為一書的愿望。自三國魏文帝曹丕開始,各個朝代均有類書編纂,永樂皇帝明顯是想編纂一部創造歷史的大類書,以彰顯大明王朝無與倫比、遠邁漢唐的文化氣魄。于是,1405年,朱棣命他最信任的“黑衣宰相”姚廣孝和解縉又開始編纂大型類書,這就是后來的《永樂大典》。

▌永樂皇帝朱棣像

據學者推斷,當時編纂《永樂大典》的人數超過三千人,編纂人員十分復雜,除了官員、學者還包括了當時各行各業的精英,甚至民間術士、僧侶也參與其中。《永樂大典》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書籍的精華,收集的典籍有近八千種。永樂五年(1407)十一月該類書編纂完成。明成祖閱后十分滿意,親自撰寫序言,正式定名為《永樂大典》。永樂六年(1408)冬,命人抄寫完畢。據姚廣孝《進永樂大典表》記載《永樂大典》有22877卷,目錄60卷,共11095冊,規模、內容超過了前代所有類書。

永樂皇帝之所以在得到皇位之初就命人編寫這樣一部大型類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想籠絡知識分子,借此機會來表明自己的合法地位。朱棣的皇位并不是其父朱元璋傳給他的,而是通過“靖難之役”將自己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趕下臺篡奪的。這在當時人看起來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因此很多學者、官員憤憤不平,不愿意接受朱棣的統治。朱棣也惱羞成怒地殺戮了很多人,著名學者、被稱為“讀書種子”的大儒方孝孺就因為拒絕為永樂皇帝撰寫繼位詔書,而被誅殺“十族”,牽連被殺八百多人,靖難之役后遭清算而被殺戮的人數總共達上萬人。

為了籠絡知識分子,消除他們的抵觸情緒,朱棣繼位后就召集眾人編纂這樣一部《永樂大典》。此外,明太祖朱元璋本人十分喜歡閱讀《說苑》《韻府群玉》等類書。朱元璋在位時就想編纂一部類書,可惜未能付之行動。到永樂時期,為了完成父親志愿,同時也是為了宣告自己的正統地位,朱棣決定編纂一部匯集百家之書的大型類書。《永樂大典》有一萬一千多冊,體量巨大而難以雕版印刷,因此《大典》所有內容全部為人手抄,其書中欄格也全部是手繪而成。

《永樂大典》采用了冊頁式包背裝的裝幀形式。每冊30到80葉(書的正反兩面稱為一“葉”)不等,多為二卷本,少數有一卷或三卷本。書開本高50厘米,寬約30厘米,框高35.5厘米,寬23.5厘米,大小相當于一般書籍的兩倍。《永樂大典》原書使用的是以桑樹皮和楮樹皮為主要原料的皮紙,潔白柔韌,縱紋如棉。《大典》字體除將各門類事物的首字用多種篆、隸、草體書寫外,正文均為端正大方的楷書臺閣體。正文為墨色,引用書名文字用紅色,斷句及標聲符號用紅色小圓戳鈐印。全書朱墨燦然,溫潤古雅。書中插圖均用傳統白描筆法繪制,形態生動。全書繕寫工整,繪制精美,是寫本中的精品。

▌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的《永樂大典》內頁

正本早已不知所蹤

《永樂大典》是皇帝御敕編修的經典,按理來說應當得到最妥善的保管。但是世間事情卻不是都樣樣盡如人意、符合常理。雖然《永樂大典》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又***了自先秦至明初的大量典籍,但它畢竟只是永樂皇帝個人的文化政績工程。這樣的政績工程成果隨著永樂皇帝的離去,變得不受人重視。今天所能見到的《永樂大典》都是嘉靖年間的抄本,而《永樂大典》的正本早已遺失,不見蹤影。

▌《永樂大典》內頁

永樂六年(1408)冬,《永樂大典》完成抄寫,當時有原稿本和抄本(即永樂正本)兩種。原稿本不知所蹤,有人推測毀于正統十四年(1449)的南京宮中大火。抄寫的正本《永樂大典》藏于南京文淵閣之中,具***置是文淵閣東閣的下閣,直到永樂十九年(1421)大明王朝遷都北京,這套正本也隨南京文淵閣書籍一起被移送北京。四月六日,《永樂大典》運至皇宮,被臨時放置在左順門北廊(即奉天門東廡)。兩天后,北京宮中就發生了火災,火勢猛烈,險些毀掉《大典》。經此變故,《永樂大典》的安置問題就被暫時擱置,一直安放在左順門北廊。直到正統元年(1436)才被移送到文樓。《永樂大典》正本被移送到文樓后就被束之高閣了,時人稱其“卷帙浩繁,藏之中秘,天下人既不得見”。

1522年,酷愛《永樂大典》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繼位。據記載他辦公的案頭常放置一兩冊《永樂大典》以備隨時翻閱。嘉靖三十六年(1557),北京宮中又失火,奉天門及三大殿均被焚毀,嘉靖皇帝急命人將《大典》從文樓遷出,以防不測。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嘉靖皇帝決定重錄副本,他任命高拱、翟景淳負責校理繕寫《永樂大典》,招選謄錄、繪畫的生員109人。

▌明嘉靖皇帝像

當時抄錄《大典》有嚴格的制度,每人每天謄抄三葉。其冊式、行款完全按照《大典》正本抄錄,因此現在能夠看到的副本和遺失的正本在內容和外觀上沒有區別。重抄本《永樂大典》直到隆慶元年(1567)才抄寫完畢。奇怪的是,嘉靖本《永樂大典》抄寫完成后永樂正本便下落不明了。目前關于該正本下落有六種流行的說法,但尚無定論:其一是說其毀于明末清初的南京;其二說其隨嘉靖皇帝殉葬;其三說其毀于萬歷年間的火災;其四說其藏于皇史宬夾墻內;其五說其毀于清乾隆年間的清宮大火;其六說其毀于明末的北京宮中。

▌影印明嘉靖內府寫本《永樂大典》

副本僅剩400余冊

現在可見的《大典》均是嘉靖時抄寫的副本。但就是這個原先有11000多冊的副本今天也僅有400余冊存世。《大典》副本最初藏于皇史宬(明清兩代皇家檔案館),清雍正年間移送到翰林院,直到1900年庚子事變翰林院被焚。其實,庚子事變前,萬余冊的《大典》也只剩下600多冊。庚子事變之后,1912年《大典》移交京師圖書館時只剩64冊。究竟是誰偷走了《大典》?

偷竊《大典》最方便的自然是看護《大典》的官員。1794年,《四庫全書》編纂完成之后,曾對《永樂大典》進行過清查統計,當時已經遺失千余冊,剩9881冊。當時的官員認為康熙時期的三位重臣徐乾學、高士奇和王鴻緒在書局最久,偷書的嫌疑最大。但搜尋后并無發現,這一千多冊《大典》的下落就不了了之了。

《大典》大規模遺失是在1860年之后。英法聯軍入侵,清***與英法議和。此后京城使館林立,而翰林院的官員同這些洋人多有勾連。洋人好奇貨,國人善賣之。據時人記載,當時翰林院官員“早間入院,帶一包袱,包一棉馬褂,約如《大典》二本大小,晚間出院,將馬褂加穿于身,偷《永樂大典》二本”。得書之后,以十兩銀子一冊售給洋人。

光緒元年(1875)重修翰林院,《大典》不足五千冊。嚴究館人,交刑部斃于獄。按說前任們都斃于獄了,《大典》應該不會再遺失了。可到了光緒十二年(1886)繆荃孫入翰林院敬一亭觀書時說《大典》僅有九百余冊。這期間遺失的四千冊也不知去向。

《永樂大典》之后經歷的第二個巨大“災禍”就是庚子事變。1900年義和團運動遍布京城,外國侵略者蠢蠢欲動。英使館北面的翰林院被焚燒,《大典》流落英國公使館。雖然后來英國公使館交回330冊《大典》,但在這期間多冊《大典》還是被竊取了。其中日本東洋文庫和英國使館的官員是主要的盜竊者。

《永樂大典》回到翰林院后又遭盜竊,流通至古玩市場,當時北京琉璃廠就有《大典》售賣。到1912年民國***成立,移交京師圖書館的《永樂大典》僅有64冊。后來經過幾代人的多方搜求,至今收藏《永樂大典》224冊。除國家圖書館外,另外兩百多冊大典分藏于在英國、日本、美國、德國等地。

▌本次拍賣上的《永樂大典》內頁

國圖多方搜求《永樂大典》

國家圖書館現存《永樂大典》224冊(含暫存臺灣的62冊),其中64冊為民國時期經魯迅先生倡議移交至京師圖書館的。***累計撥交北京圖書館(國圖前身)164冊。

上世紀五十年代,《永樂大典》的收集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社會各界人士和文化機構都對《大典》收集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1950年,北京圖書館館員顧子剛先生率先捐獻3冊《大典》,之后周叔弢等藏書家捐贈了他們收藏的《永樂大典》。此外,前蘇聯列寧格勒圖書館、張元濟的商務印書館等國內外文化機構也捐贈了《永樂大典》給北京圖書館。

改革***后,國家圖書館的館員們一直沒有停止搜求《永樂大典》的腳步。

1983年山東掖縣文化館在農民孫洪林的家中發現了一冊《永樂大典》。北京圖書館立即派專家前往掖縣,經多方努力協商,最終將其入藏到北京圖書館中。該冊《大典》是孫洪林的姑奶奶自幼家藏的。老太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已經去世了,這冊《大典》應該是清末民初由北京流散至山東的。因為老太太不識字,所以將書的天頭地腳都剪了下來,做了女紅花樣、鞋樣。

萬幸的是,由于中國敬惜字紙的傳統,認為凡是有字的紙不能破壞,所以老太太并沒有損壞《大典》有字的主體部分。

這冊《大典》入藏到國圖之后,還發揮了重要的現實功能: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北京圖書館新館設計完成,預計施工,但新館大門的樣式一直確定不下來。圖書館大門是建筑的門面,它代表了國家圖書館的最直接形象,意義重大。正當大家發愁之際,著名“銅雕技藝”傳承人朱炳仁先生看到了這冊《大典》中的插圖“凌花雙龜背圖”,一下子豁然開朗,決定按照這個插圖來設計新館大門,今天這個大門仍然矗立在典籍博物館。北京圖書館當年被評為北京市八十年代十大建筑之首。

▌孫洪林捐贈的《永樂大典》,圖中可以看到天頭地腳是經過修復的

編纂體例與《四庫全書》截然不同

人們常常將《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相提并論,殊不知,兩者雖然都是中國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重要文獻,但其文獻性質卻截然不同。《四庫全書》是叢書,而《永樂大典》是類書。不同于將眾多單本流傳的書籍匯編為一套的叢書,類書是輯錄各門類或某一門類學科的資料,并依內容或字、韻分門別類編排供尋檢、征引的一種工具書。《永樂大典》即是先按字韻再分類的編排***,即所謂“用韻以統字,用字以系事”。類書的性質有學者將其譽為“百科全書”,但兩者又有差別:《永樂大典》是把自古到明初所有的圖書資料全面加以搜集,將相關內容一句、一段或整篇、整部書地摘引抄錄下來,甚至同一事物有不同說法時也會通通抄錄而不管觀點對錯,其目的是匯編資料,供人參考;西方的百科全書首先是按知識門類確定成若干卷、若干條目,然后延聘具有權威性的專家學者撰述自己的觀點或推薦某些研究成果,目的是介紹正確有用的知識、以及學術觀點和著作。

有趣的是,由于類書這種百科辭典似的編纂體例,深受讀書人的喜愛,成了很多知識分子炫耀自己知識龐雜、淵博的手段之一。因為他們只需要閱讀類書中的一些相關詞條,就能在與別人交流學問時,展現出閱讀過多部書籍的知識量。

多部文獻因《永樂大典》保存

《永樂大典》是中國古典文獻的重要寶庫,它收集了明代以前近八千種典籍。保存了大量已經亡佚的重要文獻,這是《大典》最重要的文獻學意義。

最重要的輯佚工作開始于乾隆三十七年,時任安徽學政朱筠上奏折提出要輯佚《大典》。朱筠說:“中秘所貯《永樂大典》……請旨敕下儒臣,采輯討論,以還舊觀,可得人間未見書數百種。”于是自《大典》輯出佚書次第刊行,流播海內,天下學者莫不歡欣鼓舞復知稽古之榮。最終,從《大典》中輯佚600余種書,其中385種進入了《四庫全書》。大量典籍文獻價值極高,比如薛居正主編的《舊五代史》就被著名學者邵晉涵從《大典》輯出。標志著我國傳統的二十四史官修史書得以完整保全。為此乾隆皇帝還題詩一首《題舊五代史八韻》,詩還刻在國家圖書館四庫全書的原架上。

▌《舊五代史》內頁

其他如《宋會要輯稿》《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續資治通鑒長編》《農桑輯要》《水經注》以及《東觀漢紀》等書在史學、農學和地理學上都有著極高的文獻價值,是研究相關領域最基本的文獻資料,都因《永樂大典》得以保存至今。

輯佚工作至今仍在進行。2015年,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丁治民從殘存的《永樂大典》中輯得唐宋元明語言文字學書籍25種,3263條,約30萬字。學術界認為,這些從《永樂大典》輯得的語言文字古籍及其研究成果將改寫半部中國音韻學、漢語言文字學史。《永樂大典》保存了大量明初以前各學科的文獻資料,也被稱為“輯佚古書的淵藪”。

經歷六百多年風雨滄桑,《永樂大典》正本下落成謎,副本僅存400余冊。它的經歷就是中華典籍文化聚散流變、悲歡離合的縮影。(本文原載于《北京晚報》2018年2月27日33、34版,有刪改)

來源:北京晚報·五色土|作者賈大偉孫羽浩

編輯:袁新雨

流程編輯:郭丹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爽女小说免费看 | 久久视精品| 国产成人丝袜网站在线观看 | 毛片啪啪视频 | 毛片96视频免费观看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 avav男人天堂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日韩午夜片 | 网禁呦萝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 中文字幕福利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 国产1区在线观看 |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8f | a级成人高清毛片 | 一级在线观看视频 | 色碰碰|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看片 | 兔子先生节目在线观看免费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 国产高清在线看免费视频观 | 在线观看免费av网 | 又摸又揉又黄又爽的视频 | 精品99视频 | 黄色三级国产 |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a男人的天堂久久a毛片 |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档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 性xxxx奶大欧美高清 | 在线有码|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 |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一区二区 | 一个人看的免费高清视频日本 | 看看免费a一片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