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蘭西瓦尼亞,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個非常陌生的名字,但是對于獵奇文化愛好者,尤其是吸血鬼文化迷而言,特蘭西瓦尼亞就是他們心中的“耶路撒冷”。
特蘭西瓦尼亞位于東歐羅馬尼亞中部,這是一片森林密布的崎嶇群山。在終年云霧繚繞的山巔,有大量中世紀城堡,它們是古代匈牙利貴族躲避戰爭的避難所。
在這諸多城堡中,“布朗城堡”的名聲最大。“布朗城堡”別名“德古拉城堡”,它就是歐洲傳說的吸血惡魔“德古拉伯爵”的家。
在今天的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地區把吸血鬼當做旅游名片招攬游客,每年有幾千萬人造訪這片群山,在古舊的城堡之間尋找德古拉的蛛絲馬跡。
而在真實歷史上,德古拉伯爵生活在15世紀的特蘭西瓦尼亞,他的人間化身就是瓦拉幾亞公爵,龍之子嗣——弗拉德三世。歐洲人習慣在他的稱號后面加上“采佩什”三個字,即“穿刺”的意思。
弗拉德三世外號“穿刺大公”,他生性殘忍,好酷刑虐殺,喜歡以腰斬、剝皮、穿刺、火燒等方式折磨敵人。面對哀嚎的犯人,弗拉德不僅不回避,甚至會在刑場擺宴,痛飲他們的鮮血。
因為如此殘暴,在他死后,當地人傳說弗拉德會在黑夜里復活,繼續殘忍獵殺活人,吸食血液以滿足殺欲。
既然吸血鬼德古拉就是弗拉德三世,那他本人到底是人是鬼?他名字中的“德古拉”是什么意思?如此殘忍暴虐的他是怎么當上公爵的,他最后又死于何處呢?
一、瓦拉幾亞王子:奧斯曼帝國的囚徒弗拉德,他的具體出生日期已不可考,羅馬尼亞史學家認為他出生在公元1430年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
當時,這里屬于“瓦拉幾亞公國”的范圍,他的父親德拉庫就是瓦拉幾亞的公爵。
15世紀時期,正值亞洲的奧斯曼帝國西進時期,***向歐洲的擴張讓基督徒夜不能寐,而倒霉的瓦拉幾亞公國正處在奧斯曼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的邊界上,是隨時可能被戰火淹沒的小國。
瓦拉幾亞處于兩大國之間,弗拉德家族一直兩邊奉承,父親德拉庫接受了匈牙利王國的爵位,還加入了“龍騎士”團效忠基督教世界。
但是另一方面,奧斯曼人也不是省油的燈,15世紀的奧斯曼帝國如日中天,有帶甲之士百萬,瓦拉幾亞也不敢跟其對抗。德拉庫同樣聽從蘇丹的命令,向其進貢,甚至要把家族的嫡系傳人送到君士坦丁堡當人質。
1435年,德拉庫上位當了大公之后,他的兒子弗拉德和弟弟拉杜立即被送到了奧斯曼帝國。而弗拉德在奧斯曼帝國當人質的幾年,對他的人生影響很大,甚至直接導致弗拉德性格的變態。
和歐洲人想象的不同,奧斯曼帝國并不是只會征服敵人的莽夫,奧斯曼人也在積極培養熟悉***文化的歐洲代言人。因此,弗拉德和弟弟在奧斯曼首都“埃迪爾內”接受了突厥民族的教育和武術訓練,他們被奧斯曼視為未來的瓦拉幾亞領袖,蘇丹遲早有一天用得上他們。
弗拉德弟弟拉杜的年紀很小,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成為奧斯曼人的寵兒,改信***教成為***。
而弗拉德則深刻銘記著父親的教誨,堅持自己的信仰,這讓奧斯曼人大為不滿。蘇丹常對其責罰,這讓弗拉德對奧斯曼人心懷怨恨。
此外,除了學習知識,奧斯曼人也會對歐洲人質進行“警示教育”,以彰顯蘇丹的權威。
奧斯曼帝國的刑罰極為殘忍,剝皮、腰斬、穿刺等刑罰非常常見。為了恐嚇歐洲人質們,每當行刑時,弗拉德等人都會被安排圍觀。
這些小孩子直面這種人間慘劇,他們的心理也隨著犯人的殘忍嚎叫而扭曲。當大部分人被行刑嚇得面如土色,抖如篩糠時,弗拉德卻因為興奮而滿臉通紅。奧斯曼人見狀,對弗拉德大為贊賞,稱其有勇士的資質,終有一天會在戰場上縱橫。
但奧斯曼人不知道,自己已經喚醒了弗拉德心里沉睡的魔鬼,一個惡魔即將崛起在喀爾巴阡。
二、“龍之子”德古拉的崛起1447年,瓦拉幾亞發生政變,弗拉德二世,也就是德拉庫被貴族殺害,他的長子密爾恰一并遇害,瓦拉幾亞群龍無首。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奧斯曼帝國培養了弗拉德兄弟這么久,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讓他們為帝國效力。于是,在奧斯曼大軍的保衛下,17歲的弗拉德回到了瓦拉幾亞奪回王位,成為了弗拉德三世。
弗拉德三世登基了,但是作為奧斯曼人扶立的君主,匈牙利王國對其大為不滿。匈牙利人在幾個月后出兵,將弗拉德三世驅逐,另立了一位貴族作為大公。
年輕的弗拉德狼狽不堪,他損兵折將,帶著自己的手下逃入深山,幾乎餓死。經歷了九死一生后,他跑到鄰國摩爾迪威亞請救兵,在三年后才重新奪回王位。
因為弗拉德的父親是“龍騎士團”的成員,他是龍騎士之子,所以被當地人稱他為“龍之子”,巴爾干語言里讀作“德古拉”。
弗拉德三世多年來居于人下受盡屈辱,后來父兄被殺,自己又差點被匈牙利王殺死,如今他成功上位,滿腔的積憤終于可以發泄了。對于那些害死自己的父親和哥哥,還差點害死自己的貴族,弗拉德三世決定痛下殺手。
不久后,他以“慶祝新公爵登基”為理由廣發請帖,讓瓦拉幾亞貴族赴宴。
在酒足飯飽之后,弗拉德三世當眾宣布了貴族的罪狀,他將全部貴族抓到一起,將當年參與過政變的人當場處死。
弗拉德用奧斯曼帝國的刑罰處置他們,先豎起三到五米高的細木桿,然后削尖頂端,把犯人的臀部坐在上面。因為自身的重量,細木桿會從***進入身體,然后刺穿腸道和整個胸腔,最后從嘴里穿出來。
在整個過程里,犯人不會立刻死掉,甚至木桿插到胸腔時犯人還在哀嚎,情形慘不忍睹。而對貴族施以如此酷刑,在整個中世紀都極為少見,弗拉德三世的名聲一下子傳遍歐洲。
當貴族們被行刑時,弗拉德三世端坐在高臺上宴飲,不僅毫無畏懼,反而興奮異常,這種形象連他自己的家族成員都無法接受。
因此,在大屠殺結束之后,弗拉德家族剩下的人遠走摩爾迪威亞。
自那之后,整個瓦拉幾亞甚至整個巴爾干半島都知道弗拉德三世好“穿刺”,所以給他起名為“穿刺大公”。而靠著這種血腥的手段,弗拉德三世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全國上下對其畏服,瓦拉幾亞開始重新招兵買馬,擴充軍隊。
奧斯曼蘇丹看弗拉德三世重掌瓦拉幾亞,心里很開心,這畢竟是自己養育了十年的代言人啊。奧斯曼蘇丹立刻派人去聯絡弗拉德三世,向其要貢品,并要求瓦拉幾亞***邊境,讓奧斯曼帝國駐軍。
弗拉德三世熱情招待了蘇丹的使者,酒足飯飽之后,使者開始向弗拉德述說奧斯曼蘇丹的要求,弗拉德卻勃然大怒。于是,弗拉德下令把使者牢牢捆在木板上,然后用一根大鐵釘釘穿他的頭顱,再將其開膛破肚。
殺死蘇丹的使者,等同于向奧斯曼帝國開戰,奧斯曼蘇丹聞訊大怒,御駕親征帶著幾萬大軍深入喀爾巴阡山脈。
面對戰爭,弗拉德三世再次展現出他冷酷的一面。
弗拉德三世下令全國堅壁清野,所有百姓必須毀掉自己的家園,帶著生存物資進山躲避,如果有人不從,大軍會將他們全部屠殺。
根據歐洲的文獻記載,弗拉德三世屠殺自己的臣民毫不手軟,無論男女老幼,一旦違令則寸草不露,甚至一些孕婦、兒童、修道士都無法幸免。
而據日耳曼地區的野史記載,他曾將婦女的胎兒烹熟后讓其父母食用,這一行為已經和魔鬼別無二致。
當奧斯曼帝國殺入瓦拉幾亞后,弗拉德三世退守深山,在國內的河流和水源里下毒,還殺死傳染病人,將他們的尸體分割后派人丟到奧斯曼軍營里。
最后,奧斯曼軍營疾病橫行,弗拉德三世趁機帶兵殺出,奧斯曼大敗,蘇丹帶著近衛軍逃走,2萬奧斯曼士兵被俘。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弗拉德三世徹底名揚史冊。
他在瓦拉幾亞首都之外豎起長達幾公里的木桿森林,然后將奧斯曼俘虜全部脫去衣服,割下耳朵,挖去眼睛,然后統統插到木桿上。根據野史記載,當時整個瓦拉幾亞首都就像地獄一般,只有圣經中記載的亞述“獅城”可以相比。
無數烏鴉叼食著俘虜的身體,俘虜的哀嚎響徹群山,血腥味和尸臭味飄遍山谷,惹得狼群大肆出沒襲擊活人。而弗拉德三世本人居然經常巡視這一“盛況”,甚至在刑場舔舐木桿上流下來的鮮血。
放眼整個歐洲,甚至整個人類史上,如弗拉德三世這樣的暴君可謂絕無僅有。
三、暴君化身吸血鬼,德古拉永世長存幾年之后,奧斯曼帝國帶著弗拉德三世的弟弟拉杜殺回瓦拉幾亞,聯合那些被弗拉德三世迫害的貴族,重新奪取了瓦拉幾亞的政權。
當奧斯曼軍隊看到長達幾公里的穿刺俘虜的尸骨時,軍隊里有些士兵被活活嚇死,連征戰多年的大將們都心驚膽戰,最后不得不在打贏之后趕緊撤軍。
弗拉德三世在匈牙利流亡4年,最后再次成功借兵打回瓦拉幾亞。但這次他的運氣已經用盡,奧斯曼人趁著他離開首都時,買通了內奸里應外合,派精銳部隊突襲了弗拉德三世。
弗拉德三世帶著幾千人鏖戰數日,最后全軍覆沒,弗拉德本人被斬首,頭顱送往君士坦丁堡展覽,尸體則被當地一個修道院埋葬。
“德古拉死了”,這一消息傳遍巴爾干半島,瓦拉幾亞的百姓歡呼雀躍,匈牙利和奧斯曼也為除掉這一大禍害而欣慰。
可是沒過多久,駭人聽聞的傳說就在喀爾巴阡山脈傳開:
弗拉德三世沒有死,因為他太過殘暴,連地獄都不敢收納他的魂魄。在一些黑夜里,他仍然穿著紅色的龍騎士盔甲,披著黑色披風出現在山谷,攻擊著一切活物,鳥雀、狐貍、狼、甚至老鼠、蝙蝠都會被屠殺,活人也不例外。
此后幾百年,德古拉的傳說一直沒有斷絕,以至于羅馬教廷都專門出版文件,向基督教世界聲明羅馬尼亞的吸血鬼是不存在的,因為它不符合上帝的律法。
在近代,因為羅馬尼亞地區的民族意識覺醒,弗拉德三世的形象也有所改變,他從一個嗜血暴君變成抵抗外敵侵略的民族英雄,這一變化也讓羅馬尼亞人接受了德古拉作為自己的國家名片之一。
而隨著20世紀流行文化對德古拉的演繹,這位暴君加吸血鬼,才真正成為了西方社會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
文/商學野
參考資料:
1、《吸血鬼老巢——德古拉城堡大揭秘》,沈海濱
2、《從民族英雄到“吸血鬼”——羅馬尼亞德庫拉伯爵傳奇》,李浪、林語塵、徐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