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誤讀誤寫的中醫(yī)藥常用字
漢字數(shù)量眾多,讀音和形體比較復雜,容易把握不準而誤讀、誤寫。中醫(yī)藥中冷僻字和特殊用字較多,如果閱讀時對字形字音不認真對待,書寫時不注意用字規(guī)范,就更容易發(fā)生誤讀和誤寫現(xiàn)象。以下分五類列舉容易誤讀誤寫的中醫(yī)藥常用字,希望有助于為中醫(yī)藥行業(yè)及相關人員正音釋義。
臟腑生理
囟腦門,嬰兒頭頂骨縫未合處。讀xìn(信),不可誤讀誤寫為“囪”(cōnɡ)。
頞鼻梁。讀è(餓),不讀ān(安)。
涎口涎,口水。讀xián(嫌),不讀yán(延)。
頜上頜,下頜。讀hé(合),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頭與肌肉等組織。
頷下巴骨,下巴部。讀hàn(汗)。與“頜”不同。
肓膏肓,肓膜。讀huānɡ(荒),不可誤讀誤寫為“盲”(mánɡ)。
膻膻中,讀dàn(旦),不讀tán(壇);表示羊膻味,讀shān(山)。
賁賁門。讀bēn(奔),不能按“噴”類推讀pēn。
睪睪丸。讀ɡāo(高),不取ɡǎo(搞)。
脬膀胱。讀pāo(拋),不能按“浮”類推誤讀fú(?。?。
臀臀部。讀tún(豚),不讀diàn(殿)。
尻臀部;尾骶骨。讀kāo(考,音平),不讀jiǔ(九)。
髂髂骨。讀qià(洽),不讀kè(客)。
髁表示股骨讀kē(顆);表示髖骨時同“胯”,讀kuà(跨)。不讀huái(懷)或ɡuǒ(果)。
肱肱骨,讀ɡōnɡ(工),不讀hónɡ(宏)。
跖跖骨,即腳掌骨。讀zhí(直),不讀shù(庶)。
腓腓腸肌。讀féi(肥),不讀fēi(非)或fěi。
脛小腿,從膝下至腳上部分。讀jìnɡ(竟),不讀平聲jīnɡ(經(jīng))。
腨脛肉,俗稱小腿肚。讀shuàn(涮),不讀duān(端)。
胻胻骨。脛骨的上段,亦指脛骨。讀hénɡ,不可按“行”讀為xinɡ(形)。
踝踝骨(小腿與腳連接處兩邊突起的圓骨)。讀huái(懷),不讀ɡuǒ(果)。
骺長骨兩端連接關節(jié)的部分。讀hóu(侯),不讀hòu(后)或ɡòu(垢)。
(月+囷)隆起的肌肉。讀jùn(俊),不讀jiǒnɡ(窘)。
癸天癸,中醫(yī)指促進性機能發(fā)育的物質(zhì)。讀ɡuǐ(鬼),不讀kuí。
脈表示脈象,讀mài(賣);表示脈脈含情,讀mò(默)。
溺表示小便,讀niào(尿),即后世“尿”字;表示淹沒、沉溺,讀nì(逆)。
吮嬰兒吮乳。讀shǔn,不讀yǔn(允)。
證候病名
晡日晡潮熱,“日晡”指申時,即13~17點。讀bū(布,平聲),不讀pǔ(普)或fǔ(甫)。
懣煩懣。讀mèn(悶),不讀mǎn(滿)。
怵怵惕,恐懼貌。讀chù(觸),不讀shù(術)。
齲齲齒。讀qǔ(?。?,不讀yǔ(禹)。
齘磨牙。讀xiè(謝),不讀jiè(介)。
眊眼睛看不清。讀mào(帽),不讀máo(毛)。
眚眼睛生翳。讀shěnɡ(?。?,不讀shēnɡ(生)。
眩目眩。讀xuàn(楦),不讀xuán(玄)。
眵俗稱“眼屎”。讀chī(癡),不讀duō(多)。
痏針孔,或瘡瘍、瘢痕。讀wěi(偉),不讀yǒu(友)。
瘁心力交瘁。讀cuì(翠),不讀zú(足)。
皰面部瘡皰,粉刺。讀pào(泡),不讀bāo(包)。
瘵病,多指癆病。讀zhài(債),不讀jì(祭)。
衃瘀血,凝血。讀pēi(坯),不讀bù(不)。
xián(疒+間)癲xián(疒+間)。今習作“癇”。讀xián(弦),不讀jiān(肩)。
怔忡心悸。讀zhēnɡ(爭)chōnɡ(充),不讀zhènɡ(正,去聲)zhōnɡ(中)。
皴皮膚皺起或開裂。讀cūn(村),不讀jùn(俊)。另外,皸(讀jūn)與本字義近而音形有別,不可混淆。
瘕癥瘕。讀jiǎ(假),不可按“暇”類推讀xiá。
佝佝僂。讀ɡōu(鉤),不能按“拘”類推讀jū。
搐抽搐。讀chù(觸),不可按“蓄”類推讀xù。
癩惡瘡,麻風病。讀lài(賴),不能按“懶”類推讀lǎn。
衄鼻衄。讀nǜ,不能按“扭”類推(改去聲)讀niù。
悁悁悁,憂悶,憂傷。讀yuān(冤),不能按“捐”類推讀juān。
疽癰疽。讀jū(居),不能按“咀”類推讀jǔ。
痤痤瘡。讀cuó(嵯),不能按“銼”類推讀cuò或誤讀cuǒ。
暍中暑,傷暑??;或疊用“暍暍”,指熱貌。讀yē(耶),不可按“喝”類推讀hē。
惴惴惴,憂懼,恐懼貌。讀zhuì(綴),不可按“喘”、“揣”、“端”類推讀chuǎn、chuǎi或duān。
創(chuàng)創(chuàng)傷,金創(chuàng)。讀chuānɡ(瘡),與創(chuàng)造的“創(chuàng)”(chuànɡ)讀音不同。
?口?。讀wāi(歪),不讀wō(窩)。
眼皮或肌肉跳動,讀shùn(順),不可按聲符讀rùn(閏)
瘰瘰疬,讀luǒ(裸),不可按聲符讀lěi(累)。
噦表示嘔噦,干嘔,讀yuě(月上聲),不可按聲符讀suì(歲)。
咯同“喀”,咯血?!翱睘槎嘁舳嗔x字,喀血義讀kǎ(卡),不讀ɡē(哥)、luò(洛)。
嘿同“默”,不作聲,多疊用?!秱摗け嫣柌∶}證并治中》第96條:“嘿嘿不欲飲食?!弊xmò(默),不讀今常用音hēi(黑)。
咳常義為咳嗽,讀ké(殼。舊音亦讀kài);古又表小孩笑,讀hái(孩);噯氣。注意:古醫(yī)書中的“咳逆”,多數(shù)指肺經(jīng)的咳嗽上氣,宋以后醫(yī)著中常指胃經(jīng)的噯氣。
瘛疭筋脈抽搐或弛縱的疾病。讀chì(翅)zònɡ(縱)
強表示僵硬,如《傷寒論》“項背強”,讀jiànɡ(犟);表示堅強,讀qiánɡ;表示勉力、勉強,讀qiǎnɡ(搶)。
淋用于性傳染病,讀lìn(吝);用于淋巴、淋漓,讀lín(林)。
惡表示惡心,讀ě;惡習,讀è;古文疑問代詞和嘆詞,讀wū;憎惡,讀wù。
龜同“皸”,“龜裂”即“皸裂”,讀jūn(軍)。又古西域有“龜茲”國,“龜”讀qiū(秋):二義均不讀“龜”的常音ɡuī。
瘖音啞,不能說話。讀yīn(音),不可誤讀誤寫為“暗”(àn)或“諳”(ān)。
愊愊愊,愊臆,脹滿貌。讀bì(閉),不可誤讀誤寫為“幅”。
mèn(宀+免)“悶“的古異體之一。煩,即煩悶。讀mèn,不可混同“冤”讀yuān。
灑灑惡寒貌。讀xiǎn(顯),不讀常音sǎ。亦作“洗洗”,同讀xiǎn(顯)。
中藥、腧穴
粳粳米。讀jīnɡ(京),不能按“埂”類推誤讀ɡěnɡ。
阿阿膠,讀ē(人名樊阿同此);與阿媽的“阿”(?。┳x音不同。
艽秦艽。讀jiāo(交),不讀jiǔ(九)。
芎川芎。讀xiōnɡ(匈),不讀ɡōnɡ(弓)。
茜茜草。讀qiàn(欠),不讀xī(西)。
茸鹿茸。讀rónɡ(榮),不讀ěr(耳)。
蒡牛蒡子。讀bànɡ(棒),不讀pánɡ(旁)。
蓯肉蓯蓉。讀cōnɡ(聰),不讀cónɡ(從)。
莨莨菪。讀lànɡ(浪),不讀liánɡ(良)。
茛毛茛。從“艮”聲,讀ɡèn。
硇硇砂。讀náo(撓),不讀xìn(囟)。
獺水獺,獺肝。讀tǎ(塔),不讀lài(賴)。
楮楮實、楮白皮。讀chǔ(楚)。該字在古書中有異體作“檸”,不可讀nínɡ。楮樹又名榖樹,讀ɡǔ,注意“榖”左下從木,與谷物之“穀”(左下從禾)不同。
柏在黃柏一名中,本作“檗”“蘗”(注意不作“蘗”),讀bò(擘);在側柏葉一名中讀bǎi(百),不作“檗”。
訶訶子(訶黎勒)。讀hē(喝),不可誤寫“柯”,不能按“柯”類推讀kē。
菝葜讀báqi?。ò纹?,不寫作“拔契”,“葜”字不讀qì(棄)。
芐地黃別名,《爾雅·釋草》:“芐,地黃?!弊xhù(戶),不讀xià(下);書寫時勿作“芐”。
菀紫菀。讀wǎn(晚),不可誤讀誤寫為“苑”(yuàn)。
葛葛根。讀ɡé(格),陽平;作姓讀上聲。
礜礜(yù)石。不可誤讀誤寫為礬石之“礬”(fán)。
薺在薺菜中,讀jì(劑);在薺苨(苨音nǐ)、荸(bí)薺中,讀qí(齊)。
術白術,蒼術。舊寫作朮,讀zhú(竹),與“術”(shù)讀音不同。
枸在枸杞中,讀ɡǒu(狗);在枸櫞中,讀jǔ(舉)。
樸厚樸。讀pò(破)。此字另三個音為pǔ(樸素)、pō(樸刀)、piáo(姓)。“厚樸”之“樸”不可繁化及讀pǔ(普)。此外,網(wǎng)絡所傳電子書因錯誤轉換而成為“濃樸”,史上無此藥名。
蕁蕁麻,讀qián(前);蕁麻疹,用于口語,讀xún(尋);中藥知母的異名,讀tán(談)。
蓓蓓蕾,讀bèi(倍),不可按“陪”“培”類推讀péi;
腧腧穴。讀shù(樹),不讀shū(輸)。
穴穴位。讀xué(學),不取xuè(謔)。
彧穴位名彧中。讀yù(域),不讀huò(或)。
攢穴位名攢竹。讀cuán(篡陽平),不讀zàn(贊)或zǎn(昝)。
髃穴位名肩髃。讀yú(于),不可按“偶”類推讀ǒu。
郄穴位名郄中。讀xì(戲)。lìn(郄去掉阝)聲的字多音lìn(吝),不能誤從。
杼大杼穴。讀zhù(柱),不能按“抒”類推讀shū或誤讀為yú(于)。
臑穴位名臂臑。讀nào(鬧),不可按“濡”類推讀rú。
診斷治療
芤芤脈。讀kōu(摳),不讀kǒnɡ(孔)。
钅是钅是針,九針之一。讀dī(低),也讀dí(敵),不讀tí(題)或shì(是)。
瘥病愈。讀chài(蠆),不讀chā(叉)或chà(岔)。
刳剖開。讀kū(枯),不讀kuā(夸)。
灸針灸。讀jiǔ(久),不讀平聲jiū(糾)。
痏針孔,瘢痕。讀wěi(委),不讀yiǔ(有)。
瘳病愈,病瘳。讀chōu(抽),不可按“寥”類推讀liáo,或誤讀誤寫為“廖”(liào)。
砭古代刺穴用的有刃的扁石塊。讀biān(邊),不可按“貶”類推讀biǎn。
診診斷。讀zhěn(枕),不可按“珍”類推讀zhēn。
濡表示濡脈、肉濡及柔軟義,同“軟”,讀ruǎn(軟);表示濕潤義讀rú(儒)。
數(shù)數(shù)脈、頻數(shù),讀shuò(碩);與數(shù)學的“數(shù)”(shù)讀音不同。
內(nèi)內(nèi)針,內(nèi)谷,內(nèi)藥,內(nèi)臼中,讀nà(納),此義今作“納”;與內(nèi)外的“內(nèi)”(nèi)讀音不同。
溲浸泡、拌和(溲面、溲藥),讀sǒu(叟);小便,讀sōu(搜)。不能按“瘦”類推讀shòu。
中藥中肯綮,中病即止,中病,中毒,中暑,讀zhònɡ(仲);與中外的“中”(zhōnɡ)讀音不同。
其他
炮中藥炮制。讀páo(袍),與槍炮的“炮”(pào)讀音不同。
娠妊娠。讀shēn(身),不可按聲符讀chén(辰)。
娩分娩,讀miǎn(免),不可按“晚”的讀音類推讀wǎn;
儕同輩、同類的人。讀chái(柴),不讀qí(齊)。
啻副詞詞組“不啻”,不止。讀chì(翅),不讀dì(帝)。
酗沉迷于酒,發(fā)酒瘋。讀xù(序),不讀xiōnɡ(兇)。
泌分泌,泌尿。讀mì(密),不讀bì(必)。
稔本指谷物成熟,代指“年”。讀rěn(忍),不讀niàn(念)。
恤憂慮,體恤。讀xù(序),不讀xuè(血)。
摭拾取,摘取。讀zhí(直),不讀shù(庶)或zhè(蔗)。
闡闡述,闡明。讀chǎn(產(chǎn)),不讀shàn(擅)。
垣矮墻。讀yuán(元),不可按“桓”類推讀huán,或按“恒”類推讀hénɡ。
熾熱盛。讀chì(赤),不能按“識”(去聲)類推讀zhì(志)。
識多聞博識,記住,讀zhì(志);與認識的“識”(shí)讀音不同。
恃依仗,恃能厭事。讀shì(是),不可按“持”類推讀chí。
鴟鴟鳥。讀chī(吃),不能按“低”類推讀dī。
螫蟲蜇。讀shì(是),與“蜇(zhē)義同形略近而音不同,不可誤混。
逡退行或徘徊。讀qūn(群陰平),不可按“俊”類推讀jùn或按“梭”類推讀suō。
詣造詣,到。讀yì(意),不能按“旨”、“指”類推誤讀zhǐ。
卒卒然,突然,后世作“猝”,讀cù(促);與死亡、終了義的“卒”(zú)讀音不同。
匱表示藏物之器讀ɡuì(柜),后世作“柜”,但在專有名詞“金匱”(包括書名《金匱要略》)中不改為“柜”;表示缺乏等義讀kuì(潰)。
否否塞不通,陰陽否隔,否極泰來。讀pǐ(痞),與是否的“否”(fǒu)讀音不同。
和表示唱和,和詩,曲高和寡,讀hè(賀);表示和諧、和平,讀hé(河);表示和面,讀huó;表示攪拌和藥及煎藥遍數(shù),讀huò。
度揣度病情。讀duó(奪),與度量衡、程度、氣度的“度”(dù)讀音不同。
屬連屬,徽音累屬,讀zhǔ(主);與類屬的“屬”(shǔ)讀音不同。
校表示???、校訂,讀jiào(叫);表示校尉、學校,讀xiào。
期周,周年。讀jī(基);與日期的“期”讀音不同。
殷形容血色殷紅,黑紅色,讀yān(淹);與殷勤、殷切的“殷”(yīn),讀音不同。
遺表示贈送,讀為wèi(衛(wèi));表示丟失,讀為yí(移)。
庠古指學校。讀xiánɡ(詳),不要誤讀誤寫為“癢”。
邃深遠,深邃。讀suì(歲),不可誤讀誤寫為“遽”(jù)。
摶把東西捏聚成團,即“團”的動詞形。讀tuán(團),不可誤讀誤寫為“搏”(bó)。
合計量單位,十分之一升。升合。讀ɡě,不讀常音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