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罕見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以紀念二戰期間美國和蘇聯軍隊在德國易北河勝利會師擊敗納粹德國。從這次聯合聲明的內容看,主要強調“易北河精神”是俄美為偉大事業摒棄前嫌和分歧、建立信任和開展合作的典范。但是,在美俄關系持續陷入低谷和僵局的背景下,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是否真能摒棄前嫌嗎?背后又暗藏怎樣玄機呢?
美俄發表聯合聲明,并非每年的例行公事,而是在特定背景下的事件。早在2010年,當時奧巴馬***為了尋求改善與俄羅斯的關系,就曾與俄羅斯一起發表過“易北河精神”的聯合聲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美國正積極推進戰略重心轉向亞太。然而,烏克蘭危機爆發后,俄羅斯果斷收復克里米亞,美國對莫斯科的態度一落千丈,華盛頓更是聯合西方國家對俄進行嚴厲的經濟制裁,美俄關系跌到了谷底。緊接著,美國又積極介入敘利亞內戰,尋求推翻俄傳統盟友敘利亞***,但遭到了俄羅斯的“絕地反擊”。北約認為,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目的是“圍魏救趙”,意在減輕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壓力。不過,北約卻低估了普京的戰略意志和決心,俄通過巧妙的戰略部署與美國及其盟友周旋,不僅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巴沙爾***,并且贏得了在敘利亞問題上的主導權,這是冷戰結束后俄羅斯第一次在地緣政治較量中擊敗對手美國。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特朗普***不再提及奧巴馬***的”全球戰略重心東移“政策,但其口中念念不忘的”印太戰略“卻是換湯不換藥。只不過現在美國所面臨的問題和麻煩事顯然更多,特別是新冠病毒在美國的迅速暴增,再加上股市和石油連續暴跌造成的嚴重沖擊,美國的經濟已經不堪重負。當然,俄羅斯也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就連原定于5月9日舉辦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的活動也不得不推遲舉行。不過,美俄雖深陷疫情危機,但雙方在歐洲和中東等全球熱點地區的軍事對抗卻并未停止。所以,美俄發表聯合聲明,無疑會給雙方在抗擊疫情方面帶來積極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美俄在敏感地區因發生誤判而造成彼此關系進一步惡化。
事實上,即便簽署聯合聲明也不意味著美俄真就能夠摒棄前嫌。冷戰結束后,蘇聯大廈轟炸倒塌,北約一夜之間沒有了對手,但基于冷戰思維的延續,美國從未放棄戰略東擴和對俄羅斯的打壓。而面對北約持續加強在俄羅斯周邊的軍事部署,這份聯合聲明對于兩國關系轉圜能發揮多大作用,還是一個未知數。就此而言,這份聯合聲明的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美俄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和戰略分歧無法通過一紙聯合聲明而產生實質性改變。但對于美國來說,這無疑可以最大程度上減輕來自俄羅斯方面的戰略壓力。
值得警惕的是,美國與俄羅斯簽署聯合聲明背后所暗藏的玄機是,特朗普***已經不再將俄羅斯視為頭號對手,并在積極調整雙方的戰略利益訴求。在過去的幾年中,美國每次準備對小國動武,都會遭到俄羅斯的堅決反對。特別在委內瑞拉和伊朗問題上,俄羅斯更是與美國針鋒相對,結果每次美軍高高舉起的屠刀又不得輕輕放下。所以,這次美國正在準備緩和與俄羅斯的關系,并可能以解除對俄嚴厲的經濟制裁,換取莫斯科在某些問題上的妥協和讓步。也有觀點認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美國在緩和同俄羅斯關系時,不斷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活動,甚至還派出導彈驅逐艦非法闖入西沙領海,但遭到了中方的強勢攔截。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世界風云如何變幻,只有強大自己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