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勞,其屬名Lanius的拉丁文原意為“屠夫”。盡管它們以獵捕其他動物維生,但它們并不是實際的猛禽,它們缺乏強而有力的爪子。
它們通常會用腳抓起獵物插在尖銳的物體上,如荊棘或鐵絲網等,以便之后用鉤形的嘴剖開獵物。也因此而得名“屠夫”。
伯勞鳥大多棲息在視野較為***的地區,且通常會停在突出的高處,像是樹梢、電線桿等。它們會主動出擊來獵捕地面或空中的獵物,而它們主要的獵物是大型昆蟲,有時也會捕捉小型的鳥類、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不過對于灰伯勞這類較大型的北方種類,它們則更常捕捉脊椎動物,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
大多數種類的伯勞鳥除了繁殖季之外的時間多為獨自生活。而像灰伯勞、紅背伯勞這類分布在溫帶的種類則是候鳥,會在冬天時飛到南方的繁殖地區。
今天所介紹的伯勞,為伯勞屬鳥類,它們為雀形目伯勞科中的一屬,其中現有29種。
此屬中大多數的鳥類分布在歐亞大陸及非洲,較特殊的有像是灰伯勞這樣,分布的范圍包含了接近極地的地區,或是像呆頭伯勞這樣出現在北美。另外,在南美和澳洲都沒有伯勞科的物種分布。
艾氏伯勞
Laniusgubernator
艾氏伯勞,分布于非洲的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加納、幾內亞比紹、馬里、尼日利亞、蘇丹以及烏干達。其自然棲息地為干燥的稀樹草原。
領伯勞
Laniuscollaris
領伯勞,廣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其自然棲息地為干燥的稀樹草原、亞熱帶或熱帶的干燥或高海拔草地、內陸濕地以及耕地、種植園、鄉村花園和城市地區。
北領伯勞
Laniushumeralis
北領伯勞,分布于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廣大地區。它們曾經是領伯勞的亞種。
草原灰伯勞
Laniuspallidirostris
草原灰伯勞,分布于中國北部、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區。它們曾經是南灰伯勞的亞種,現在已經獨立為種。
呆頭伯勞
Laniusludovicianus
呆頭伯勞,是伯勞科中北美地區唯一的特有種,分布于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其自然棲息地為干燥的稀樹草原以及亞熱帶或熱帶的干燥疏灌叢等。
東非長尾伯勞
Laniuscabanisi
東非長尾伯勞,分布于肯尼亞、索馬里和坦桑尼亞。其自然棲息地為干燥的稀樹草原。
褐背伯勞
Laniusvittatus
褐背伯勞,廣泛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近期還在斯里蘭卡發現其活動。常在叢林及農耕地區的灌木叢中搭巢。
黑額伯勞
Laniusminor
黑額伯勞,分布于***高原以北地區、非洲南部、從歐洲的中部、南部向俄羅斯、土耳其斯坦、到阿富汗、伊朗以及中國的新疆等地,常見于從平原至海拔1500米山地、主要分布于森林草原和耕作區以及筑巢于闊葉樹及灌木上。
紅背伯勞
Laniuscollurio
雄性紅背伯勞
雌性紅背伯勞
紅背伯勞,分布于自英國、歐洲西部、亞洲中部,在中東、非洲以及中國的新疆等地越冬。
紅尾伯勞
Laniuscristatus
紅尾伯勞,分布于俄羅斯、朝鮮、日本、中國、蒙古、印度、孟加拉、菲律賓等地。一般生活于溫濕地帶森林鳥類、常見于平原、丘陵至低山區,多筑巢于林緣、開闊地附近。
虎紋伯勞
Laniustigrinus
雄***紋伯勞
雌***紋伯勞
虎紋伯勞,般棲息于樹林、分布自平原至丘陵、山地,喜棲于疏林邊緣以及巢址選在帶荊棘的灌木及洋槐等闊葉樹。主要分布于俄羅斯、朝鮮半島、日本、老撾、泰國、越南、柬埔寨、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在中國,該物種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廣西、廣東、福建、香港和臺灣等地。
荒漠伯勞
Laniusisabellinus
荒漠伯勞,分布于歐洲、亞洲中部和西部、非洲及中國的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常見于荒漠地區疏林地帶及綠洲、村落附近。
灰伯勞
Laniusexcubitor
灰伯勞,分布于歐洲中部、亞洲北部,在中亞、印度、非洲越冬,也見于中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河北等地,多生活于從平原到山地的疏林或林間空地附近。
灰背伯勞
Laniustephronotus
灰背伯勞,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島以及中國的甘肅、寧夏、青海、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主要棲息于自平原至山地疏林地區、在農田及農舍附近較多、常棲息在樹梢的干枝或電線上以及在榆、槐等闊葉樹或灌木上筑巢。
灰背長尾伯勞
Laniusexcubitoroides
灰背長尾伯勞,分布于布隆迪、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馬里、毛里塔尼亞、尼日利亞、盧旺達、蘇丹、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其自然棲息地為干燥的稀樹草原以及亞熱帶或熱帶的干燥低地草地。
灰頂伯勞
Laniusvalidirostris
灰頂伯勞,為菲律賓的特有種。自然棲息地是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低地森林以及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云霧林。由于棲息地遭到破壞,該物種的數量已開始減少。
肯尼亞伯勞
Laniusdorsalis
肯尼亞伯勞,分布于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蘇丹、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其自然棲息地為亞熱帶或熱帶的干燥疏灌叢以及亞熱帶或熱帶的干燥低地草地。
栗背伯勞
Laniuscollurioides
栗背伯勞,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島以及中國的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地,主要棲息于棲息在山地喬木及灌叢地帶。
林?(jí)伯勞
Laniussenator
雄性林?伯勞
雌性林?伯勞
林?伯勞,分布于南歐、中東以及非洲西北,冬季時會遷徙到熱帶非洲。喜在鄉村的果樹上、***地面或沙地上產蛋。
麥氏伯勞
Laniusmackinnoni
麥氏伯勞,分布于安哥拉、布隆迪、喀麥隆、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蓬、肯尼亞、尼日利亞、盧旺達、坦桑尼亞和烏干達。其自然棲息地為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云霧林以及濕潤稀樹草原。
南非伯勞
Laniussouzae
南非伯勞,分布于非洲的安哥拉、博茨瓦納、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蓬、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盧旺達、坦桑尼亞和贊比亞。其自然棲息地為干燥的稀樹草原。
南灰伯勞
Laniusmeridionalis
南灰伯勞,與灰伯勞關系密切,雖然它們會一起出現,但并不互相交配。南灰伯勞主要分布于歐洲南部,喜歡生活在開闊的田野。
牛頭伯勞
Laniusbucephalus
雄性牛頭伯勞
雌性牛頭伯勞
牛頭伯勞,俗名紅頭伯勞,分布于俄羅斯、朝鮮、日本及中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甘肅、寧夏、四川、陜西、河南、湖北、湖南、貴州、江蘇、安徽、浙江、臺灣、福建、廣東等地。
常見于山地稀疏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的林緣地帶,遷徙時平原可見,筑巢于山丁子等有刺棘的樹及落葉松、紅松的枝杈間。
圣島伯勞
Laniusnewtoni
圣多美伯勞,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特有種。在1888年至1928年有其活動記錄,并于1990年重新發現。
索馬里伯勞
Laniussomalicus
索馬里伯勞,分布于吉布提、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索馬里。其自然棲息地為亞熱帶或熱帶的干燥疏灌叢。
楔尾伯勞
Laniussphenocercus
楔尾伯勞,分布于蒙古、俄羅斯、朝鮮、臺灣島以及中國的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甘肅、青海、陜西、寧夏、山西、遼寧、河北以南至長江流域、福建、廣東等地,常見于平原到山地、河谷的林緣及疏林地帶、尤以草地林地和半荒漠疏林地帶為多以及在喬木或灌木上筑巢。
云斑伯勞
Laniusnubicus
雄性云斑伯勞
雌性云斑伯勞
云斑伯勞,為土耳其、塞浦路斯、以色列和敘利亞的常見物種。云斑伯勞是一種候鳥,其繁殖季節在東南歐洲以及地中海東岸度過,少數族群還能到達伊朗西部,冬季會遷徙至非洲東北部。
棕尾伯勞
Laniusphoenicuroides
雄性棕尾伯勞
雌性棕尾伯勞與雄性棕尾伯勞
棕尾伯勞,分布于西伯利亞南部和中亞地區。多生活于疏林或灌木林附近。
棕背伯勞
Laniusschach
棕背伯勞,分布的區域從哈薩克起,穿過阿富汗、巴基斯坦與印度半島,到新幾內亞。中國、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越南、臺灣、菲律賓和馬來半島等地都有分布。
主要棲息于常見于低海拔地區的疏林地,例槐、楓楊、泡桐、榆、柳、刺槐等喬木的頂端。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