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當中的故事主要發生地點集中在榮寧兩府內,由于先輩在君主處爭得的榮耀蔭蔽子孫,因此賈家在當地是名副其實的豪門世族。我們在書中所見,賈府吃穿用度無一不是精致至極,而府中公子小姐,也都言行端莊、博古通今。
所以劉姥姥這個角色的出現,一開始顯得與賈府太過格格不入。我們沉迷在貴族生活的風范里,習慣了他們衣衫華貴、文采斐然,劉姥姥的出場,好似將我們從賈府的綺麗夢境中喚醒,發現世上如她一般的人才是常態。
劉姥姥一共進了三次榮國府,每一次來的目的都不盡相同,得到的待遇也有所差別,而這三次故事,近乎貫穿了整個賈府的興衰始末。
一進賈府:雕梁畫棟,飛閣流丹故事起源于一個寒冷的冬天,臨近春節,劉姥姥家中卻連過年的錢糧都沒有。無計可施下,劉姥姥想起女婿的祖上還光耀時,曾與當地貴族賈家連過宗,雖然因后來家道中落,已經許久不曾來往過,但或許可以請求人家照拂一二。
可是晚輩卻礙于面子,不肯前去,最終是已經年邁的劉姥姥帶著孫子板兒來到了賈府的大門口。他們在門口躊躇許久,想要通過舊相識周瑞夫婦,也就是賈家的一個二等仆從,來輾轉求見管家的人。
可守門的幾個下人大多態度傲慢,嘴臉可鄙,他們正眼都懶得瞧這個打扮寒酸的老嫗,還戲耍著不肯告訴她周瑞一家的住處。劉姥姥經過幾輪波折后才成功地與周瑞家會面,開始以一個貧苦農民的眼光來打量這里。
曹公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沒有直接描寫賈家有多么富貴奢華,而是通過一個外人的所見所感來側面展開讀者的想象。劉姥姥身份低微,即使門口幾個仆從只是賈府的三等奴才,她都得恭敬討好。
而她見到了引路人周瑞家的時,就認定其是不凡的人物了,等看見王熙鳳的心腹丫鬟平兒時,甚至已經直接將她當作了管家鳳姐。因為平兒長相秀美,渾身綾羅,發間戴著金銀。也是通過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這種“沒見過世面”的樣子,賈家的豪奢才略微顯露一二。
等劉姥姥好不容易見到“真佛”鳳姐時,既驚嘆于鳳姐的美貌年輕,又在她的氣勢下緊張得手腳都不知如何擺放。而鳳姐雖然嘴上說得很客氣,內心里對這個鄉下來“打秋風”的村婦依舊存了幾分鄙夷,不過想著敷衍了事。
在請教過王夫人知道了劉姥姥家的來歷后,鳳姐裁奪著給了劉姥姥二十兩銀子,劉姥姥看到銀子喜不自勝,千恩萬謝地收下了。而實際上這點銀子,連周瑞家的都沒放在眼里。公門侯府與平常百姓家之間的鴻溝,就這樣暴露無遺。
劉姥姥一進賈府的經歷,是透過其感知來烘托賈府的權勢之盛,從三等守門奴仆,二等陪房大娘到主子身邊的心腹丫頭,再到最后的王熙鳳,劉姥姥的眼界不斷被刷新著,而她從賈府中受到的恩惠也注定了與賈府的交集尚未結束。
二進賈府:眾星環繞,百花爭艷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在書中用了四章的篇幅來敘述,足以見其重要性,通過劉姥姥游玩大觀園的主線劇情,幾乎串聯起了《紅樓夢》當中所有主要的角色,各個人物的性格也在這幾次宴會當中有了更進一步的刻畫。
劉姥姥第二次登門拜訪帶來許多鄉間的蔬果,是剛收獲挑下來最好的一批,本意是答謝上次賈府伸以援手。正巧被賈母知曉此事,聽說劉姥姥此人后,想見面與她多聊一聊。
王熙鳳等人看賈母有此興致,立刻帶劉姥姥洗漱打扮了一番,免得讓她沖撞到賈母。在與賈母聊天時,寶玉等姐妹都在周圍,侯門的公子小姐沒有與劉姥姥這樣的鄉野人打過交道,只覺得無論劉姥姥說什么都新奇有趣。
劉姥姥不同于一般人的見識就在于此,她看得出這個大家族里所有人都要討賈母的歡心,而賈母又慈悲心腸,故而編造許多新奇故事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果然一番交談下來已經很得賈母心意,賈母索性留劉姥姥多住幾天,恰逢時節正好,一同趁興游玩大觀園。這是全書第二次細致地描述大觀園中多處景色,是一部分精彩紛呈的內容。
首先曹公借用劉姥姥的眼睛詳盡地描述了大觀園中四處院落,分別是林黛玉居住的瀟湘館,探春居住的秋爽齋,薛寶釵居住的蘅蕪苑以及妙玉暫居的櫳翠庵,目的在于突出這四位主人的不同性格特征。
例如瀟湘館內種滿了青翠的修竹,而少見桃杏一類的花樹,黛玉的房屋里擺設精致典雅,書本壘滿了架子,使劉姥姥誤認為是哪個公子的書房。賈母看到黛玉糊窗的紗也是青色,覺得與窗外景色不匹配,故而特意命王熙鳳找出一種極其珍稀的軟煙羅替換。
劉姥姥很是不解,普通人家想尋一塊好布料做衣服尚且不能,而賈府卻用名貴紗羅糊窗,貧富的差距再一次橫亙在他們中間。
秋爽齋內幾間抱廈沒有隔斷,墻上的對聯畫作等也都彰顯了主人探春性格上面的闊達爽朗;而蘅蕪苑中什么名貴擺設都沒有,床褥用具也都十分樸素,以此表明寶釵的穩重,以及性格里偏冷清的一面。
至于櫳翠庵,由于妙玉是帶發修行之人,所以賈母等人意在來這里拜菩薩沖一沖罪過。妙玉收了大家喝茶用的杯盞后,命人扔掉劉姥姥用過的那一只,因為她是極其孤傲的世家小姐,看不起劉姥姥這樣的粗鄙之人。
關于吃飯的描寫,也是劉姥姥出丑博大家開心的主要片段,她知道鳳姐等人取笑她的本意,更知道自己此來的作用就在于此,所以她用心地扮演好了這個角色,并不為此感到難堪,這正是劉姥姥有智慧的地方。
三進賈府:富貴已去,大廈將傾眾所周知,曹公原著只留下了《紅樓夢》的前八十回,高鶚續書其實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是大體的結局與曹公前面留下的線索還能吻合上一些。
通過原著的描寫以及脂硯齋的評語可以推斷,劉姥姥一定有第三次進賈府的時候,而她這次來的主要目的就是解救王熙鳳唯一的女兒賈巧姐。
寶玉游覽太虛幻境時曾看到金陵十二釵的判詞,“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這兩句說的就是因為王熙鳳曾經接濟過劉姥姥,所以機緣巧合之下,劉姥姥最后成為了救下賈巧姐的恩人。
劉姥姥第二次離開大觀園的時候,上至賈母,下到平兒等人都送了許多財物給劉姥姥,讓她回家好好置辦家業,不至于將來再去投靠親友。由此其實能看出,劉姥姥后來起碼已經脫離了貧困的階層,過上了還不錯的生活。
而在她解救巧姐的過程中,一定是幾乎散盡了來之不易的所有家財,這一點87年版的《紅樓夢》影視劇拍得是比較符合原意的,此時賈家大多數人都已經被下放牢獄,而巧姐則被人販子拐賣到了青樓。
劉姥姥帶著財物打點獄卒,進到牢獄中探望鳳姐等人,鳳姐將巧姐被自己的哥哥拐賣了的消息告知劉姥姥,希望她能幫忙尋找。此后已經非常年邁的劉姥姥不斷奔波,最終在秦樓楚館里找到了正在學唱戲的巧姐。
贖人需要一大筆銀錢,劉姥姥為了報答昔日賈府的恩德,變賣了所有的房產田地將巧姐接回了家中,至此劉姥姥在書中的功德才算圓滿。而巧姐的最后結局,多半是嫁給了板兒,雖然已經回不到以前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相比母親鳳姐等人的下場,已經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劉姥姥第三次看見的,是從云端被拽下來狠狠摔在泥濘里的賈府,他們所有人都已不復昔日的雍容華貴,言笑晏晏。甚至于黛玉晴雯等人都已不在世上,而其余活著的人,須臾之間,身份就已經完成了從簪纓世族到階下囚的轉換。
結語通過劉姥姥第三次進賈府與前兩次的強烈對比,更容易突出繁華散去后的衰敗凄涼。雖然她的角色看似低微,但卻很好地見證了賈府百年風光毀于一旦是何等感傷。曹公也藉此警醒世人,榮華是多么幻滅的存在,頃刻就能化為烏有。
同時曹公用劉姥姥這個底層人的身份,還能夠將當時社會兩個地位極端的群體強行拉扯到一起,因此碰撞出的看點和矛盾也引人深思。貧苦人家在貴族眼里只是用來取笑的存在,為的不過是給他們富貴閑暇的生活添一點新鮮樂趣。
可是迎春被親生父親拿去給別人抵債,巧姐被舅舅拐賣到青樓,只有這個粗拙窮困的鄉下人劉姥姥,成為了賈家面臨狂風驟雨時唯一一柄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