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原著中,四顧劍門徒遍布天下,而他最喜歡的就是關門弟子王十三郎。
王十三郎與海棠朵朵分別是四顧劍和苦荷的關門弟子,也是兩位大宗師視為接班人的弟子,年輕一代中佼佼者。
王十三郎有一副能與范閑“抗衡”清秀容貌,卻多了一份至真至誠地菩薩心腸。
0.1為東夷城甘愿為范閑驅使
范閑從澹州回京都時,燕小乙的兒子燕慎獨奉秦老將軍的之命給范閑放了一記冷箭。
這一箭被前來示好的王十三郎接住,面對這樣的示好范閑毫不動容。王十三郎表明了自己的來歷和來意。
他是四顧劍的關門弟子,劍盧十三徒,手持青帆的王十三郎,奉師父之命向范閑表示誠意。
“很好。”范閑搓了搓又開始冷起來的手,將手擱在火盆上方,雙眼看著手下盆中白灰里透著的明紅,說道:“我不喜歡一路回京,都有一個很厲害的箭手在黑暗中窺視,還會冷不丁地放幾枝冷箭。”
去把外面那枝小箭折了。”范閑抬起頭來看著他,“既然你是四顧劍的態度,我就要看看你的態度,入京之前,我要看見那枝小箭的頭顱。”
王十三郎表示自己不喜歡殺人,但可以保護范閑。話剛說完,他握著青幡的手微微抖了一下,一直插在青幡桿上的那枝黑色羽箭段段碎裂!
王十三郎輕輕咳了兩聲,腳步往后退了兩步,臉上卻沒有一絲驚恐的情緒,反而是笑著說道:“難怪我那大師兄會在江南鎩羽而歸,大人身旁有如此高手保護,自然是用不到我……也罷,那我就替大人殺幾個人吧。”
從未殺過人的王十三郎為了師命,為了東夷城,為了天下,終于“洗手做羹湯”。
在軍營見到燕慎獨時,他緩緩低頭,抱歉說道:“我叫王十三郎,奉命前來殺你,非我愿意,實是不甘。”
燕慎獨問是不是范閑?王十三郎回答:是。一陣對峙安靜后,王十三郎對燕慎獨說道:“能說說話嗎?”
他嘆了口氣,想為燕慎獨謀最后一條生路,他誠懇地燕慎獨說道:“我不一定要殺你,如果你肯跟我走,從此不參合這天下的事情,廢了自己武功,斷了與世人的聯系,讓世人以為你死了……范閑也就消了這口氣。他的目的達到,我就不用殺你。”
燕慎獨是神箭手大都督燕小乙的獨子,子承父業,年紀輕輕箭法過人,在軍營中也是戰功卓越,曾經帶頭狙殺過九品高手三十大師,與父親齊肩指日可待。
這樣一個人不可能投降,但他不是九品上高手王十三郎對手,沒過幾招就命喪黃泉。
后來,太子被貶,范閑也是讓王十三郎護送。
大東山戰役,他跟隨范閑前往。硬是打動了范閑那顆鐵石心腸。
0.2面對大宗師毫不畏懼
“四大宗師會東山”。慶帝為了殺掉苦荷和四顧劍,把底牌藏了二十多年,與洪公公演戲二十多年,還利用身邊一百多名虎衛的性命去掉四顧劍的劍意。
最后,在葉流云的幫助下,打敗了苦荷和四顧劍。葉流云在坐在地上運功療傷,四顧劍斷了一只胳膊重傷躺在地上,手上的劍也丟在一旁。
五臟六腑,十三環經脈已經被這股真氣侵伐成一片混沌的苦荷在殘樹之旁盤膝而坐。
只有那個武功和權利天下第一的慶帝站在上面,黃布被人用力撕開,一個渾身是血的年青人從布下鉆了出來,他一面咳喇著,一面將黃布撕成布條。他的臉上一片堅毅沉著,雖然滿布著鮮血,卻沒有一絲驚慌,雖然不停咳嗽,但沒有中斷手中的動作。
大東山頂這么多雙眼睛望著他,尤其是還有遠遠超出塵世凡疇的強大人物盯著他,可他卻像是根本感受不到,只是低著頭動作。他不是四顧劍,他是四顧劍的關門弟子,王十三郎。
十三郎認定一件事情便會去做,而從來沒有在乎過別人會怎么看,別人會怎么阻止。所以他身為劍廬弟子,卻應范閑之命,在山門處力抗叛軍,他被葉流云一手擊飛數十丈,卻依然奮勇地爬到了山頂。
渾身是血的王十三郎背著渾身是血的師父,黃色的布條瞬即被染成鮮紅之色,他的手中握著細細的梁木,他的臉上沒有一絲恐懼之色,只是狠狠地盯著穿著龍袍地中年男子。
雖然對面是武功天下第一的大宗師,權利最高的南慶皇帝,可王十三郎這個小角色依然不懼,愣愣狠狠地盯著慶帝的雙眼。手里緊握著細梁,似乎下一刻,他就要用自己隨地拾起地木棒,給慶帝一記悶棍。
苦荷和葉流云都對十三郎露出欣賞之色,身受重傷的四顧劍,還在十三郎背上得意洋洋道:“看,怎么樣?”
慶帝讓出了一條路,雖然是因為種種原因,但到底是讓了。于是他揀起的是四顧劍斷落的右臂,和那把普通的劍。
王十三郎背著四顧劍,一手拿著一只斷臂和一把劍,一手用細梁當成平日里慣用的青幡,就這樣消失在了大東山的石徑上。
片刻后,隱隱傳來四顧劍狂歌當哭的嚎聲,和一片狂戾的悲笑聲,回蕩在山谷中,久久不能止歇。
0.3群毆慶帝,去找神廟,守護東夷城
他是至真至誠的王十三郎,四顧劍讓他范閑搞好關系,他從認識范閑那天開始就聽他的話。
不管范閑讓他殺人,護送太子,去大東山,他盡心盡力地執行。慢慢地范閑心里也有這個朋友。范閑見(守寡)徒弟葉靈兒對王十三有情有義,為他們制造機會。可惜,王十三郎一心都附在東夷城上面,對兒女之事并不上心,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范閑與慶帝打的你死我活時,范閑向慶帝的后面扔出大魏天子劍。王十三郎接著這一劍向慶帝刺去,雖然他也是人世間年輕一輩中武功頂尖的那幾個人,但對方是大宗師,王十三郎付出幾根肋骨的代價才換來慶帝一點皮外傷。
后來,海棠朵朵以及影子都加入了戰爭,雖然對方已經是個身心受創的大宗師,但毫無意外的都是“傷敵一百自損三千”。
最后,逃出來的范閑與王十三郎和海棠朵朵三人拖著受傷的身體,去往神廟。
歷經幾個月才走到神廟。在神廟中,他們見到了心中最敬畏的“仙人”,可見范閑為了喚醒最敬愛的五竹叔,切了無數遍蘿卜絲,說的聲音嘶啞淚流滿面,說了一天一夜。
他與海棠察覺到是神廟控制了五竹,為了范閑,他們一起把心中的“信仰”神廟砸壞了。
就此五竹脫了控制,跟他們一起回到京都,打敗了慶帝。
0.4寫在最后
多年后,范閑在懸崖下的海面上,看見了一艘船正向著海港駛來,在甲板地前方隱隱站著一人,手持一竿青幡。立于猛烈的海風之中。好在瀟灑如意。
王十三郎來了,范閑的身體微僵。雙眼微潤,心頭生出了無窮的感激之意。
《慶余年》中最喜歡王十三郎,他武功高強,心地善良,至真至誠,為了東夷城的未來甘愿犧牲自己。
這樣的人結局自然不錯,他收獲的最好友誼和滿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