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麻豆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国产 高清 在线-国产 日韩 欧美 亚洲-国产 日韩 欧美 综合-日日夜夜免费精品视频-日日夜夜噜

肅然的肅是什么意思(軍中肅然是什么意思)

  • 生活
  • 2023-04-19 10:54

尊肅(尊肅),◆尊貴莊嚴。○[三國][魏][曹植]《魏文帝誄》:“尊肅禮容,矚之若神。”

貞肅(貞肅),◆端方威重。○[唐][權德輿]《唐故通議大夫李公神道碑銘》序:“材器碩茂,潔廉貞肅,遵修訓則,復大其門。”一本作“忠肅”。○[明][無名氏]《鳴鳳記?秋夜女工》:“承命已三周,向邊城運紀籌,澄清貞肅聲名驟。”○[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功德寺》:“[英宗]即位,尊祖母[張]為太皇太后,母[孫]為皇太后。太皇太后賢明貞肅。”

齋肅(齋肅),◆1.莊重敬慎。○[漢][班固]《白虎通?姓名》:“大子生,舉之以禮:使士負之,有司齋肅端緌,之郊,見於天。”○《清史稿?樂志四》:“齋肅恭敬柔雍彰,金鉤綠籧懿筥筐。”◆2.猶齋戒。○[漢][賈誼]《新書?春秋》:“齋肅不莊,粢盛不潔。”○《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齋肅致敬,告覲園陵。”

陰肅(陰肅),◆陰沉靜寂。○[元][劉祁]《歸潛志?游西山記》:“有古樹覆蔭,頗陰肅。”

嚴肅(嚴肅),◆1.莊敬;莊重;使人感到敬畏。○《呂氏春秋?尊師》:“和顏色,審辭令;疾趨翔,必嚴肅。”○《晉書?苻堅載記下》:“[窴]等觀其宮宇壯麗,儀衛嚴肅,甚懼。”○[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三》:“初,夫人孀居,猶纔未中年,貞幹嚴肅,姻族敬憚。”○[明][王廷相]《慎言?潛心》:“整齊嚴肅,正衣冠,尊瞻視,以一其外。”○[老舍]《二馬》第三段三:“丈夫、女兒、兒子全鴉雀無聲,屋子裏比法庭還嚴肅一些。”◆2.謂嚴謹而有法度。○《北史?宇文護傳》:“[文帝]諸子並幼,遂委以家務,內外無不嚴肅。”○[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中:“常日備禦嚴肅,雖天子至,亦執軍禮見。”○《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安公子]﹞看了看家中風景依然,只一個[張進寶]管了個內外嚴肅。”◆3.謂作風、態度等嚴格;鄭重;認真。○[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冷生》:“後值某學使規矩嚴肅,終日危坐堂上。”○[魏巍]《壯行集?幸福的花為勇士而開》:“你既已踏上了人生的道路,你就要嚴肅地考慮你究竟是抱著什麼樣的生活目的。”○[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他看她做事體那樣嚴肅認真,那一雙靈巧的手把草棚棚收拾得整整齊齊。”

訓肅(訓肅),◆講解、整肅。○[唐][道宣]《續高僧傳?義解九?慧因》:“遂奉為執事上座,訓肅禪學,柔順誘附,清穆僧倫。”

玄肅(玄肅),◆高爽肅殺。指秋天。○[清][金人瑞]《長夏讀杜詩有懷明人法師卻寄二十四韻》:“冬春惟眼淚,玄肅最微辭。”

威刑肅物(威刑肅物),◆以嚴刑使人恭順。○[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桓公]在[荊州],全欲以德被[江][漢],恥以威刑肅物。”

威肅(威肅),◆莊重肅穆。○[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瞿薩旦那國》:“中有佛坐像,高七尺餘,相好允備,威肅嶷然,首戴寶冠,光明時照。”

體肅(體肅),◆謂紀律嚴肅。○《西游補》第十五回:“[唐僧]見了名姓,便已曉得是[八戒],只是軍中體肅,不便相認。”

肅坐(肅坐),◆古坐容之一。後指端正地坐著。○[漢][賈誼]《新書?容經》:“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俯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若沒言須及者,則斂容肅坐,稱大門中。”

肅治(肅治),◆整頓治理。○《魏書?元彬傳》:“[高祖]大怒曰:‘何有動兵馬理也!可隨宜肅治,若不能權方靜帖,必須大眾者,則先斬刺史,然後發兵。’”

肅志(肅志),◆謂端正志趣。○《孔子家語?弟子行》:“齊莊而能肅志,通而好禮,擯相兩君之事,篤雅有節,是[公西赤]之行也。”

肅正(肅正),◆1.猶端正。○[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微染風塵,便乖肅正;坑阱殊深,瘡痏未復。”◆2.整飭,使端正。○[宋][曾鞏]《知制誥授中司制》:“某志行清夷,材資敏達,更踐內外,試用惟允,論思禁掖,肅正朝端。”◆補證條目■猶端正。○漢賈誼《新書·道術》:“接遇肅正謂之敬,反敬爲嫚。”

肅衣(肅衣),◆整衣。○[清][吳騫]《扶風傳信錄》:“生肅衣入,再拜相敘家人禮。”

肅嚴(肅嚴),◆謂整飭使氣氛嚴肅。○[前蜀][杜光庭]《胡賢常侍安宅醮詞》:“是敢肅嚴庭宇,恭啟法壇,請靈寶符文,按太玄科典,降延真聖,被露懇誠。”

肅修(肅修),◆恭敬地修書。致親友書札用語。如:肅修上達;肅修寸柬。

肅心(肅心),◆上進之心;行正道之心。○《詩?大雅?桑柔》:“民有肅心,荓云不逮。”○[鄭玄]箋:“肅,進。”○[孔穎達]疏:“民有進於善道之心。”

肅謝(肅謝),◆敬謝。書札用語。如:還祈時賜教言,以警愚頑,是為厚幸。專此肅謝。順頌臺祉。

肅香(肅香),◆供香。○[清][周亮工]《書影》卷五:“家所向為[關帝君]祠,[戚]夫婦虔事之。月朔望,未辨明,即肅香祠下,二十年如一日。”

肅物(肅物),◆1.謂待人接物嚴肅端正。○《舊唐書?良吏傳下?薛玨》:“[建中]初,上分命使臣黜陟官吏,使[淮南][李承]以[玨][楚州]之去煩政簡,使[山南][趙贊]以[玨][硤州]之廉清,使[河南][盧翰]以[玨]之肅物,皆以陟狀聞,加中散大夫,賜紫。”◆2.猶言摧殘萬物。指深秋肅殺之氣使草木凋謝。○[宋][張商英]《護法論》:“上世雖有三武之君,以徇邪惡下臣之請,銳意剪除,既廢之後,隨而愈興,猶霜風之肅物也,亦暫時矣。”

肅聽(肅聽),◆靜聽。含恭敬意。○[清][黃六鴻]《福惠全書?教養?講讀儀注》:“命聽講百姓俱入至階下兩邊,站立肅聽,不得擁擠喧嘩。”

肅肅(肅肅),◆1.恭敬貌。○《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毛]傳:“肅肅,敬也。”○[漢][揚雄]《河東賦》:“穆穆肅肅,蹲蹲如也。”○[明][方孝孺]《郊祀頌》:“齋于祠宮,盛服儼恪,肅肅于動,栗栗于言,上帝在茲,敢有弗虔。”◆2.嚴正貌。○《詩?小雅?黍苗》:“肅肅[謝]功,[召伯]營之。”○[鄭玄]箋:“肅肅,嚴正之貌。”○[漢][班固]《十八侯銘?御史大夫汾陰侯周昌》:“肅肅御史,以武以文,相[趙]距[呂],志安君身。”○[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貞觀]之末,有[昭慶]大法師,魁岸堂堂,威儀肅肅。”○[清][龔自珍]《題鷺津上人書冊》詩:“氣莊志定欬肅肅,筆沖墨粹神亭亭。”◆3.疾速貌。○《詩?召南?小星》:“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毛]傳:“肅肅,疾貌。”○[漢][秦嘉]《留郡贈婦》詩之三:“肅肅僕夫征,鏘鏘揚和鈴。”○[唐][杜甫]《喜晴》詩:“出廓眺西郊,肅肅春增華。”○[趙樸初]《南京訪梅園新村》詩:“晨征肅肅訪[梅園],猶有梅花著意妍。”◆4.形容網目細密。○《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馬瑞辰]通釋:“肅肅,蓋縮縮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縮。’兔罝本結繩為之,言其結繩之狀,則為縮縮。”○[聞一多]《古典新義?詩經新義五》:“肅當讀為縮,縮猶密也……《詩》‘肅肅’,即‘縮縮’、‘數數’,網目細密之貌也。”◆5.陰沉;蕭瑟;清冷。○《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晉][潘岳]《寡婦賦》:“墓門兮肅肅,脩隴兮峨峨。”○[宋][范成大]《寒夜》詩:“肅肅月浸樹,滿庭穠李花。”○[清][魏源]《中四明山》詩之二:“肅肅空明氣,時與諸天遇。”◆6.清幽;靜謐。○[漢][張衡]《思玄賦》:“出[紫宮]之肅肅兮,集[大微]之閬閬。”○[唐][沈佺期]《奉和聖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應制》:“肅肅蓮花界,熒熒貝葉宮。”○[宋][蘇軾]《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夫人閣》之二:“肅肅槐庭午,沉沉玉漏稀。”◆7.象聲詞。鳥羽、蟲翅的振動聲。○《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肅肅其羽。”○[毛]傳:“肅肅,羽聲也。”○[南朝][宋][謝惠連]《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唐][暢當]《自平陽館赴郡》詩:“溶溶山霧披,肅肅沙鷺起。”○[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小二》:“鳶肅肅展翼,似鶼鶼之鳥,比翼而飛。”◆8.象聲詞。風聲。○《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漯水》:“南崖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宋][蘇軾]《壽星院寒碧軒》詩:“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清][孫枝蔚]《烏夜啼》詩:“北風肅肅雁不至,殘燈欲滅還復燃。”◆9.象聲詞。泛指其它聲音。○[唐][杜甫]《春遠》詩:“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明]徐禎卿《雜謠》:“狗觫觫,雞鳴飛上屋,風吹門前草肅肅。”○[清][梁廷楠]《夷氛聞記》:“火箭巨彈,自下上者,肅肅過耳畔,[芳]談笑自若。”

肅霜(肅霜),◆1.謂霜降而萬物收縮。○《詩?豳風?七月》:“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毛]傳:“肅,縮也,霜降而收縮萬物。”○[孔穎達]疏:“又九月之時,收縮萬物者,是露為霜也。”○[朱熹]集傳:“肅霜,氣肅而霜降也。”○[宋][沈遘]《謝冬服表》:“感肅霜之節,嘉獻裘之勤。”一說,肅霜猶肅爽,指天高氣爽。參閱[王國維]《觀堂集林?肅霜滌場說》。2.見“肅爽”。

肅疏(肅疏),◆指草木萎縮稀疏。○《逸周書?小開武》:“春育生素草,肅疏數滿。”

肅省(肅省),◆猶言整肅自省。○[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衛軍[僧彌]殊不肅省,乃侵陵上國也。”

肅殺(肅殺),◆1.嚴酷蕭瑟貌。多用以形容深秋或冬季的天氣和景色。○[唐][杜甫]《北征》詩:“昊天積霜露,正氣有肅殺。”○[清][曹寅]《秋飲》詩:“眾鳥何啁啾,肅殺氣相遞。”○[老舍]《四世同堂》九十:“可是,忽然間又來了冰凍,叫人想起肅殺的隆冬。”◆2.形容一種嚴酷的氣氛。○[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三二》:“[滬]案以後,周刊上常有極鋒利肅殺的詩,其實是沒有意思的,情隨事遷,即味如嚼蠟。”○《人民文學》1981年第3期:“屋裏一片肅殺氣氛:[侯主任]坐在正中的沙發上,兩旁陪坐著幾個縣社幹部,門口站著兩排荷槍實彈的民兵。”◆3.猶言嚴厲摧殘。○[晉][葛洪]《抱樸子?用刑》:“蓋天地之道,不能純和,故青陽闡陶育之和,素秋厲肅殺之威。”○《隋書?煬帝紀下》:“故知造化之有肅殺,義在無私;帝王之用干戈,蓋非獲已。”○《宣和遺事》前集:“君由天而臣由物,天能發生萬物,亦可肅殺萬物。”

肅如(肅如),◆猶肅然。恭敬整飭貌。○[漢][揚雄]《法言?淵騫》:“[仲元],世之師也,見其貌者,肅如也。”○[唐][韓愈]《中大夫陝府左司馬李公墓志銘》:“[中宗]時,夫人高明,遇子婦有節法,進見侍側,肅如也。”○[宋][曾鞏]《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范君墓志銘》:“君聚書萬餘卷,強力篤學,為人恭遜質儉,能自修飭,門內之治,肅如也。”

肅容(肅容),◆使儀容嚴肅莊重。○《壇經?疑問品》:“一日,[韋刺史]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宋][洪邁]《夷堅丙志?吳江九幽醮》:“夜過半,夢[黃君]來訪如平生,斂襟肅容,若特有所謂者。”○[清][鈕琇]《觚賸續編?嚴拒夜飲》:“學士屏息肅容,不敢更置一詞。”○[清][黃六鴻]《福惠全書?典禮?朔望行香》:“入其廟,儼兮若臨,肅容鞠躬。”

肅然(肅然),◆1.恭敬貌。○《大戴禮記?主言》:“[曾子]懼,肅然摳衣下席,曰:‘弟子知其不孫也。’”○《漢書?禮樂志》:“百官侍祠者數百人,皆肅然動心焉。”○[清][侯方域]《新遷顏魯公碑記》:“而兒童走卒或遊臥嬉戲其下,亦從而拱揖拜跪,肅然如見其人焉。”○[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未帶地圖的旅人》:“他指給我看那地點時,我肅然脫下了帽。”◆2.畏懼貌。○[漢][荀悅]《漢紀?宣帝紀三》:“奏雖寢,朝廷肅然敬憚之。”○《太平御覽》卷三九三引[南朝][梁][沈約]《俗說》:“[王僧敬]兄弟列坐齋中,見之若神;小人從戶前過,皆肅然毛豎。”○[宋][蘇軾]《後赤壁賦》:“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明][沈德符]《野獲編補編?畿輔?京師舊城》:“其塔至今完好,像設木石,堅緻古樸,風鈴四徹,聽之心魂肅然。”◆3.嚴肅認真;莊嚴。○《荀子?強國》:“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漢][賈誼]《新書?容經》:“軍旅之容,湢然,肅然,固以猛。”○[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拘尸那揭羅國》:“婆羅門遂以所宿之房,塗香灑掃,像設肅然,其敬如在。”○《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獨到了狀元拜祭酒,那祭酒卻是要肅然無聲安然不動的受那四拜。”○[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三》:“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4.指安定平靜,秩序良好。○[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下》:“進善退惡,風教肅然。”○《南齊書?皇后傳?高昭劉皇后》:“嚴正有禮法,家庭肅然。”○《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庭無閒雜,內外肅然。”◆5.微風吹動貌。○《史記?孝武本紀》:“時去時來,來則風肅然也。”○《續談助》卷三引《漢武故事》:“神君最貴者大夫,次大禁司命之屬,皆從之。非可得見,聞者音與人等,來則肅然風生,帷幄皆動。”◆6.蕭瑟貌。○[宋][蘇軾]《颶風賦》:“庭戶肅然,槁葉蔌蔌,驚鳥疾呼,怖獸辟易。”◆7.山名。在[泰山]東麓。○《史記?孝武本紀》:“丙辰,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南朝][宋][謝靈運]《泰山吟》:“登封瘞崇壇,降禪藏[肅然]。”○[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二?濟南府》:“[肅然山],州([泰安州])東北七十里……其東南即[萊蕪縣]界,山勢巍峨,對之肅然,因名。”

肅清(肅清),◆1.猶清平。多指國家、社會安定太平,法紀嚴明。○《漢書?韋賢傳》:“王朝肅清,唯俊之庭,顧瞻余躬,懼穢此征。”○[晉][陸機]《漢高祖功臣頌》:“二州肅清,四邦咸舉。”○[唐][柳宗元]《故叔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初公元兄以純深之行,端直之德,名聞於天下,官至侍御史;持斧登朝,憲章肅清。”○[明][宋濂]《鄒氏複姓孫氏序》:“[大明]受命,四海肅清。”◆2.謂完全削平。○[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師不踰時,[梁][益]肅清;使竊號之雄,稽顙降闕。”○《北齊書?王紘傳》:“天下皆當肅清,豈直偽[陳]而已。”○[元][高文秀]《襄陽會》第二摺:“若不是[漢]三傑盡力扶持,怎能彀展封疆肅清海內?”◆3.猶整頓。○《通典?職官十五》:“[開元]元年,改[雍州]為[京兆府],置牧如故,掌宣風導俗,肅清所部。”○《元典章?禮部四?儒學》:“吏民往往不循禮法,輕犯憲章,深不副朝廷肅清風俗,宣明教化之意。”◆4.指清掃。○[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皇都品彙》:“迓一元之來復,慶萬物以更新,灑掃庭除,肅清家廟。”徐遲《精神分析》:“馬路是這樣被打掃更是這樣被肅清的。”◆5.謂徹底清除壞人、壞事、壞思想等。○[宋][曾鞏]《襄州到任表》:“臣昨治[濟南],最為煩劇,野有群行之盜,里多武斷之豪,馴致肅清,始熄兇殘之害。”○[清][黃軒祖]《游梁瑣記?內黃大盜》:“[大名]素稱逋藪,民情強悍,與[內黃]毘連,凡盜案出,恒彼此為竄逃。年終兩省會剿一次,為肅清之計。”○[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八:“我們應當在自己內部肅清一切軟弱無能的思想。”○[魏巍]《東方》第六部第八章:“[鄭小蔫]告訴[小鋼炮],後續部隊已經進來,正在肅清殘敵。”◆6.形容天氣明朗高爽。○[漢][班固]《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天地肅清堪四望,為君扶病上高臺。”◆7.猶冷靜;冷清。○[三國][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軍贈詩》之十六:“閑夜肅清,朗月照軒。”○[晉][潘岳]《寡婦賦》:“奉靈坐兮肅清,愬空宇兮曠朗。”○[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潘岳<述哀>》:“殯宮已肅清,松柏轉蕭瑟。”

肅氣(肅氣),◆肅殺之氣。○[唐][楊炯]《宴皇甫兵曹宅》詩序:“陰雲已墨,肅氣彌高。”○[宋][石延年]《曹太尉西師》詩:“肅氣[關]河暮,屯煙部落晴。”○[元][施惠]《幽閨記?偷兒擋路》:“凜凜嚴寒,漫漫肅氣,依稀曉色將開。”○[瞿秋白]《餓鄉紀程》十三:“生活上的感想,只覺得全宇宙蓋滿了陰沉沉的肅氣。”

肅齊(肅齊),◆1.安靖整飭。○[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今者枳棘翦捍,戎夏以清,萬里肅齊,六師無事。”○《三國志?魏志?劉司馬梁張溫賈傳論》:“咸精達事機,威恩兼著,故能肅齊萬里,見述于後也。”○[唐][司空圖]《王縱追述碑》:“兵農競勸,夷夏肅齊。”◆2.謂整齊完備。○[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八:“耕牛農具,一套肅齊,萬事不求人,為什麼要跟人家擱夥呢?”

肅烈(肅烈),◆肅穆威烈。○[三國][魏][曹植]《責躬》詩:“篤生我皇,奕世載聰;武則肅烈,文則時雍。”

肅立(肅立),◆1.古立容之一。謂折腰而立。恭敬貌。○[漢][賈誼]《新書?容經》:“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間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2.現謂恭敬莊嚴地站著。○[孫厥]《新兒女英雄續傳》第三章:“全體肅立;乾杯。”○[冰心]《晚晴集?記一件最難忘的事情》:“這十里長的[長安街],望不到頭地肅立著好幾層的人墻!”

肅客(肅客),◆迎進客人。○《禮記?曲禮上》:“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鄭玄]注:“肅,進也。進客,謂道之。”○[宋][陳鵠]《耆舊續聞》卷六:“忽一日,公廳肅客,有急足聲喏云:某知州府有書信,今且往某州下書,回途卻請回書。”○[趙光榮]《里湖紀游》詩之四:“迤邐入寺門,肅客僧傴僂。”○[許杰]《吉順》:“黃犬如同代他主人肅客一般,發狂似的迎了出來。”

肅軍(肅軍),◆整飭軍紀。○[清][龔煒]《巢林筆談》卷二:“試演於無事之日,而必殺人以肅軍政,豈舍此別無肅軍之法乎?”

肅靜(肅靜),◆1.肅清;使安定。○《世說新語?呂藻》“[桓大司馬]下都”[劉孝標]注引《桓溫別傳》:“[興寧]九年,以[溫]克復舊京,肅靜華夏,進都督中外諸軍事侍中大司馬,加黃鉞,使入參朝政。”○《魏書?張彝傳》:“[羌]夏畏伏,憚其威整,一方肅靜,號為良牧。”○[宋][錢若水]等《太宗皇帝實錄》卷七八:“遂下詔令州縣檢責,俾鄉豪更相統馭三年,能肅靜寇盜民庶安堵者,並以其豪署州縣職以勸之。”◆2.舊時王侯、官員等外出時禁止閑人喧嘩之辭。○《儒林外史》第六回:“﹝[嚴貢生]﹞借了一副‘巢縣正堂’的金字牌,一副‘肅靜’、‘迴避’的白粉牌,四根門鎗,插在船上。”○[曹禺]《王昭君》第一幕:“肅靜![匈奴]大單于車駕就要進宮,車駕已經來到[未央宮]前,後宮肅靜!”◆3.嚴肅寂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只見那些兵一字兒面北排班站著,一個個擎槍在手,肅靜無嘩。”○[巴金]《家》八:“於是全個廣場馬上變得非常肅靜了。”○[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十:“開始的時候,由主席臨時推舉了一個穿香港布洋服的少年做政治的報告,大家都很肅靜。”◆4.指沒有違犯禮法或禁例的事情發生。○[王闓運]《陳侍郎側室李恭人行狀》:“寢門肅靜,婦職有程。”○[李大釗]《平民主義》:“就是今世各國,政機的運用,大都肅靜,沒有壓制人民的事。”

肅景(肅景),◆指秋景。秋氣肅殺,故稱。○[晉][陶潛]《和郭主簿》之二:“和澤周三春,清涼素秋節,露凝無游氛,天高肅景澈。”

肅進(肅進),◆猶敬迎。○[茅盾]《子夜》八:“[馮雲卿]一面肅進這位新來的客人,一面仔細打量這位也是在公債裏跌交的同病相憐者的神色。”

肅將(肅將),◆猶敬奉或敬獻。○《書?泰誓上》:“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肅將天威。”○[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檄移》:“夫兵以定亂,莫敢自專:天子親戎,則稱恭行天罰;諸侯御師,則云肅將王誅。”○[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到任祭城隍文》:“爰采溪澗,肅將藻蘋,神其聽之,來格來歆。”

肅急,◆嚴厲。○《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君肅急則臣恐懼,故日行疾而月行遲,不敢迫近君也。”

肅機(肅機),◆官名。○[唐]代稱尚書左右丞。○[唐][劉禹錫]《送張盥赴舉》詩:“火後見琮璜,霜餘識松筠;肅機乃獨秀,武部亦絕倫。”○《舊唐書?職官志一》:“[龍朔]二年二月甲子,改百司及官名。改尚書省為中臺,僕射為匡政,左右丞為肅機。”○《新唐書?楊纂傳》:“[纂]從子[昉],[武后]時為肅機。”

肅和(肅和),◆莊敬和睦。○《漢書?劉向傳》:“及至[周文],開基西郊,雜遝眾賢,罔不肅和,崇推讓之風,以銷分爭之訟。”

肅服(肅服),◆肅然服從。有安定之意。○《後漢書?明帝紀》:“故吏稱其官,民安其業,遠近肅服,戶口滋焉。”○《後漢書?西域傳論》:“自兵威之所肅服,財賂之所懷誘,莫不獻方奇,納愛質,露頂肘行,東向而朝天子。”

肅奉(肅奉),◆恭敬地接受或遵奉。○《晉書?禮志下》:“欽承舊章,肅奉典制。”

肅風(肅風),◆猶高風。○[明][陶宗儀]《輟耕錄?丘真人》:“訪聞[丘師]先生,體真履規,搏物洽聞,探賾窮理,道沖德著,懷古君子之肅風,抱真上人之雅操。”

肅反(肅反),◆肅清反革命分子的略稱。亦特指1955年至1957年的“肅反”運動。○[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二:“肅清反革命分子的問題是敵我矛盾的鬥爭問題。在人民內部,有些人對於肅反問題的看法,也有一些不同。”○[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二:“一定要肅反。沒有完成肅反計劃的,今年要完成。”○[王蒙]《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組織部的幹部算上[林震]一共二十四個人,其中三個人臨時調到肅反辦公室去了。”

肅對(肅對),◆恭敬地報答。○[南朝][梁][江淹]《為齊王謝冕旒諸法物表》:“便當肅對王休,敬昭異寵,佩服盛文,以慨以懼。”

肅隊(肅隊),◆恭敬整齊地列隊。○《宋史?太祖紀一》:“諸將皆載拜,肅隊以入。”

肅成(肅成),◆《三國志?魏志?文帝紀》“又使諸儒撰集經傳”[裴松之]注引[三國][魏][王沈]《魏書》:“帝初在東宮……集諸儒於[肅城門]內,講論大義,侃侃無倦。”後即以“肅成”為太子講學處之稱。○[南朝][梁][蕭統]《僧正》詩:“舒金起[祇苑],開筵慕[肅成]。”○[唐][李善]《上<文選注>表》:“[昭明太子]業膺守器,譽貞問寢,居[肅成]而講藝,開[博望]以招賢。”

肅陳(肅陳),◆肅然陳列。形容有威勢的樣子。○《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武義粵其肅陳,文教迄已優洽。”○[張銑]注:“武事肅然陳列,文化盡已優洽。”

肅步(肅步),◆端正行步的姿勢。恭敬貌。○[清][顧炎武]《恭謁高皇帝御容於靈谷寺》詩:“肅步投禪寺,焚香展御容。”

肅布(肅布),◆敬達。書札結束用語。如:冒昧上瀆,伏乞垂允。專此肅布,敬頌鈞安!

肅拜(肅拜),◆古九拜之一。○[惲敬]《釋拜》:“[鄭司農]曰:‘如今之揖。’[鄭]說非也。揖不跪,肅亦不跪,肅拜則跪……是故不跪而舉手下手曰揖,曰肅;跪而舉下手曰肅拜。謂肅如揖可也,謂肅拜如揖不可也。”○《禮記?少儀》:“婦人吉事,雖有君賜,肅拜。”○[鄭玄]注:“肅拜,拜低頭也。”一本作“拜不低頭也”。○《朱子語類》卷九一:“問:古者婦人以肅拜為正,何謂肅拜?曰:兩膝齊跪,手至地而頭不下為肅拜。”按,揖,古“揖”字。

肅白(肅白),◆猶敬啟。一般書札結束用語。如:專此肅白,順請暑安!

沈肅(沈肅),◆亦作“沉肅”。◆沉靜肅穆;深沉嚴肅。○[冰心]《寄小讀者》二四:“如今到[伍島]已逾九日,思想頓然的沉肅了下來。”○[曹禺]等《膽劍篇》第三幕:“[文種]還是那副穩重沉肅的神色,簡直是不作聲,走在[勾踐]後面。”○[曹禺]等《北京人》第三幕:“[愫方]默默頷首,不覺悲哀地望望眼前那幾張沉肅的臉。”

三肅(三肅),◆三度肅拜。拜不低頭,惟直身肅容而手至地為肅拜。○《左傳?成公十六年》:“三肅使者而退。”○《國語?晉語六》:“為使者故,敢三肅之。”○[韋昭]注:“肅拜,下手至地。”

秋高氣肅(秋高氣肅),◆見“秋高氣爽”。

清肅(清肅),◆1.清正嚴明。○[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追先寺》:“﹝[東平王]﹞[略]為政清肅,甚有治聲。”○《舊唐書?良吏傳上?韋仁壽》:“[仁壽]將兵五百人至[西洱河],承制置八州十七縣,授其豪帥為牧宰,法令清肅,人懷歡悅。”○[明][張居正]《答趙汝泉書》:“近來吏治,頗為清肅。”○《紅樓夢》第三七回:“皇上見他人品端方,風聲清肅,雖非科第出身,卻是書香世代,因特將他點了學差。”◆2.清平寧靜。○[漢][蔡邕]《太尉楊公碑》:“善否有章,京夏清肅。”○《後漢書?崔寔傳》:“故嚴刑峻法,破姦軌之膽;海內清肅,天下密如。”○[宋][司馬光]《蘇騏驥墓碣銘》:“縣多寇盜,吏卒單弱,公獎訓率厲,擒馘七十餘人,闔境清肅。”◆3.清凈嚴肅。○[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屈支國》:“僧徒清肅,誠為勤勵。”○《明史?朱與言傳》:“家居門庭清肅,鄉人有不善,惟恐[與言]知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嫦娥》:“由此閨閣清肅,無敢譁者。”

齊肅(齊肅),◆I整齊嚴肅。○《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曹公]望[權]軍,歎其齊肅。”○《周書?文帝紀上》:“加以法令齊肅,賞罰嚴明,真足恃也。”○[元][揭傒斯]《逸士陳君墓志銘》:“家範齊肅如素官。”◆II莊重敬慎。○《國語?楚語下》:“自公以下至於庶人,其誰敢不齊肅恭敬致力於神!”○《漢書?郊祀志上》:“民之精爽不貳,齊肅聰明者,神或降之。”○[顏師古]注:“齊讀曰齋。齋肅,莊敬也。”◆III疾速。齊,通“齌”。○《國語?楚語下》:“敬不可久,民力不堪,故齊肅以承之。”○[韋昭]注:“肅,疾也。”○[王引之]《經義述聞?國語下》:“齊字當訓為疾,與肅同意,故以齊肅連文。○《爾雅》曰:‘肅、齊,疾也。’敬不可久,故欲其疾速也。”○《左傳?昭公十三年》:“[齊桓]……從善如流,下善齊肅。”○[杜預]注:“齊,嚴也;肅,敬也。”○[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讀<左傳?昭公>》:“[齊桓]男女無別,而謂有嚴敬之德,非其實也。今謂齊肅者,疾也,速也。”

平肅(平肅),◆公正嚴肅。○《北史?高道悅傳》:“詔曰:‘[道悅]資性忠篤,稟操貞亮,居法樹平肅之規,處諫著必犯之節。’”

明肅(明肅),◆1.清明嚴肅。○《南史?江革傳》:“﹝[江革]﹞為政明肅,豪強憚之。”○[清][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惟其政令不甚明肅,呼應不甚靈通,洋官往往徵取無藝,僑寓之西人又侵侮[華]民。”◆2.明快而整嚴。○[宋][蘇轍]《進論?商論》:“[商]人之詩駿發而嚴厲,其書簡潔而明肅。”◆3.[唐明皇]、[唐肅宗]的並稱。○[明][葉子奇]《草木子?談藪》:“人徒知[李][杜]為詩人而已矣,而不知其行之高、識之卓也。○[杜甫]能知君,故陷賊能自拔,而從[明][肅]於搶攘之中也;[李白]能知人,故陷賊而有救,以能知[郭汾陽]於卒伍之中也。”

靜肅(靜肅),◆寧靜肅穆。○《素問?診要經終論》“刺鍼必肅”[唐][王冰]注:“肅謂靜肅。”○[魯迅]《朝花夕拾?五猖會》:“應用的物件已經搬完,家中由忙亂轉成靜肅了。”○[蕭紅]《生死場》十三:“在[趙三]家裏,他們像在舉行什麼盛大的典禮,莊嚴與靜肅。”

警肅(警肅),◆嚴密戒備。○[宋][王禹偁]《授節度使左金吾衛上將軍制》:“爾其戒嚴黃道,警肅紫垣,致高枕于宸居。”

簡肅(簡肅),◆簡約而嚴肅。○[唐][鄭谷]《贈富平李宰》詩:“簡肅諸曹事,安閒一境人。”○《舊唐書?崔瓘傳》:“[瓘]到官,政在簡肅,恭守禮法。”○[宋][秦觀]《越州請立程祠狀》:“政尚簡肅,不為茍且。”

寒肅(寒肅),◆嚴寒。○《三國演義》第三三回:“[曹操]追至[南皮],時天氣寒肅,[河]道盡凍,糧船不能行動。”○[清][焦循]《憶書》五:“甲戌年四月二十五日丙戌,《素問》所謂天符也,天意甚寒肅。”

幹肅(干肅),◆幹練而慎重。○《三國志?蜀志?董允傳》:“[祗]統職一紀,柔嘉惟則,幹肅有章,和義利物,庶績允明。”

防肅(防肅),◆嚴密防守。○[清][侯方域]《定鼎說》:“孤舟懸於萬里,聿來石鐘之稱;防肅遍於閘關,猝廑榛梗之虞。”

二肅,◆指明代浙江紹興詩人唐肅、謝肅。○《明史·文苑傳一·唐肅》:“唐肅,字處敬,越州山陰人。通經史,兼習陰陽、醫卜、書數。少與上虞謝肅齊名,稱‘會稽二肅’。”

端肅(端肅),◆1.端正嚴肅。○《宋書?范泰傳》:“[忱]嗜酒,醉輒累旬。及醒,則儼然端肅。”○[宋][王讜]《唐語林?識鑒》:“[玨]風格端肅,屬詞敏贍,恩傾一時。”○《西游記》第二六回:“這[行者]端肅尊敬,與大神到了紫竹林裏,參拜菩薩。”○[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江寧][吳模],[字元]理,應童子試時,年方十三,舉止端肅。”◆2.舊時書信慣語。對尊長表示敬意。○[翟灝]《通俗編?儀節》引[明][沈文]《初政記》:“凡致書於尊者,稱端肅奉書,答則端肅奉復。”○[明][方孝孺]《答王仲縉書》之三:“某端肅奉白。”

彈肅(彈肅),◆猶整飭。○[晉][王玟]《答徐邈書》:“詹事彈肅一宮,如尚書令中丞矣。”○《梁書?孔休源傳》:“彈肅禮闈,雅允朝望。”

不肅(不肅),◆1.不嚴厲;不嚴峻。○《孝經?三才》:“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國語?齊語》:“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肅而成,其子弟之學不勞而能。”○[漢][蔡邕]《陳太丘碑文》:“德務中庸,教敦不肅。”◆2.不嚴肅;不恭敬。○《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傳曰:貌之不恭,是謂不肅。”○[晉][阮籍]《為鄭沖勸晉王箋》:“遠無不服,邇無不肅。”○[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遠無不肅,邇無不懷。”

肅給(肅給),◆1.敬謹供給。○《左傳?哀公三年》:“百官官備,府庫慎守,官人肅給。”○[楊伯峻]注:“肅給,謂肅敬供給。”○《管子?君臣上》:“是以上有餘日而官勝其任,時令不淫而百姓肅給。此唯上有法制,下有分職也。”○[尹知章]注:“肅給,言其敬而供上。”○[漢][賈誼]《新書?禮容語下》:“身恭除潔,外內肅給,敬也。”○《唐語林?補遺一》引[唐][顏真卿]《和政公主神道碑》:“上之在[陝],憂主乏匱,乃命中使屢敕節度及轉運使,隨主所須,務令肅給。”◆2.引申為奉公盡職。○[宋][司馬光]《員外啟殯文》:“惟靈居家孝慈,蒞官肅給。”◆3.敏捷。○《國語?晉語七》:“知[羊舌職]之聰敏肅給也,使佐之。”○[韋昭]注:“肅,敬也;給,足也。”○[王引之]《經義述聞?國語下》:“肅之言速,給之言急也……聰敏,言其通達也;肅給,言其敏捷也。四字義相貫注,[韋]注失之。”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看中国一级毛片 | 日韩美视频网站 | 日韩一级生活片 | 亚洲欧美综合网 | 偷看各类wc女厕嘘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婷婷尹人香蕉久久天堂 |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 久久精品午夜视频 | 99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 成 人 在 线 免费 8888 www | 九九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 | 亚洲成网站|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牛牛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网站 | 纯欧美一级毛片_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 白嫩美女一级毛片免费看 | japanese 色系 tube日本 |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生 | 国产美女做爰免费视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久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大全 | 精品 日韩 国产 欧美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 | 暖暖日本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狠狠综合久久久综合 |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 | 波多野结衣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成人cao在线 |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 | 国产99视频在线 | 欧美大片无尺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