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任何時候草根想要改變命運,只有一次機會:抓住時代的紅利。
何為紅利?就是用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回報率。例如,在10年前做電商,可以靠流量紅利逆襲、5年前做微商也可以翻身。
如果你錯過了電商與微商的紅利,那么在未來5-10年,一定不要錯過這3個新的賺錢模式!
1
在電商紅利期,由于流量成本比較低,復購率極高,電商賣家只要把產品掛到網上,就能夠實現供不應求。
在過去的10年時間里,大部分的普通人都是靠幾萬塊錢的成本起家,年入數百萬、甚至數千萬。
現在電商依然是零售環節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再想通過電商去賺錢,必須要打破流量+產品的思維。
在傳統電商經營模式中,只要有產品適當地做推廣,就能夠靠流量與低價格優勢搶占流量。
如今,電商平臺已經沒有生產流量的能力,電商賣家想要生存需要一邊打開流量瓶頸,一邊做好存量。
由于人們的大量時間都在手機上看內容,所以想要打破電商的流量困境,必須要針對需求人群生產內容,借助短視頻等多種社交媒體平臺吸引粉絲,然后導入電商平臺去變現。
當我們通過內容+粉絲,依托電商平臺變現后,則可以把已經成交的粉絲以及短視頻等平臺的公域粉絲導入個人號、企業號、社群做存量,提升粉絲的復購率。
2
內容+電商+私域,雖然經營思維有所改變,可依然運用的是B2C模式。
未來想要徹底打破傳統電商的束縛,則需要玩轉S2B2C模式,依托利益共享+社交裂變,打造社交電商模式。
傳統電商與社交電商最大的區別是什么呢?
傳統電商是平臺作為流量入口與信任背書,就相當于傳統商業模式中的大賣場一樣,由于平臺掌握了流量分配權,電商賣家必須要入駐到平臺。
社交電商是以用戶為中心,每個人都能夠利用碎片時間作為流量入口,利用社交空間作為經營空間,在這個經營模式中,用戶即是消費者也是銷售者,可以邊賺錢邊花錢。
說得簡單易懂一點,社交電商其實就是直銷+連鎖+互聯網的模式,直銷代表的是人(用戶),然后依托APP或者小程序作為平臺,把人的社交空間鏈接在一起。
作為社交電商平臺只需要利用S2B2C模式,依托S平臺整合上游供應鏈,賦能下游C端消費者,為其提供軟件、供應鏈、儲運與售后,就能夠把C端變成是雙重身份(B與C)并借助去實現裂變營銷。
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流量紅利消失后,與消費者建立利益關系,產生黏性的同時,實現裂變式營銷。
但社交電商不同于微商,需要有多品類+高利潤的供應鏈支撐,才能夠把銷售環節中的推廣費用,讓利給消費者,實現利益共享。
微商是靠一個產品壓貨給代理,社交電商則是把貨存在云倉,當銷售參與者通過分享產生訂單后,產品由云倉統一發貨。
3
社交電商除了依托私域借助用戶實現社交裂變外,還有一種是依托公域流量借助網紅達人種草的模式。
在私域社交電商模式中,用戶參與銷售分享平臺的商品,其實也屬于一種種草的行為,是通過好友圈、社群發布內容驅動更多消費者購物。
但作為普通人來說,流量的來源更多是依靠親密社交關系鏈,就是靠把產品賣給好友、熟人、親戚的一種方式。
而公域社交電商,則是借助網紅、達人在短視頻等社交媒體平臺分享內容、植入商品鏈接,吸引受眾人群消費。
網紅、達人不僅有內容生產與粉絲,更關鍵的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個人品牌價值作為信任背書,更容易吸引粉絲消費。
因為,消費者的購物決策已經變了,在電商紅利時代注重的是價格與功能,現在則更在意是誰在賣以及產品帶來的解決方案。
所以,作為品牌商來說,在電商平臺開店與網紅達人合作,借助其IP品牌及粉絲效應,就能夠搶占新的紅利。
就像彩妝品牌完美日記一樣,三年做的140億,其中就離不開網紅達人種草+社交電商模式。
當傳統電商流量紅利消失后,未來草根創業者想要改變命運,則可以借助上述這3個模式重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