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在上海正式開通。剛剛上線兩天,就被曝銷量火爆。記者注意到,多多買菜在上海仍采用了其在二三線城市或下沉市場最常用的戰術——低價。但相比時效性更高的生鮮快速送達,低價但次日送達的多多買菜能攻下一線城市的消費者么?
在二三線以及低線城市火爆的社區團購,一度被認為并不適合一線城市。最主要原因為,社區團購主打價格低廉,但時效性相對較差,而節奏較快的一線城市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多種生鮮平臺的急速送達。但此次多多買菜進軍上海,卻成為一次挑戰性的試水。
盡管目前多多買菜尚未公布進軍上海的銷售數據,但據某家作為多多買菜團長的超市爆料,截至14日下午5點,當日32.99元一箱的特侖蘇賣了1300份;1.99元10包的手帕紙很受歡迎,賣了1000份,銷售成績可觀。
在上海這樣一個超一線城市,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盒馬等生鮮平臺聚集。次日送達的多多買菜如何與當日達、甚至最快半小時送達的生鮮平臺競爭?靠的是拼多多一貫的王牌——低價。記者對比多多買菜上的價格,大多比當日配送的生鮮平臺價格便宜40%至50%。以車厘子為例,某當日達生鮮平臺260克車厘子23元,而多多買菜平臺上同規格JJ級車厘子售價為每400克20元。
近期,拼多多、阿里、美團、滴滴等互聯網巨頭紛紛看上賣菜生意,爭相下場入局將社區團購這一賽道炒熱。不過此前,巨頭們更多是在二三線或低線城市攻城略地,如今拼多多搶先一步進軍上海,是否將引燃巨頭在一線城市的社區團購大戰?拼多多是否能依靠超低價攻下一線城市生鮮團購領域,都將成為接下來的關注焦點。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趙語涵
編輯:趙語涵
流程編輯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