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在廣西、廣東、越南有個很奇怪的現象。當年越南人稱呼廣州,是叫“省城”,有甚者甚至是叫“首都”的。而廣西人稱呼越南,則一般稱為“安南”,或者是“安南省”。
一.歷史上安南人為什么稱呼廣州為“省城”:
1.歷史上安南曾經長期隸屬中國:
其實這很正常,因為歷史上安南曾經長期隸屬中國,是我國的一份子。
先秦時期,今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安南地域,都隸屬于我國的百越地區;
秦朝時期,今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安南地域,共同隸屬于秦朝“嶺南三郡”;
漢朝初期,今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安南地域,共同隸屬于漢朝藩屬國南越國;
漢朝中期,今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安南地域,共同隸屬于漢朝交趾刺史部;
唐朝時期,今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安南地域,共同隸屬于唐朝嶺南道;
五代十國時期,今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安南地域,共同隸屬于南漢國;
宋朝時期,安南地域脫離直轄,成為宋朝的藩屬國;
明朝時期,安南地域時而為明朝的藩屬國,時而為明朝的直接轄地——安南承宣布政使司;
清朝時期,安南地域為清朝的藩屬國;
2.廣州在歷史上一直是嶺南地區的政治中心:
縱觀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安南地域的歷史,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發現安南在歷史上不但長期隸屬于中國,而且還是中國嶺南地區的一份子。而廣州在歷史上則一直是嶺南地區的政治中心,所以不難理解歷史上安南人為什么會稱呼廣州為“省城”。
秦朝時期的“嶺南三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其***郡的郡尉任囂可以節制“嶺南三郡”,相當于是“嶺南三郡”的最高長官。而南海郡的治所番禺,就是今天的廣州;
漢朝初期,漢朝藩屬國南越國的首都就是在番禺,也是今天的廣州;
東漢時期,交趾刺史部曾改名交州,治所也曾長期設在廣州;
唐朝時期,嶺南道的治所也是設在廣州,下轄五大都督府,分別是:廣州都督府、桂州都督府、容州都督府、邕州都督府、安南都督府;
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的首都設在興王府,也是今天的廣州;
宋朝初期,廣南路的治所也是設在廣州。
清朝時期,兩廣總督的駐地也曾經有設在廣州。
二.歷史上廣西人為什么稱呼越南為“安南省”:
之所以歷史上廣西人喜歡稱呼越南為“安南省”,是因為歷史上安南在中國的地位一直相當于“省”一級的存在。有些歷史時期,安南的地位甚至還達不到“省”一級的標準呢。比如唐朝時期的安南,只是安南都督府,相當于現在的“副省級”行政區劃。而唐朝嶺南地區的“省”一級行政區劃,是嶺南道。
但是宋朝、明朝、清朝時期,安南地域的地位還是相當于“省”一級行政區劃的。雖然宋朝、明朝、清朝時期,安南地域大多時候是以中國的藩屬國身份存在,作為直接轄地的時間較少。但是中原王朝以及內地各省看來,安南再怎么是藩屬國,也不過相當于是一個“省”而已,而且經濟、文化、政治的方面的地位也還遠不如內地各省呢。所以這也不難理解,歷史上廣西人為什么稱呼越南為“安南省”了。
三.歷史上安南人之所以稱呼廣州為“省城”,是一種念念不忘:
歷史上安南人之所以稱呼廣州為“省城”,其實是對中國的一種認可,是對安南曾經與中國的歷史關系的一種認可,是安南對中國的一種戀戀不忘。無獨有偶,在很多香港人眼里,廣州也是相當于“省城”。
歷史上廣西人之所以會稱呼越南為“安南省”,其實是對安南的一種懷念,是對同胞的一種懷念,是對兄弟的一種懷念,是對安南的一種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