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信源最終確實,世界上唯一一架安-225“夢想”運輸機在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附近的戈斯托梅利安東諾夫機場被摧毀。作為世界航空史中最為龐大的飛機,它的“猝然離世”也讓全世界航空愛好者們感到意外與惋惜。
安-225運輸機是在蘇聯(lián)時期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制造的,于1988年12月21日完成首次試飛。它不僅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飛機,同時也是起飛重量最大、機身長度最長的飛機,其最大起飛重量640噸,貨艙最大載重250噸,機身頂部最大載重200噸,而這200噸的載重能力便是蘇聯(lián)為了讓它能夠完成最初的使命而設計的。
安-225運輸機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紀的60~70年代,當時的蘇聯(lián)正在與美國開展“太空競賽”,蘇聯(lián)生產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與其他火箭設備需要超大型運輸機來運載,安-225運輸機便在此背景下誕生了。然而,蘇聯(lián)后期經(jīng)濟的衰落,致使這一太空計劃就此中斷了。
雖說安-225運輸機沒能有機會完成它最初的使命,但他的強大實力使得它一直以來都備受世人矚目。安-225運輸機因為機身龐大,其所能攜帶的燃油也相對地更多,因此它擁有超長的續(xù)航能力,縱使在全負載的情況下仍能持續(xù)飛行2500千米的距離。事實上,安-225是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在2004年11月新制定的世界紀錄標準中,長途飛行的載荷紀錄保持者,其握有多項離陸重量300噸以上等級機種的世界紀錄。
安-225運輸機在經(jīng)歷戰(zhàn)火之前,它也曾發(fā)揮出其超高的載荷能力。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3月安-225運輸機進行了技術升級,而后于2020年3月25日開始恢復飛行。
由于安-225體型巨大,維修成本高,并且它的起飛降落對于機場規(guī)模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安-225運輸機的使用率并不高。但在近兩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下,多個國家防疫物資緊缺,安-225運輸機憑借著其高載荷的能力成為各國運送防疫物資的首選。
在2020年春季,剛剛結束大修升級的安-225運輸機于4月11日飛赴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將700萬只口罩、數(shù)十萬件防護服以及護目鏡、呼吸機等防疫物資從中國運至歐洲,此后也曾多次往返中歐之間運輸新冠防疫物資。
安-225運輸機的最后一次飛行是從丹麥比隆機場飛回烏克蘭。據(jù)消息稱,自安-225返回烏克蘭后一直在進行維修,但當時誰也無法預想到,這是安-225運輸機的最后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