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有代面,始自北齊。神武帝有膽勇,善斗戰,以其顏貌無威,每入陣即著面具,后乃百戰百勝。
公元573年五月,皇帝受人蠱惑,開始猜疑蘭陵王高長恭,并派遣使者送給高長恭一杯毒酒,讓其飲鴆自盡。
高長恭百思不得其解,與自己的王妃說道:“我對皇帝忠心耿耿,皇帝為何容不下我”?
王妃勸他去與皇帝當面解釋,但高長恭深知此時的皇帝自然是不會見他的,于是飲下毒酒,自盡身亡,一代美男戰神就此隕落。
然而蘭陵王的死因,竟然只是因為一句話而已,蘭陵王究竟犯了什么過錯?
蘭陵王名叫高長恭,本名高肅,字長恭,北齊皇室子孫,神武帝高歡的孫子,因其長相俊美,被人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古代雖然深受重男輕女之影響,但并不是每一個兒子都能夠得到重視,尤其是豪門望族,他們對子嗣的嫡庶之分尤為看重。
在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之下,正妻只有一位,也只有正妻所生才能算是嫡子,嫡子自出生就優越于其他庶出的兄弟姐妹,能夠得到豐富的資源培養。
庶子便是妾室所生,雖然都是兒子,但地位遠遠不如嫡子,這就是古代的嫡庶之分,古人最看重名分。
高長恭的母親就是一位妾室,由于母親的身份地位,他一直沒能得到父親的重視,每當家族有當官機會,都遲遲不能輪到自己,直到十六歲之后,才慢慢擁有了一個地方官的職位。
公元560年,新君繼位,封高長恭為蘭陵王,后來累次升遷至并州刺史。公元562年,別封巨鹿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進領軍將軍。
公元563年,北周大將楊忠與突厥人進犯北齊,攻打并州。
高長恭率軍出戰,勇猛無敵,一舉擊退了突厥大軍。
高長恭本人長相俊美,若是女子,必然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代美女,雖然長相俊美,但高長恭卻覺得這副面孔在戰陣上不能震懾住敵人。
于是每到戰場,高長恭總是戴著一餅面具,該面具很是瘆人,每當敵人見到這面具就知道是蘭陵王來了,很多對蘭陵王心生畏懼者見到面具無不心驚膽戰,不戰自退。
蘭陵王在戰場上時的勇猛,讓人無法將他與美男聯想在一起,他總是一人帶領著軍隊沖鋒在最前面,面對死亡威脅怡然不懼。
蘭陵王的勇敢,讓當時很多人百姓都對其稱贊不已,不管是多么艱難的戰爭,為了國家與人民,他都能奮力擊退敵人。
在一次身為中軍的蘭陵王,只身一人帶領五百多人沖進敵人包圍圈,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他還能帶頭沖鋒并且突圍,成功救出很多人。
因為他的勇敢,當時士兵也是為他歡呼不已。也因為這一戰,他的大名也傳了出去,專門給他寫了一首詩。
如此勇猛無敵的蘭陵王,讓敵人聞風喪膽的蘭陵王,最終卻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而被殺,令無數百姓痛心疾首。
自古以來,皇帝都是疑心重重,天下誰人不想做皇帝,皇帝也自然是很多人想要干掉的對象,蘭陵王這么勇猛,自然遭到了皇帝的猜忌。
當時皇帝就問蘭陵王:
“你這樣沖進去,是很危險的,難道不害怕嗎?”
蘭陵王并沒有多想什么,而是義正言辭地說道:“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場上不會因為害怕而不去殺敵。”
這句話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蘭陵王在對皇帝表達自己的忠心,但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皇帝并沒有去想蘭陵王的忠心,而是對家事很上心,他擔心蘭陵王威望一日大過一日,若是日后謀反自己毫無招架之力。
除此之外,士兵們為了歌頌蘭陵王,還常常在一起齊唱《蘭陵王入陣曲》,這可把皇帝給緊張壞了,這樣一位深得民心之人,還是盡早除之為好,于是便賜蘭陵王自盡。
這位皇帝就是北齊后主高緯,在蘭陵王死后四年,也就是公元577年,北齊被滅,后主高緯也慘遭殺害,享年二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