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廣東,很多游客至少能夠說出七八座城市的名字,不過如果說到揭陽,很多省外游客都覺得陌生。
揭陽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才成為地級市,因為地理位置等原因,使它沒有辦法像深圳一樣一鳴驚人,“不知名”實屬意料之中。揭陽的知名度尚且有待提高,下屬的揭西縣更是長時間默默無聞。
揭西的名氣盡管不大,卻是商人的搖籃,同時也是潮汕地區的旅游名縣,擁有黃滿磜瀑布、京明度假村等風景區,除此之外,縣內還有很多沒有深度開發,但歷史悠久,格局特別的古村落,位于東園鎮的月湄古村和位于鳳江鎮的鳳南村是主要代表。
月湄古村是一座卓姓村落,這個姓在潮汕地區比較少見,不過村落的規模在東園鎮首屈一指。
古村已經有六百多年歷史,現在作為歷史觀光帶的是老寨部分,雖然里面已經很荒蕪,不過通過斷壁殘垣和街巷的格局,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聚群而居的熱鬧場面,從建筑的布局也可以看出先人在風水、防守、居家住宿幾個方面所做的平衡。
月湄古村是潮汕村落中最復雜的“百鳥朝凰”格局,中間是地位最崇高的祠堂建筑,主要供奉先人牌位,是村民逢年過節祭祀先人的場所。
古村呈三街六巷格局,18座合院式建筑居于中間位置,最外圍的巷子為屋連屋格局,有如數排兵將守護中間的合院。
在交通閉塞,民間經濟水平落后的過去,建造村落除了追求住得舒適,也要考慮安全性問題。月湄古村的房子都有小門相通,如非必要,小門是關閉的,遇到重要事情便會打開,方便村民之間有序交流、互動、傳遞物資、逃生或抵御敵人。
過去,古村僅留一個寨門供村民進出,寨門一關,外人難進,村內儼然就是一個小社會。
翻閱資料,發現卓姓在百家姓中排第277位,這個姓氏始于戰國時期的楚國,始祖叫卓滑,是楚威王曾孫。
和很多潮汕人一樣,卓氏祖先也是從福建遷居廣東的,他們分幾支從莆田輾轉于今汕頭、惠來、揭西(古時為揭陽縣)等地。定居揭西縣東園鎮的這一支因村前有一大水潭,看起來像一彎新月,于是將村名定為月湄村。
旅游攻略:公共交通暫時不是很方便,目前來說更適合自駕車游,也可以乘車到棉湖鎮、東園鎮京棉路口后再打車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