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據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消息,4月2日,“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2020年度第一個科考航次(TS16航次)返航,本航次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在南海首次發現一個約3米長的鯨落。這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該類型的生態系統,對于深海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鯨落,一個聽起來有些詩意的名詞。其實,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只鯨魚的隕落,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自然現象,形成的條件特別苛刻,只有一條足夠大的鯨魚尸體,落入超過1000米深的海底時才有可能出現。3個條件:大、深、鯨魚,缺一不可。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鯨落的出現,能給冰冷黑暗的海底,帶來一份長達百年的繁榮,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深海生命的“綠洲”。
實際上,整個鯨落現象一共可分為4個階段:
當一條鯨魚在深海地區死去后,尸體會慢慢沉入海底。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成千上萬的海洋生物聚集在鯨魚尸體的周圍,來分解、吞食鯨魚的尸體。從尸體下落開始,到尸體被分食干凈,整個過程會依鯨魚的體型而持續4~24個月。在這場長達兩年的“宴會”上,這些“賓客”每天能吞食掉40~60公斤的皮肉。隨著鯨魚尸體的腐爛,和更多血肉的味道散發出去后,也會吸引來更多的魚類大快朵頤。最后,大約在鯨魚尸體的90%都被吞食干凈后,這些“惡客”才會悻悻離去。到這里為止,被稱為移動清道夫階段。
之后,鯨魚的尸體上就只剩下一點“殘羹剩飯”了,而這些也不會被浪費掉。魚類離開后,體型更小的一些甲殼類動物,還有一種只會在鯨落現象中出現的食骨蠕蟲就會出現。它們一邊寄生在鯨魚的骨骼上,一邊啃食魚骨,這些生物會把鯨魚骨架上最后的一點血肉啃食干凈。到這,屬于機會主義者階段。
而在鯨魚骨骼被完全啃食干凈之后,大量的厭氧細菌就會進入到鯨魚的骨骼,這些細菌會分解鯨魚骨中豐富的脂類,同時產生一種有毒的氣體:硫化氫,這是一種有著臭雞蛋氣味的有毒氣體。這種氣體雖然有毒,但卻能夠在海底形成一個適合許多“化能自養細菌”生存的天堂。簡單來說,這種細菌能給海底的貽貝、蛤和海蝸牛一類的海洋生物提供營養,幫助這些生物繁衍生息。這個階段,大概能持續50~100年,被稱為“化能自養”階段。
而在這些海洋生物榨干了鯨魚骨架里的最后一點有機物之后,鯨魚的遺骸還會化作礁巖,給一大批海洋生物提供一個宜居的場所。這稱作礁巖階段。
鯨落的整個過程,一般能夠持續上百年之久。
所有參與了鯨落現象的海底生物們,仿佛是一群最吝嗇的資本家,榨干了鯨魚尸體的每一分價值。過程看起來殘忍,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深海的海洋可以說是一片荒漠,沒有陽光、缺少養分、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在這種情況下,一條幾十噸重的鯨魚尸體的到來,就意味著從天而降了一份飽含能量、營養物質、有機物和無機物的綜合生態大禮包。這對于那些海底生物來說,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件開天辟地的大喜事。
首先,一頭死亡的鯨魚能夠給無數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其次,鯨魚尸體落入深海有助于將海洋上層的有機物輸送到深海當中;
第三,鯨魚的骨骼能夠成為許多海底動物的棲息地;最后,獨特的鯨落現象還有助于形成嶄新的物種。
簡單來說,一條鯨魚的死亡,直接就能在寸草不生的深海中,開辟出一個長達百年的完整的生態系統。
“一鯨落,萬物生。”在這個地球上,每只鯨魚的存在,其實都有著它獨特又浪漫的意義。(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