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唐代著名的宮廷詩人宋之問在武則天掌權(quán)時曾充任文學(xué)侍從,他自恃長像儀表堂堂,又滿腹詩文,理應(yīng)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可事與愿違,武則天一直對他避而遠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寫了一首詩呈給武則天以期得到重視,誰知武則天讀后對一近臣說:“宋卿哪方面都不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聞之羞愧無比,從此之后,人們就經(jīng)常看見他口含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稱丁香為“古代的口香糖”。
丁香是一味古老的中藥,由于其形狀像釘子、有強烈的香味而得此名。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fā)現(xiàn)的西漢古尸手中就曾握有丁香。丁香有公丁香、母丁香之分。人們常把未***的花蕾稱為“公丁香”,而把成熟的果實稱為“母丁香”。
中藥丁香本品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得干燥花蕾。習(xí)稱公丁香。本品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以個大、色棕褐、香氣濃、油多者為佳。生用。
【藥性】辛,溫。歸脾、胃、腎經(jīng)。
【功效】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
【應(yīng)用】
1.脾胃虛寒,呃逆嘔吐,食少吐瀉
本品辛溫芳香,暖脾胃而行氣滯,尤善降逆,故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呃之功,為治胃寒嘔吐呃逆之要藥。正如《本草正》謂其“溫中快氣,治上焦呃逆。”
2.心腹冷痛
本品辛散溫通,功能溫中散寒止痛,可用治心腹冷痛。治療胸痹心冷痛;胃寒脘腹冷痛。
3.腎虛陽痿,宮冷
本品性味辛溫,入腎經(jīng),有溫腎助陽起痿之功。治療腎虛陽痿,宮冷不孕。
【用法用量】煎服,1~3g,或研末外敷。
公丁香和母丁香的區(qū)別外觀上的區(qū)別:
母丁香是丁香的果實,是丁香藥植物的成熟果實經(jīng)過采摘曬干后形成的,而公丁香是丁香藥的花蕾,是將丁香藥的花蕾采集后曬干而成的。
顏色上的區(qū)別:
母丁香看上去是干燥的橢圓形的果實形狀,顏色是紅褐色或者土紅色,而公丁香外觀上是干燥的研棒狀,顏色是棕褐色或者褐黃色。
從藥效上的區(qū)別:
公丁香由于丁香花蕾中含有丁香油,所以相對來說藥力要強一些,同時公丁香還可用作食物香料,而母丁香的藥性溫和,具有溫中散寒,暖胃理氣等功能。
下期分享中藥,有知道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如果你想了解哪味中藥的話,歡迎關(guān)注我,給我留言,你來說、我來寫。
歡迎大家轉(zhuǎn)發(fā)點贊,關(guān)注我的頭條號,每天分享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