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句俗語是我們一直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是你知道這兩句話是誰說的嗎?你知道這兩句話的深刻含義嗎?其實,這句話出自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歐陽修在這首詩歌之中也闡明了自己的人生態度與思想觀念,并且這樣一種觀念也成為我們現代人交往的重要原則。
送走了新年,我們也踏上了遠行的列車,別離了故鄉,告別父母,告別兒時的玩伴,那些熟悉的記憶,前往異地,包裝自己,開啟新的一年的征途。我們總說,工作了,就更少可以說得上話的人,學會了偽裝,害怕他人發現我們的真實想法。這既是一種社會現象,其實也是我們對待不同朋友的行為方式。
因為我們知道,漫漫人生路上,知己的出現才是最能給我們帶來精神慰藉的,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歐陽修這樣的文學大家,也渴望知己的到來,也有著高山流水的情結。下面就讓我們來一同欣賞一下他所創作的這首詩歌:
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
群芳爛不收,東風落如糝。
參軍春思亂如云,白發題詩愁送春。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頭已白。
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遙知湖上一樽酒,能憶天涯萬里人。
——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韻》
這首詩歌是觸景生情的典范之作,全詩用語精巧,感情真摯,層次分明。全詩以“萬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驚”為界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寫西湖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以及對朋友的真摯思念,其中“春水”“群芳”“東風”等意象共同編織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塑造了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絕妙境界;后一部分寫自己身處異鄉趕上了春天欣喜愉悅的所見所聞以及此時他落寞寂寥的獨特情懷。正是因為此時很落寞,很寂寥,所以感嘆“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這是他最真實的心境與最具體的情緒。
雖然歐陽修的年代與我們相距較遠,但是渴望知己的心情是一樣的,都希望有人能夠真的了解自己,與自己相知。可是因為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手機和電腦等電子產品逐漸將人與人之間割裂開來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逐漸從線下的真實交往變成了線上的虛擬社交,盡管廣度擴大了,但是真正交心的知己卻越來越少了。可以說,科技雖然越來越先進了,但是人們之間深入交流的可能性受到了極大的抑制。“越長大越孤單”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覺,在社會的發展快了之后,很多很多的人把自己的靈魂丟在了路上,丟失了真正能夠和自己交流起來的知己,慢慢發現“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況都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正是因為深入交流越來越少了,所以真正能夠彼此了解的知己就越來越少了,所以“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在我們身邊越來越明顯了。想來,我們的生活之所以越來越走向孤心靈的安慰與疏導,是因為我們身邊真正的知己越來越少,內心中的真實想法難以得到表達,常常郁積在心底。盡管對待幸福的觀念一直也是與時俱進的,但是孤獨的心境一直都存在著的,只是所面對的情況不同罷了。就像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孤獨的人在各個時代都是有的,也有著自己的難言之隱。醫治內心的孤獨,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位知己的出現,但是隨著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和社會情況越來越多,知己越來越稀少了。因此“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就越來越來能夠使人感同身受了。
愿你在新的一年工作順心,開工大吉,結識知己,做自己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