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國將帥中,很多人都很長壽,光是百歲老人就有20多位,比如蕭克、呂正操、張震、向守志等等。
不過,還有不少人英年早逝,比如今天介紹的這位開國少將金紹山,年僅41歲就去世了,也是去世年齡最早的開國將帥。
金紹山1916年出生于湖北大悟縣,從小家境貧寒,受盡了地主的剝削,就在13歲時跑去參加紅軍。但是,因為年齡太小,再加上長得也又瘦又小,沒有被錄取。
第二年,金紹山又跑去了,這次他學精了,說自己已經16歲了,這才得到了批準,從此成為一名紅軍戰士。
1945年9月,位于河南東部的水東根據地,大家還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之中,但***的爪牙已經向他們伸了過來。
當時,很多干部主張“以退為進,再做打算”,但水東軍分區司令金紹山不同意,在軍分區會議上說:“現在有些同志說什么‘以退為進,再做打算’,這非常荒唐,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根據地,難道就要拱手讓給***?我告訴你們,要退你們退,我金紹山絕不退!”
金紹山的這一番發言,讓大家醍醐灌頂,紛紛請戰,金紹山最后說:“既然他們來了,那咱們就好好‘招待’他們,盡盡地主之誼。”
在金紹山的指揮下,充分發揮了主場優勢,***部隊不僅沒撈到任何好處,反而被打得昏頭轉向,不得不出一些“損招兒”。
這天,金紹山正在指揮所里埋頭看地圖,警衛員突然進來了,遞給他一張紙,說:“司令員,你看看吧。”
金紹山接過來一看,哈哈大笑。原來,紙上寫著:“抓到金紹山,賞5000銀元。”
金紹山扭頭對警衛員說:“我金紹山這顆人頭,才值5000大洋,***真是太摳門了啊!”警衛員也被他逗笑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水東寸土未丟,***部隊損失慘重,不得不鎩羽而歸,當然,那5000大洋也沒有人去領。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響,金紹山時任獨立旅旅長,跟隨華東、中原野戰軍馳騁于戰場之上。
淮海戰役期間,金紹山印象最深的一戰,當屬阻擊李延年兵團,整整打了8天9夜,金紹山事后回憶說:“沒有白天黑夜,只有炮火轟鳴。”
當時,我軍已經將黃維兵團包圍在雙堆集一帶,蔣介石急了,嚴令李延年兵團不惜一切代價,救援黃維兵團。金紹山接到命令時,上級的電文中也是同樣的話:“不惜一切代價,拖住李延年兵團。”
金紹山也是豁出去了,對各級指戰員說:“就算是把家底拼光了,也不許李延年兵團進入雙堆集!”
整整8天9夜,金紹山幾乎沒有合過眼,獨立旅的戰士們也未曾休息,最終讓李延年兵團一步也沒有突破他們的防線!
戰斗結束后,在全旅的慶功會上,金紹山對著臺下的所有將士們鞠了一躬,深情地說:“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次的勝利,你們辛苦了,我金紹山謝謝你們!”
陳老總對金紹山的獨立旅也非常欽佩,還跟劉伯承開玩笑地說,要用華東野戰軍繳獲的裝備,換金紹山的獨立旅。
1955年9月,金紹山被授予少將軍銜。但不幸的是,僅僅過了不到兩年(1957年6月2日),金紹山就因病去世,年僅41歲,成為去世年齡最早的開國將軍。
在金紹山將軍的追悼會上,彭老總、陳賡、李達、甘泗淇、余秋里等人都出席,彭老總、陳賡還親自為他執紼,表達了極大的敬意。
金紹山將軍去世后,留下了6個孩子,妻子為了讓孩子們繼承父親的遺志,特地將金紹山的品質概括為“謙遜、堅辛、樸素”,然后給6個孩子全部改名,分別叫金謙、金遜、金堅、金辛、金樸、金素。
——了解更多的開國將帥故事,可以看看歷史客棧的專欄,共100篇開國將帥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