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但不建議吃。
冬筍是冬天中的一種時令蔬菜,其中含有較多的水分,對于新鮮的冬筍來說,其質地一般是比較硬的,并不會出現變軟的情況。
但是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冬筍中所含的水分也會慢慢被揮發掉,此時冬筍的質地就會變得比較軟,但是此時冬筍中并不含有毒性物質,想吃的話還是可以繼續吃的,只是吃起口感不是很好,一般是不建議再繼續吃的。
視情況而定。
冬筍一般在每年12月份下旬的時候上市,這個時候的天氣溫度相對來說比較低,所以如果冬筍還沒有剝皮的話,那么是可以直接將其置于室內陰涼、通風、干燥處進行保存的,一般可以保存1周左右。
但是如果冬筍已經剝殼了,或者室溫比較高的話,那么就需要將其密封好,然后置于冰箱中冷藏保存,這樣保存時間會更長一些。
不建議再吃了。
如果冬筍已經爛了的話,那么其中就會滋生較多的微生物,并且隨著微生物的生長代謝也會產生較多毒性物質。
雖然在肉眼下看起來冬筍只爛了一點,但是其實整個冬筍都已經被感染了,此時如果再繼續吃的話那么就會很容易使人體出現腹痛腹瀉、惡心嘔吐、頭暈乏力等不適的癥狀,所以是不建議再繼續吃的。
建議焯水處理。
冬筍是屬于一種植物,其中含有較多的生物堿成分,這種成分的口感比較苦澀,所以如果直接將冬筍進行烹飪的話,那么吃起來就會比較麻、比較澀。
但是因為生物堿不耐高溫而且是易溶于水的,如果想要去除冬筍麻澀味的話,那么建議可以在烹飪之前先將冬筍焯一遍水,這樣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草酸,從而也能減少冬筍的麻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