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豆腐是用大米制成的、形如豆腐的米制品,是川、渝、鄂、湘、黔武陵山地區的地方小吃。將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漿,然后加堿熬制,冷卻并形成塊狀豆腐即可。米豆腐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如鎂離子、鐵離子、維生素A等。
1、選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干凈,然后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厘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后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后,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在洗凈油污的鐵鍋里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后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鐘。
5、成型: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準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選定,一般以3-10厘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