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的尾巴是被蝌蚪體內的溶酶體分解了。蝌蚪體內的溶酶體,能溶化細胞外身體所含有的多余物質。由于剛長出四肢的蝌蚪無法獲取食物,而此時,尾巴對蝌蚪來說是多余的,因此蝌蚪就靠吸收尾巴中的營養物質為生,當尾巴被完全吸收后,蝌蚪也成長為了幼年青蛙。
1、生長初期:蝌蚪孵出三天內不覓食,依靠從卵黃中帶來的營養維持生命。三天后蝌蚪的活動量明顯增加,兩鰓蓋完全形成時開始覓食。
2、生長前期: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長發育加快,蝌蚪開始尋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強。
3、生長中期:此時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斷增強,為促進蝌蚪消化道的盡快發育,適應兩棲類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
4、生長后期:50~78天,這一時期是蝌蚪轉化為幼蛙的關鍵時期,蝌蚪在此期要長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轉化為水陸兩棲。50日齡左右,體長達4cm以上,長出后肢,后肢長出后約2周(65日齡)開始長前肢,前肢長出后,尾部開始被吸收,此時石蛙蝌蚪就停止覓食進入變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