饃饃上的紅點是可食用色素。饃饃上點紅色一是代表喜慶,二是用于方便區分其它饅頭餡。蒸好的饅頭,在饅頭上飾以紅點可以與其它饅頭區分開來,也有不點紅點直接在饅頭頂上粘一個小紅棗的。
饃饃起源于野蠻時代的人頭祭,傳為諸葛亮征孟獲時所發明,形狀為人頭形,爾后隨著歷史的發展演變,逐漸改為禽肉餡。但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彼時稱為“蒸餅”。三國時,饅頭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稱,謂之“蠻頭”,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記:“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征孟獲,命以面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